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南民族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软件工程专业上海电力和中南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7 21:52:11 解决时间:2022-12-16 15:04

满意答案

中南民族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中南民族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各排行榜,软件工程专业的分数线,软件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上海电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上海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专业组选科要求
软件工程2021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922597(2)物理必选
2020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623646(02)物理必选
2019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7022550(02)物/化/生(3选1)
2018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523301
2017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323540
上海电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湖北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软件工程2020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418161
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817370
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119792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726126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针对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掌握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工程标准、最新软件开发技术,具有系统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项目工程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工程开发和研究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 专业特色

(1)厚基础,重应用,培养学生竞争力: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围绕以面向对象Java开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嵌入式开发这4条主线展开教学,并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企业级开发、嵌入与移动终端开发技术。

(2)注重案例与实验教学,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学中探索以实际案例进行渐进式教学,90%以上的专业课程都开设相应的课程实验。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新模式:学院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培训模式,与浦东软件园知名IT企业建立了联合校外实训中心和校内实训基地,积极促进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实践。

3. 主干课程

计算机科学概论、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与质量、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Java编程、Java EE开发技术、NET开发、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体系架构与设计、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现代软件技术综合课程设计等。

4. 毕业生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IT企业、教育机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过程管理和软件测试、游戏娱乐软件开发、手机端应用APP开发等工作。本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

上海电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上海软件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69
四川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临港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8
广西软件工程(5000元/年,在临港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0
湖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7
河南软件工程(临港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4
山东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86
安徽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7
江苏软件工程(在临港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6
河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6
天津软件工程(临港校区)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17
北京软件工程(办学地点临港校区)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52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主要开设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原理、软件过程管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等课程。本专业是研究大规模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技术的软件人才。毕业生适合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等部门从事高层次软件研发、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应用服务等工作。本科,学制四年,招理科生,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上海电力大学
187
软科(综合)
301
校友会(综合)
289
武书连
1050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2019年,我校获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单位,支持我校以能源电力为特色,聚焦清洁安全发电、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管理三大学科专业,整体开展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5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我校首个获得国际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130多个。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500多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9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 “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国际人才培养。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等28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4%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成效初现,优势学科更加突显,主要可比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走进新时代,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上电人的共同努力下,迈步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详见招生章程


奖学金设置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绿叶助学金及一大批电力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各级各类奖助学金。

学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中南民族大学
135
校友会(综合)
197
武书连
1676
US排名
2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1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8%。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373篇,其中一区论文279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27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3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70年来,累计培养了1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十大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9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

进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四个服务”办学要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收费项目


入校新生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管理办法》进行收费。大类招生专业在专业分流后按各专业学费标准收费。学费、住宿费和代收费标准经学校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审核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收费目录清单登陆学校财务处网站和本科生招生信息网查询,网址:https://zsb.scuec.edu.cn/zszc/sfqd.htm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管理办法》

https://www.scuec.edu.cn/cwc/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09&wbnewsid=1550


  中专 2022-12-16 15:04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中南民族大学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商务英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中南民族大学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民族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中南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中南民族大学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 中专学校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