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哪个通信工程专业好(通信工程专业北化工和中央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9 10:23:17 解决时间:2022-12-16 08:37

满意答案

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哪个通信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各排行榜,通信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通信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同属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相同,没有本质区别,且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内涵相互交融,电子信息工程侧重于信息系统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问题,而通信工程侧重于通信系统和网络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问题。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通信技术在人民生活与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通信技术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将进一步以网络技术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在高速无线通信、物联网、多网融合等领域的应用技术不断更新,与图像、视频、电子支付等应用的结合更加紧密,呈现无线化、宽带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通信是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等新技术的普及,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是通信领域的支撑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基本理论、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毕业生可在通信或其它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等工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对通信专业人才队伍总量要求大,其知识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也推动着人才快速更新,社会市场需求量大。 我校通信工程主要有通信网络与交换、无线通信,以及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处理与物联网通信三个培养方向。 这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随机信号、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专业方向课程包括:现代电信交换、移动通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通信实验系统设计和开发、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数字图像处理、编码与信息安全、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EDA原理及应用、能源监测与物联网技术等。 专业实践包括:设置程序设计实训、应用软件基础、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校内外实习基地)、电工电子实习、电子信息综合课程设计、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信号仿真实践、通信实验系统设计和开发、毕业环节等实践环节;多种环节分别服务于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信号分析与处理能力、硬件设计能力、通信系统能力等这四种能力的培养。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本科期间,学生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低年级萌芽杯启蒙科研、高年级挑战杯以及专业竞赛(包括全国和北京市电子大赛、DSP大赛、萌芽杯、挑战杯、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科交叉班等项目,参与一些科研活动;学生在大三后还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暑期的社会实践等活动。 我们对毕业生的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出国、考研以及就业等情况都有统计,具体情况请参见“近三年毕业生深造留学和就业情况统计”表格。

北京化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北京计算机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办学地点东/北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07
四川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东北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2
海南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2
广西计算机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0
广东计算机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080717.人工智能+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办学地点:北京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7
江西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1
福建计算机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3
安徽计算机类(500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9
黑龙江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6
吉林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1
辽宁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6
山西计算机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2
天津计算机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东/北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41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中央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础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及实验、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图象处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电子工艺与技术、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本专业招收理工类考生,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北京电子信息类(5300元,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办学地点丰台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18
四川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丰台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5
海南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9
广西电子信息类(5300元/年,在丰台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3
福建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14
安徽电子信息类(530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6
江苏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93
黑龙江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4
吉林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60
辽宁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21
北京化工大学
64
软科(综合)
65
校友会(综合)
59
武书连
473
US排名
学校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4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其中博士13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6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5人),其他国家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30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其中在岗3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聚焦“四个面向”,努力构建“强工厚理兴文重交叉”学科体系。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6个本科专业(含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8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8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8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5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2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21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8.4亿元,其中竞争性科研到款相比2020年增加4200万元,获国内专利授权783项,国外专利24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加强。学校把产学融合、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增强“四个服务”能力,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做贡献。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产业拥有近2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相继成立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4个、技术转移中心6个。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着力健全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体系,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学校与美、英、法、俄、德、澳、韩、日、意等48个国家(地区)的15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新(续)签校际合作协议36份,新增合作伙伴11个。建有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坚持以“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为重点,20项引智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家级“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立项;在校长期任职的外籍专家共18人;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与19个国家(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80余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继续推进“北化-世界百强高校本硕博精英计划”,30名优秀学生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等资助赴境外进行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联合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5位老师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

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深入实施“育人为先”“人才强校”“全球发展”“交叉突破”四大战略,打造更加卓越的“育人北化”“创新北化”“开放北化”“幸福北化”,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北化力量。


