已解决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数字经济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9 14:54:27 解决时间:2022-08-08 12:12

满意答案

一、中央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综合汉语国际教育北京本科批-6244866
综合民族学北京本科批-6274540
综合信息与计算科学北京本科批-6195479
综合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北京本科批-6185597
综合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北京本科批-6008015
综合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北京本科批-6244866
综合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北京本科批-6254759
综合文物与博物馆学北京本科批-6244866
综合哲学类(哲学、宗教学)北京本科批-6205343
综合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北京本科批-6185597
综合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考生,英语翻译)北京本科批-6284415
综合经济学类(经济学、数字经济、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本科批-6234983
综合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北京本科批-6175719
综合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态学)北京本科批-6195479
综合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北京本科批-6244866
综合法学类(法学、法学(涉外))北京本科批-6373460
综合历史学类(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北京本科批-6225111
综合统计学类(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北京本科批-6185597
综合汉语言文学北京本科批-6225111
二、数字经济专业介绍
经济学类 数字经济
中央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数字经济主要研究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测度数字经济的规模,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例如:数字化识别货架上的商品缺货率等进行运营分析,对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进行规划和实施等。

课程体系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区块链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经济概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互联网+运营管理》、《Python大数据分析》、《管理学》。

就业方向

经济类企业: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数据分析、数字化管理; 事业单位:数据分析与挖掘、数字化转型建设。

三、中央民族大学
85
校友会(综合)
190
武书连
1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座落在名园荟萃,学府林立的北京西郊,是一所以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国家重点大学。

建校后,学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二阶段:1952年至1966年5月,学校开始正规化办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文科高等学校。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大学东语系的民族语文专业相继并入中央民族学院,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语言学家到校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骨干,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西郊白石桥附近。同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之后陆续建立了民语系、历史系、政治系、艺术系、汉语系、研究部、预科部等教学科研单位。中央民委参事室也并到中央民族学院。

收费项目

 

2017年各院系招生专业学费

我校学费标准按当年北京市物价局审批标准执行。

文史类各专业5000~6000元/年不等;理工类各专业5300元/年;艺术类各专业8000~10000元/年;预科班4800元/年。

部分专业免收学费:民族语类专业(不含“中韩经贸翻译”、“蒙汉双语”方向)、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专业、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就业培养计划。

 


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邻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接世界闻名的“中国硅谷”——中关村。地理位置优越,教学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信息通畅。于众多名校中自显特色,独具风采。

  行车路线

乘332路、320路、904路、16路支线、716路、717路、732路、814路、933路、运通105路、运通205路、运通106路、运通206路公交车均可直接到学校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落到实处。在同等条件下,我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我校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承认各省级招办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加分(不得超过20分)。即考生的加分是真实有效的,录取专业时也不会被扣除。此外,对于在调档比例100%~120%范围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学校酌情使用预留计划顺延录取。
毕业生就业

 

 

就业概况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心,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和手段保障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建立就业信息网、职业规划测评系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和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等信息平台,实现了就业工作信息化。
    良好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对素质教育的一贯重视,使学校得以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合格的建设人才。我校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无论是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我校学生的身影。学校迄今为止已有近百人相继走上省、市、自治区以上领导岗位,近千人走上地市级领导岗位,近万人担任了县以上各级领导职务,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除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具有优势外,学校的理工类学科就业形势亦呈现良好趋势,像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等专业就业率都在95%以上,深得各用人单位好评。


  中专 2022-08-08 12:12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