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沈阳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530(本科批) | -/528(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1 | 历史类 | -/545(本科批) | -/571(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20 | 理科 | -/542(本科批) | -/523(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532(本科批) | -/523(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8 | 理科 | -/546(本科批) | -/546(本科批)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7 | 理科 | -/475(本科一批) | -/517(本科一批) |
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食品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在食品科学领域内从事食品的科研、开发、产品检测及质量控制、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保藏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毕业学分175分,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食品营养研究、食品质量检测、品质控制、技术管理、技术监督、食品机械设备管理、食品贮藏管理、食品运输管理、企业经营管理、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等工作;也能从事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工商等部门的产品分析、检测、技术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也能在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教学科研的工作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历史类 | 545 |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0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1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1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8 |
| 535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国家专项) | 475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历史类 | 556 | |||
| 548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国家专项) | 541 |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 重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 历史类 | 556 |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900元/年,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非定向)(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082703.粮食工程)(办学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历史类 | 542 |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0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3 |
| 历史类 | 553 |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90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5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9 |
| 江苏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历史类 | 534 | ||||
| 吉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68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8 |
| 历史类 | 571 | ||||
| 内蒙古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79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0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 历史类 | 568 | ||||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31 |
| 北京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900元,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2021年,排名又有新跃升。
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272人,硕士研究生3670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在黎巴嫩、约旦、乌克兰设有孔子学院共3所,在巴基斯坦开设网络中文课堂1个;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243人,专任教师134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7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7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29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16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
学校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7个,国家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91门。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基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在2020年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名中进入TOP200,2021年又提升4个位次。现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教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建有3个国家二级学会,入选“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权威来源机构”。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进入全国同学科前20-30%。教育硕士获批东北地区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得B,位列辽宁第一、东北第二。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4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38个,其中研究基地33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3个;省级科研团队24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8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207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7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7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17部,授权专利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192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与五大洲32个国家及地区的158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4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和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来华留学示范建设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建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 省份 | 艺术类 | 体育类 | 普通类 |
| 北京 | 本科普通批 | ||
| 天津 | 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 | ||
| 河北 | 本科提前批B段 | 本科批 | |
| 山西 | 本二批A | 本二批A、本二批B | |
| 内蒙 | 本科提前B | 本科二批 | |
| 辽宁 | 艺术类本科批第一、二阶段 | 体育类本科批 | 普通类本科批 |
| 吉林 | 艺术类本科第一批A段 | 普通类本科二批A段 | |
| 黑龙江 | 艺术本科批A段 | 普通本科第二批A段 | |
| 江苏 | 普通类本科院校 | ||
| 浙江 | 普通类 | ||
| 安徽 | 文理科本科二批 | ||
| 福建 | 普通类本科批 | ||
| 江西 | 提前本科(一)、艺术本科批 | 第二批本科 | |
| 山东 | 艺术类本科批统考 | 常规批(本科) | |
| 河南 | 艺术本科A段 | 本科二批 | |
| 湖北 | 本科普通批 | ||
| 湖南 | 本科提前批【艺术(历史类)】 | 本科批(普通) | |
| 广东 | 本科批次 | ||
| 广西 | 本科第二批 | ||
| 海南 | 本科普通批 | ||
| 四川 | 本科二批 | ||
| 贵州 | 艺术类平行志愿本科院校 | 第二批本科 | |
| 云南 | 二本及预科 | ||
| 西藏 | 本科第二批 | ||
| 陕西 | 本科二批 | ||
| 甘肃 | 艺术体育类本科一批U段 | 本科二批普通文理 | |
| 青海 | 本科一段 | ||
| 新疆 | 本科二批、专项南单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 | ||
| 各省具体招生批次以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 |||
2022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音乐学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在各省划定的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以上;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辽宁省考生按“专门化”投档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为:文化课成绩/文化课总分×100×60%+专业课成绩/专业课总分×100×40%)。
◆表演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在各省划定的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以上;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在各省划定的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以上;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辽宁省考生按“专门化”投档录取)。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在各省划定的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以上;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为:文化课成绩/文化课总分×100×50%+专业课成绩/专业课总分×100×50%)。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美术学、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在各省划定的艺术本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以上;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综合成绩=文化成绩/2+专业成绩)。
无特殊政策
我校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 编:110034
联系电话:024-86574436 86592982 86592067(传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26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余万人,研究生48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1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0.2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2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4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达1.1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6项。获授权专利747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12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6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9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学校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导“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共派出1181名各类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2021年学校国际学生共有112人,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学历生比例达到84%。
建校60余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保险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保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CFA)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CFA)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湖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CFA)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CFA)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