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深造情况概述

2021年,我校就业育人工作成效明显,相关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上对我校就业帮扶工作予以肯定;“涵育军旅成才文化浸润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我校牵头策划并首批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材料化工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我校宋来新副书记担任副主任委员;获评“2021年度高校就业最受欢迎奖”;获评“北京地区高校优秀创新创业团队评选最佳组织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获评北京市就业金课;光明日报就我校就业工作发表了题为“办实事、强特色、搭平台、促就业:北京化工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精准推进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报道。

全年共计举办专场宣讲会312场,其中因疫情影响与企业合作举办线上宣讲37场;共举办或参与举办专场和大型线上校园双选会32场、线下校园双选会18场,参加双选会的招聘单位共计7700余家,保证就业信息充足有效,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方面,深耕细作“互联网+就业”模式,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和帮扶,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184场,为毕业生挖掘精品网络就业指导公开课资源79门,累计参与毕业生超过6000人次,覆盖全体毕业生。

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国内升学1556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42.40%,其中考取本校研究生833人,考取外校研究生607人,二学位116人;共有291人选择出国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7.93%。升学深造总人数为1847人,比例为50.33%。

 

读研保研

主要升学院校: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

升学比例:17~21年:38.28%,37.58%,37.01%,39.73%,42.40%

留学深造

主要留学深造院校: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利兹大学、热那亚大学、格拉斯哥大学、都柏林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留学比例:17~21年: 9.50%,9.79%,10.80%,9.34%, 7.93%

就业方向

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占40.33%,其次是东部地区,占比35.42%;202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是制造业,占比38.11%,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服务业,占比16.16%;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国有银行、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区分布

就业地域分布图:北京 占比40.33%,东部地区 占比35.42%,

西部地区 占比12.75%,中部地区 占比9.20%

东北地区 占比2.30%

 

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万华化学集团公司等。

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腾讯科技、小米科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比亚迪、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等。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委、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安全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税务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

全球著名企业: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宝洁(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LG集团、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默沙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国内银行、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哈尔滨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京银行等。

 

研究生方向: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

留学方向: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谢菲尔德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利兹大学、热那亚大学、格拉斯哥大学、都柏林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中央民族大学
85
校友会(综合)
190
武书连
1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坐落于青龙湖畔的丰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具有中式经典、山水校园风貌特点,彻底提升了“大文化”与“小空间”的匹配度,为中央民族大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起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02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加快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2017年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现任校党委书记张京泽、校长郭广生。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7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朱镕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领导同志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学校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学校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945人,其中专任教师115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9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2%。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牟钟鉴、胡振华、刘秉江、马跃、糜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班班多杰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另外,学校每年都聘有一批外籍专家任教。学校目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1人,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10个。学校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30所世界顶级和一流大学,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

学校现有1个学部、23个学院,有覆盖11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省部级交叉重点学科4个,其中城市民族学、民族艺术学、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1个四部委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4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学校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390人,其中本科生1207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4人、硕士研究生5938人、博士研究生1193人;本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将近50%。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50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学校现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北京丰台区青龙湖畔,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2021年9月第一批近5000名学生正式入住。学校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500万余册,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期刊社编辑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多本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刊物。民族博物馆藏有5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和开放办校五大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启学校发展新征程、开创学校事业新局面。(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



平均伙食标准
 

服务价格:

副食:(1)低档菜:0.6元/份-1.00元/份(2)中档菜:1.50元/份-2.50元份 (3)高档菜3.00元/份-3.50元/份(4)单炒:3.50元/份-15.00元/份


  中专 2022-12-16 08:37

相关问答

  • 中专技校排名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学和通信工程录

  • 职中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法学与英语)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法学与英语)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法学与英语)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法学与英语)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法学与英语)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法学与英语)和

  • 职中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北

  • 职中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央民族大学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通信工程录

  • 职中

    中央民族大学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央民族大学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财政学和通信工程录

  • 中专技校排名

    中央民族大学数字经济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央民族大学数字经济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经济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经济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数字经济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字经济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数字经济

  • 中专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录

  • 中专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北

  • 中专技校排名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宗教学和通信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宗教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宗教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宗教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宗教学和通信工程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