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72 | 9079 | 443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561 | 11247 | |||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98 | 1224 | 499 |
| 本科一批 | - | 589 | 1633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财政学类 | 四年 | 2 | |||
| 金融学类 | 四年 | 6 | |||
| 法学类 | 四年 | 6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3 | |||
| 统计学类 | 四年 | 5 | |||
| 计算机类 | 四年 | 5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 | 四年 | 3 | |||
| 四年 | 6 | ||||
| 公共管理类 | 四年 | 1 | |||
| 经济统计学 | 四年 | 1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2 | |||
| 公安学类(只招男生治安学、侦查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边防管理) | 本科提前批A段 | 四年 | 4 | ||
| 经济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财政学类 | 四年 | 2 | |||
| 金融学类 | 四年 | 6 | |||
| 法学类 | 四年 | 6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4 | |||
| 新闻传播学类 | 四年 | 1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2 | |||
| 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 | 四年 | 3 | |||
| 四年 | 8 | ||||
| 公共管理类 | 四年 | 2 | |||
| 国际政治 | 四年 | 1 |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2 | |||
| 公安学类(只招男生治安学、侦查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边防管理) | 本科提前批A段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2 | 9253 |
| 工商管理类 | 573 | 9074 | |||
| 计算机类 | 573 | 9074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73 | 9074 | |||
| 公共管理类 | 573 | 9074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574 | 8892 | |||
| 统计学类 | 576 | 8537 | |||
| 法学类 | 580 | 7830 | |||
| 金融学类 | 586 | 6906 | |||
| 经济学类 | 587 | 6757 | |||
|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 588 | 6602 | |||
| 财政学类 | 588 | 6602 | |||
| 工商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1659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96 | 1350 | |||
| 公共管理类 | 602 | 1096 | |||
| 汉语言文学 | 603 | 1059 | |||
|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 604 | 1018 | |||
| 国际政治 | 605 | 990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06 | 952 | |||
| 金融学类 | 607 | 925 | |||
| 财政学类 | 607 | 925 | |||
| 法学类 | 609 | 861 | |||
| 新闻传播学类 | 612 | 768 | |||
| 经济学类 | 613 | 748 |
专业名称: 环境工程 专业代码:0825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环境工程专业属工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本科专业。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依据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活动对环境科技人才的特殊需求而建立的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文、法等国家级优势学科进行学科建设,形成了“工文结合,以文助工”——既注重理工基础,同时又兼顾与文、管交叉融合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具备环境工程本科、环境管理硕士、环境技术经济博士的招生资格与培养能力。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卫生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能源部门、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教育以及科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本科毕业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目前教研室共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6名,全部具有国内“985”或“211”高校博士学位,其中,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与国际合作研究经历,师资团队普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国际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科研背景。
二、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生培养上,本专业注重以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促进课堂教学。在科学研究方面,自国家“八五”计划以来,教学团队成员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国家级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余项,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教学研究方面,学科团队中的多位教师通过分别承担不同级别的教学研究改革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文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方案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实践方面,建立了与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环境规划与设计部门、环境监测部门、环境工程公司与部分高污染行业企业等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联系,在部分单位成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专业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工文结合,以文助工”的专业培养模式使本专业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优势。本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学生每年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科研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中多个项目获得教育部级或校级立项并圆满完成,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申报中多个项目被立项并获奖。代表性的如2010级陈娜同学主持了国家级重点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企业旧址储备地余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在我校历届大学生“博文杯”科技创新项目评比中,本专业学生同样表现突出,代表性的如2011级朱丽芸同学主持的重点项目“关于武汉高校区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及其处理模式的创新型探究”;2009级金蓉同学主持的重点项目“浅析循环经济在城市水资源中的应用”等;在历年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的评选中,我专业涌现出了像胡爱辉、王香群、郑惠方、刘亚男、徐在坤、梁春华、黄建伟等一大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秀学生。在毕业生中,有近10%的学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另有多名学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深造,其余大部分学生均有较好的就业去向。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环保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于解决我国现实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其它专业无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而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社会共识下,我校管理与技术并重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将使本专业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并最终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经济统计学 专业代码:0201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经济统计学专业属于统计学门类,隶属于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培养宏微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政府机构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数据分析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经济统计学科创建于1951年,是我校最早的学科之一。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经济统计学专业所依托的统计学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计学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经济统计学是我校统计学专业最早设立的优势研究方向,尤其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企业经济统计、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在全国学术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32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8人,博导6人,硕导2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学校“511”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本专业教学团队中有1人次获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优秀奖。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鼓励学生在搞好课堂教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活动,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近年来,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竞赛、湖北省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数模邀请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践项目中均取得优秀成果。
三、社会需求预期与展望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统计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拥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背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市场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金融单位、大中型企业和咨询机构面临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需要大量具备经济统计专业背景的中高级经济统计管理人才。社会对人才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展示、解释、推断、预测等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经济统计已成为国家宏观管理与决策、企业内部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等活动的重要理论工具和实用方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
