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 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 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 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能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 能,能够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 过程。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具备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和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具有现代意识、人 际交往意识;要求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应具 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艺术、历 史、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创造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各类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饰配件 设计以及成衣制作的能力,掌握服装美术知识、服装画、服装色彩、图案设计、手工印染、摄影等一 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具有服装广告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的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服装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预测的 初步能力;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服装历史、服装美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 的审美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面料纹样设计、 面料塑形、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中西方服装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所属教育范畴的艺术实践和属综合教育 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建而成,目的是着重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与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 地联系在一起,结合社会、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服装加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金属 加工车间等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是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于2000年6月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合并组建而成。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
学校2000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南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3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文明高等学校”“文明校园”。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机电、纺织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涵盖工、管、文、理、经、艺六个学科门类。现设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2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3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7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建有3个现代产业学院。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现有教职工1284人,其中专任教师1078人,高级职称教师3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5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教育厅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教学名师、省部级优秀教师1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4人,“湖湘高层次人才”、省“百人计划”、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
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省级校地合作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5项、横向科研项目1007项,科研经费总额4.9亿元,获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省部级16项),授权专利56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843篇,出版学术专著35部。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546家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已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了2个本科专业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2019年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
学校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历经70年工程教育积淀、21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1年“卓越计划”的深度实施、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18万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秉承“团结、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大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1、国家助学金:补助额度2000-4000元/年,比例超20%;
2、困难补助;
3、勤工助学;
4、爱心基金;
5、捐资助学;
6、助学贷款(生源地办理);
7、个别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遇特殊情况而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其休学一至二年,通过外出务工缓解困难,期满复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历经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重庆教育学院三个时期。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儿童研究院”,是“‘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部“云数融合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截至2020年底,拥有图书资源总量198.35万册以及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各种数字资源。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已获批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点3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755项,其中国家级684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高于重庆市本科平均水平。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建以来,学校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7.54%;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7.96%;双师型教师占比23.77%。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2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1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聚焦“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获教育部批复建设“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建设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及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和启智众创空间等一批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市发改委和市科技局等研究开发平台。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75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24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7个。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局面深度拓展。以推进产教融合为牵引,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等方式合作育人,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建成中兴通讯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与凤凰传媒、中兴通讯、东方宇新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国境外8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开展了交流合作,建成国际学院,引进美国、英国、西班牙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与313家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
67年来,学校形成“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负重自强创新求真”的校风品格,培育出“正德厚生·博学善教”“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优良教风和学风。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力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将学校建成重庆有地位、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个性的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1. 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种困难补助。当年入学的新生,可在已经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 学校还设有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地 址:
南山校区: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邮编:400065
学府大道校区: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学府大道9号,邮编400067
联系电话:023-61638299 61638062
学校网址:www.cque.edu.cn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商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电子商务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商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物流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流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物流管理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流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供应链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供应链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供应链管理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供应链管理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供应链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工程审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审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审计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工程审计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审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药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学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药学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药物分析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药物分析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药物分析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药物分析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药物分析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科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重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