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哲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15110 |
| 2017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1 | 14514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6434 |
| 201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5789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5026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4329 |
| 2017 | 商务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4183 |
| 2017 | 市场营销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4064 |
| 2017 | 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3821 |
| 2017 | 保险学(精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3590 |
| 2017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3378 |
| 2017 | 投资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3378 |
| 2017 | 工程造价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3163 |
| 2017 | 财政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2948 |
| 2017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1 | 2865 |
| 2017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2771 |
| 2017 | 贸易经济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2771 |
| 2017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2359 |
| 2017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2057 |
| 2017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1840 |
| 2017 | 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1713 |
| 2017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1713 |
| 2017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1507 |
| 2017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992 |
| 2017 | 商务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947 |
| 2017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906 |
| 201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906 |
| 2017 | 哲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1 | 906 |
| 2017 | 社会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3 | 823 |
| 2017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777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4 | 777 |
| 2017 | 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5 | 740 |
| 2017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7 | 658 |
| 2017 | 财政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623 |
| 2017 | 投资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8 | 623 |
| 2017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9 | 581 |
| 2017 | 贸易经济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9 | 581 |
| 2017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461 |
| 2017 | 工程造价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461 |
| 2017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461 |
| 2017 | 保险学(精算方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6 | 381 |
| 2017 | 财务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7 | 355 |
| 2017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0 | 287 |
专业名称:保险学(精算方向) 专业代码:020303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保险学专业(精算方向)属于经济学门类,以我校金融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基础,依托我校经、法、管、文、史、哲、理、工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知识,熟悉最新的精算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精算及风险管理工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方向已与英国精算师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并将英国精算师考试CT1-CT8作为专业课,目前已有部分课程考试合格即可免试英国精算师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学生完成英国精算师协会在中国举办的其他CT和CA系列考试,并在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一年后,可申请英国精算师协会准精算师AIA证书。之后,如通过高级课程考试,并满足相应的工作经验要求,可申请英国精算师协会精算师FIA证书。
保险学专业(精算方向)设在金融学院,截止2015年3月金融学院有专任教师10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2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名,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专任教师中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9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40余人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现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并从香港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迈阿密大学等著名学府聘请了3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讲座教授,还聘请了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迈克尔科诺利(Michael Connolly)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刘鸿儒、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三、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
保险学科点拥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层次齐全,人才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坚持育人与成才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熟知国际惯例的保险精算专门人才。
专业名称:贸易经济 专业代码:0204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专业门类为经济与贸易,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学位。
贸易经济专业一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在全国贸易经济专业中综合排名前三,在省内乃至国内均具有较强影响力,其所依托学科——产业经济学系湖北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研究方向全面,学术梯队健全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中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教学团队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在美国、德国、新西兰以及日本等国家留学的经历。
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先后出版高质量专业教材8部,承担教学类研究项目以及课程建设研究项目10余项。
科学研究方面,近5年来教学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各类国家级刊物以及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研究成果奖3项。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特色是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专业学习的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以贸易经济为核心,融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贸易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双语)、市场价格学、零售学(双语)、现代商业技术概论、中外商业史、市场营销学(双语)、商业规划学、流通产业组织学等。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课外科研活动,近5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10余次。
近年来,多名学生被免试推荐到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且有部分学生考入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同时每年有部分学生申请到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知名商学院进行海外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包括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自本专业设立以来,目前培养的毕业生中,担任厅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校友10余人,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中承担要职的校友100余人,在科研教学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友50余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专业代码:0301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法学专业(刑事司法方向)增设于2009年,为法学一级学科,具有法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全国首批应用型复合型、西部两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所依托的刑法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及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由著名刑法学家、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齐文远教授主持的《刑法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在国内外刑法学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9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多名教师具有留学背景。有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名教师荣获湖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名教师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能手”称号。
本专业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出版学术著作及统编教材40余部;在中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有30余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司法部优秀法学成果奖三等奖、钱端升法学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奖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
本专业拥有16个教学实践基地,并依托我校法学学科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为学生开展法学实验教育、培养法律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此外,十分注重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跨区域以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齐文远教授、夏勇教授等10余人次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出访了美、英、德、俄等国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以“通人文、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与系统法学知识,能够从事刑事司法实践工作和刑事司法理论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重视“分类培养”与“因材施教”。第一,合理界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实行导师制,在课堂教学外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教学模式。聘请大量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和在政法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部门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同时,安排学生参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活动,参加法律诊所教育,使学生接受到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法律实务训练。第三,推行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双语教学。第四,致力于提升本科学生的国际视野。推荐优秀本科生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或交换学习,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成绩优异、表现出色,在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其中,科研实践方面,本专业学生曾获“北极光”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金奖,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立项及一般立项,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全国自强社优秀干部;文体方面,学生合唱团湖北省重唱比赛金奖、银奖,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舞蹈《争锋》获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文艺节目舞蹈类甲组一等奖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2008届、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综合奖”,2010届、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学校“公务员考录指导奖”。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和中部地区的武汉,就业岗位以公务员为主,占毕业生50%左右,单位覆盖公、检、法、国税、国安等国家部门、国家大型金融系统和企业。用人单位也均反馈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知识储备非常充足,适应能力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云南省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云南省
招生专业(类)文科理科低分高分平均分低分高分平均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金融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与贸易类财政学类会计学统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公共管理类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
各位考生:我校2018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考生可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首页通过高考录取查询查询详细情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一本线高分位次低分位次一本线高分位次低分位次云南~~~~974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税收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云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首义校区)、哲学(南湖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少数民族预科班、金融学类(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投资学(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8分,社会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2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理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国际政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云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