专业名称:国际政治 专业代码:0304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现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以及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国际关系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国际政治专业共有15位老师,有12位老师已获得博士学位,平均年龄不足40岁。他们分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目前,我系教师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并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近20项;在权威性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多部。
政治学系每年聘请国内外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著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学者来我校进行过多次学术交流活动。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立足于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的哲学、法学、政治学学科点,依托我校经济学、法学、人文科学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政治、经济、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国际法和国际经济、外交学和涉外事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并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事调研、宣传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开设有多门双语教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涉外交往能力。由于本专业学生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能胜任专业论文、涉外文稿、国际新闻报道及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具有较强的外事调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涉外事务交往和谈判的能力,因此他们将胜任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文化宣传、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等部门的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及考研录研率始终居全校前列,录研率多次位居学校第一。多位学生免推或考试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学生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匹兹堡大学等国外名校继续深造。一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各省市安全厅、安全局、其他各级政府机关、新闻媒体、银行、外企等单位工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的前身中原大学诞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是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一所“抗大式”的革命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荟萃大量学术造诣深厚、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于1953年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由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师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60余人、博士生导师190余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名师等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3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6人。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300余项,产出科研成果14000余项。
培养体系完备,教学质量优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来华留学生500余人次,继续教育学历学生6500余人。现有本科专业5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个,作为创始成员之一成立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牵头发起中国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并当选理事长单位。
学校突出“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全国高校首设经济学、法学、管理学通论3门必修课程,开设了商贸英语、法律英语、法制新闻、经济新闻、司法会计、经济伦理、法经济学、经济侦查等极具特色的课程,同时开设法学-经济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有力推动经、法、管三大互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人才培养特区文澜学院,在多个学院开设经济学、法学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成效明显。着力打造学术科研、创新创业、人文艺术、公益志愿等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历届毕业生均能实现充分就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责任意识强烈,社会服务深广。学校坚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确立了“服务重大战略,聚焦优势领域,坚持开放协同,产出一流成果”的发展战略,在与财政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良性互动中,产出了一批财政改革、法治建设、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一流决策咨询成果,打造了一批高质量智库。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委智库3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6年,学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1名;2018年,学校5家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入选数量和质量居全国高校第2名;目前,学校6家智库入选CTTI来源智库。积极开展社会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承担全国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阅卷工作、全国司法考试阅卷工作、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
对外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高。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共建中意法学研究中心、中意学院,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上奥地利应用科技大学设立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研究院塞尔维亚分中心、奥地利分中心,与雷恩商学院共建中法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研究中心,与诺丁汉大学共建田野实验调查研究中心。积极支持教师深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参与欧盟科研委“罗马法学家”(Scriptores iuris Romani)国际研究项目,多名教授担任财政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咨询专家。发起或加入多个区域大学联盟,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韩国东西大学分别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学位项目和本科教育项目。与格拉斯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合作开设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签署交换生协议,每年出国(境)学习学生人数近1200人次。获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与美国石溪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来华博士留学生学术论坛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品牌活动。
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之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拥有图文藏书993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81个、子库416个。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景色优美。
70多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累计40余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党政界、学术界和商界的中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建设“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陕西省提前批公安学类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陕西省提前批公安学类录取情况汇总省份专业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陕西省公安学类
招生专业(类)文科理科低分高分平均分低分高分平均分财务管理财政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类———金融学类经济统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陕西录取统计表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法学类(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知识产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招英语考生)(英语、商务英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英语(翻译方向))、法学类(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金融学类(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投资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保险学、保险学(保险精算方向))(首义校区)、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市场营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金融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投资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保险学、保险学(保险精算方向))、金融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经济学类(包含专业经济学、国际商务)(办学地点首义校区)、财政学类(包含专业财政学、税收学)(办学地点首义校区)、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办学地点首义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金融学类(含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投资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保险学、保险学(保险精算方向)专业)、法学类(含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民商法方向)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会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财务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义校区)、法语(首义校区)、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首义校区)、工商管理类(工商管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法学类(5850元,含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知识产权)(办学地点首义校区)、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5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陕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外国语言文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陕西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财政学类、汉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统计学类、经济统计学、法学类、财政学类、经济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