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650109
所属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主干课程
室内装饰材料.构造及施工工艺、室内装饰施工图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别墅室内设计、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展示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商务酒店室内设计;艺术采风、专业考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熟练的视觉表述与设计编排能力,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视觉审美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才。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就业方向
装饰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等从事屋住、办公、商业等室内装饰综合设计、表现、实施及管理工作。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应获得的技能证书
室内装饰设计师、BIM建模员、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ACCD)、Adobe Photoshop 、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nDesign。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就业前景
目前全国室内装饰行业总产值已超过2万亿元,装饰设计企业30万家,室内设计从业人员达150万人。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装饰大国,据国家建设部门的规划,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达32平方米,每年全国城镇要新建住宅7亿多平方米,而90%的以上的住宅都要进行室内装修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行业呈现出一片蓬勃的气象。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8%左右。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主要师资
本专业建有实力雄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及以下19人,硕士研究生1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69.2%。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高职学院,由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重庆港鑫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创办。学校坐落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铜梁,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独特,艺术氛围浓郁,功能完备,校企相联,产教互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
图片1.png
学校占地面积 58.78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2.02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93.66 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18.07 平方米。学校建有 61 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及实训室,92 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 45.73 万册,电子期刊 206 种,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网络信息点数 4650 个;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519 元。
学校设有 11 个二级学院、1 个教学部及 10 个行政职能部门。即: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经济与管理学院、视觉传媒学院、服装与表演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五年一贯制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国际学院、退役军人与地方融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学校拥有 5 个高层次教学、创新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2021年,学校共设置高职专业 31 个,形成了艺术设计类、建筑工程类、影视传媒类、电子信息类和艺术教育类 5 大专业群。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市级骨干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市级双基地建设专业,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动画等7 个个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2021年新增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音乐表演 3个专业以及照明艺术设计与制作、市政工程无人机测绘应用、陶瓷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方向对接重庆市产业发展规划和铜梁区 6 大产业集群。
图片2.png
学校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9300余人;教职员工 570 人,专任教师460人,其中, 高级职称教师100余人,正教授 18 人,二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各2人;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54%, “双师”素质教师60%;拥有市级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校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30余人。建立了一个由企业高管、一线工程技术、能工巧匠及高级技能人才等 300 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学校先后与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英国牛津城市学院(City of Oxford College )、澳大利亚国立管理与商业学院(Australian National Institute Management and Commerce)等开展校际合作。形成了统招、“3+2”、五年一贯制、专升本、专衔本、中英班、中澳班等国际合作的多元办学格局。学校教师先后有21人次获得中国建设鲁班奖、全国艺术设计、建筑装饰设计金奖和一等奖;学生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赛事奖项80余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广赛、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8人次,重庆市高职院校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9人次。
学校牵头成立重庆艺术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建筑艺术工程职业教育集团。与 200 余家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和订单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学校是重庆建筑装饰行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重庆市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才合作教育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和西南大学艺术硕士点联合培养基地。
图片3.png
学校秉承“心手相传,知行合一”的校训,践行“教育与产业契合、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学与职业吻合、学业与就业耦合”的办学理念,专注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工程技术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懈追求“艺术成就梦想、设计改变世界,崇尚一技之长、创造精彩人生”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环境育人、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的浓厚校园文化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重庆机器制造学校,1956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建;2000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获批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整体搬迁入住渝北空港;2019年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
学校占地1287.79亩,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400余人,设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车辆工程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轨道交通与航空服务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通识教育学院(体育工作部)11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开设53个专业。
学校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联合研发的2020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9位,并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育人成效50强”等6个“50强”荣誉称号,办学成效显著。
办学理念先进。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成于思,业精于勤”的校训,坚持“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党建领校、专业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开放活校、基建固校、依法治校”八大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区位优势明显。党中央对重庆实施“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发挥好支撑、带动、示范“三个作用”。作为直辖市的重庆,是国家物流枢纽、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正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位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内陆唯一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腹地,地处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紧邻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空港工业园、龙兴工业园、水土工业园区,产教融合、科教并进的背景极为深厚,学校区位优势明显。
党建引领发展。学校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近五年来,拥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各1个,重庆市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共5个,市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学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团委书记当选为第十八届团中央委员。学生会当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团体,是全市唯一入选的高等职业院校。
专业建设一流。学校面向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关键领域,凸显产业支撑型专业特征,构建了以服务先进制造、汽车产业等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发展体系。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和重庆支柱产业契合度达92.5%。现有国家双高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专业5个,央财支持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市级双高专业群2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7个,市级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3个,市级骨干专业11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育人”为基础,抓牢抓实“三全育人”工作。学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近千名毕业生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空成都飞机有限公司等全国顶尖级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30余名毕业生作为企业技术代表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服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121项(一等奖20项),中国技能大赛奖9项(一等奖4项),全国青年岗位能手5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竞赛奖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奖6项(一等奖1项);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奖26项(一等奖9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一等奖10项。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学生组)20强5人,其中前五2人。“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各1人。
名师巧匠辈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育打造一大批杰出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人才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4.7%,“双师型”教师占比90%。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学团队6个、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第五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巴渝特级技师”、市级英才计划教学名师、技术能手、高校巴渝学者、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00余人。
教学成果丰硕。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主线,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种、国家规划教材24种,成功立项国家级职教教师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1项;教师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5项,中国技能大赛奖项3项(一等奖1项)。现建有市级、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中心18个,校内实训室170余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90个,为学生成长积极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研发实力雄厚。学校深入推动科研与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有市级科研创新平台7个,市级创新团队(群体)2个。获重庆市教育研究成果奖6项。荣获省部级技术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市级以上课题50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文章1200余篇,国家专利授权1964件(发明专利243件),专利保有量连续三年居重庆市高职院校第一;软件著作权41项。获批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1个。
培训服务卓越。学校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学校是人社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培训示范点、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和重庆市首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近3年,年均培训、鉴定认证人数达在校生2倍以上,各类培训服务创收突破1500万;依托校内建有的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模具制造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6个市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平台,为中国航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长安工业集团等市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百项,为企业年增产2000万元以上,年度成果转移转化收入超过2000万元。
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立足“文化引领、‘三匠’育人”核心文化理念,明确核心文化理念内涵,构建形成了完善的工业文化建设体系,全方位发挥育人作用。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校园文化建设专委会主任单位,牵头成立全国首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院成员单位、劳动教育研究院成员单位、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获批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文化育人建设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特等奖和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打造“工业文化大观园”,形成“工业文化”品牌,并成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示范基地。
国际交流广泛。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实施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不断拓宽交流合作领域,加深交流合作层次,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显著提升。学校是教育部“百千万交流计划”院校,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长单位,市属公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长单位。先后与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院校及企业开展了150多项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先后联合长安等企业,在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3个职教海外“鲁班工坊”及“人才培养基地”,俄罗斯鲁班工坊纳入“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国家框架。成功申报智能制造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1个。
学校是首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学校、全国机械行指委模具专指委主任单位、机械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西南)职教集团、重庆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重庆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和联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主任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省市级荣誉近百项。当前正积极在高赋能先进制造业中挑重担作贡献,朝着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阔步前进。
学校位于渝北空港,在江北机场附近。周边有茂宸广场、桃源天地、金港国际三个商圈。校门口乘公交车1站可达轻轨3号线观月路地铁站。
目前学校有学生食堂3个,大部分荤菜4元/份、素菜2元/份,味美价廉。
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规定,设有完善的奖助贷资助体系,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可向我校申请办理。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确保每一位同学不会为家庭经济问题而无法完成学业。
资助项目 |
资助对象 |
资助标准 |
校内综合奖学金 |
大一下期、大二、大三各学期评选一次 |
一等1000元/期;二等400元/期;三等200元/期; |
国家奖学金 |
全面发展的特别优秀学生 |
8000元/生/年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5000元/生/年 |
国家助学金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300—4300元/生/年(分3档) |
入伍学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
退役士兵读大学、大学生应征入伍、大学生招收为士官 |
免学费、退学费代偿贷款 |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 |
到我市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基层事业单位就业服务满3年的重庆市户籍或重庆市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 |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代偿 |
国家助学贷款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依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开展 |
勤工助学 |
全校学生 |
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给予一定勤工助学补助 |
社会奖助学金 |
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根据不同奖项给以不等奖励 |
临时困难补助 |
突出临时性、特殊性困难学生 |
500-3000元(分4档) |
新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 |
新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1000-1500元(分3档) |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98001.2020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9800;2020年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重庆建筑室内设计理科专科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2021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98001.2021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9800;2021年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重庆建筑室内设计物理类专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108001.2022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10800;2022年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四川建筑室内设计理科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室内设计学费:108001.2022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10800;2.2021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9800;3.2020年建筑室内设计学费:9800;2022年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室内设计是民办专科(高职)专业。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室内设计在重庆市物理类排名第9。重庆市开设物理类建筑室内设计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专业介绍艺术设计类室内艺术设计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专业代码:650109所属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建筑室内设计录取分数线为208分(物理类)。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建筑室内设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室内设计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建筑室内设计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重庆艺术工程职业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建筑室内设计录取分数线为206分(理科)。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建筑室内设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室内设计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建筑室内设计文科专科批普通类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广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代码:440106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在四川等1个省市开设建筑室内设计专业。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40106建筑室内设计四川专科批三年建筑室内设计四川

专业介绍艺术设计类室内艺术设计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能进行室内装饰方案设计、建筑室内装饰施工图和效果图绘制工作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