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498 | 15394 | 
| 2017 | 公共事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1065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1008 | 
| 2017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1 | 1008 | 
| 2017 | 税收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808 | 
| 2017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379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4114 | 
| 2017 | 公共事业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3952 | 
| 2017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234 | 
| 2017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227 | 
| 2017 | 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182 | 
| 2017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160 | 
| 2017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3089 | 
| 2017 | 社会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2938 | 
| 2017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142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据工程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2652 | 
| 2017 | 电子商务(技术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2312 | 
| 2017 | 税收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2185 | 
| 2017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6 | 2064 | 
| 2017 | 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2009 | 
| 2017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1747 | 
| 2017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1436 | 
| 2017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1436 | 
| 2017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5 | 1123 | 
| 2017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9 | 959 |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代码:1201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本科专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本科专业。我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早在1980年就开始招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本科生招生最早的院校之一,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全校47个本科专业中,本专业为全校14个重点专业之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2008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已发展成为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特色明显,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势专业。在16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测评中,15项指标均达到A级标准,这些指标主要有:专业建设目标、思路与措施;专项经费;队伍结构与素质;主讲教师;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学风情况;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社会声誉;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改革等。
本专业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超过2/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人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40岁。
本专业已经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1门校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及其应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超过20%,并承担了外国留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全英文课程。《计算机科学选讲》2009年被评为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同时,组织编写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系列教材,以及其他的相关教材共10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被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管理信息系统》课件获得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等奖。
近年来,本专业多位教师获得湖北省本科论文指导老师一等奖;每年都有近10%的同学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研究》教改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校级二等奖。每年都有教师获得本科教学一、二、三等奖和师德标兵。信息系统设计与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2009年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改项目《法学实验系统执法实验模块程序设计》获得省级教改项目一等奖。
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主要合作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国家博士后基金2项。此外,本专业教师还获得横向课题项目资助金额40万左右。近3年发表了学术论文112篇,其中在权威期刊或SCI、EI、SSCI检索的科研成果45篇,出版专著5部。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有着与其他同类专业所不同的专业模式。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个具有财经政法背景的人文社科类大学中,本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渠道是经济金融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的是经济金融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但专业培养又强化“理工”学科的支撑,利用工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思维和工程素养,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信息系统开发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较为宽泛的知识基础。
本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课外科研活动,发表论文或专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竞赛成绩。仅2008年以来,有17人次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挑战杯”弘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级以上科技奖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本专业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保送到北大、人大、武大、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等985高校,每年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在30-40人左右,全部考入211高校。同时每年还有20-30人选择出国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传统领域逐步扩展到信息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咨询等领域,就业渠道也从银行业扩展到证券业、保险业、以及IT产业和大型企业。每年都有不少用人单位主动到学校招聘毕业生,主要包括有各个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电信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设计院所、大型企业等,如华为、锐捷、金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
从1980年招生至今,本专业已培养超过5000名毕业生,不少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几例:
王宁建,80级,现美国微软总部工作。
刘志刚,80级,现美国IBM总部工作。
朱必华,83级,现化工部信息中心主任。
铙劲松,85级,现中国平安公司副总经理。
沈志敬,88级,现深圳通海证券公司总经理。
冯道海,89级,现中国建设银行审计部副总经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 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 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专业代码:1202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所属工商管理类一级学科,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属于省级品牌专业,以企业管理教研室、技术经济教研室以及产业经济教研室为支撑,形成了一个以知名博导为核心的、以教授、博士为支撑的老中青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具有持续的整体的综合优势。目前,本专业具有专业教师二十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四分之三以上具有博士学历,绝大多数的教师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工科的学科背景,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不同名牌学校的教师占45%,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有机融合。
本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现拥有四门校级精品课程、一本十二五规划教材,并积极推进全英文教学、双语教学以及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此外,本专业在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方面也成果颇丰,有十余位教师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项目,并且在经济管理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二、人才培养质量
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双语)、战略管理(双语)、运作管理(双语)、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概论、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战略管理、人际沟通、推销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咨询诊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课程设置以“削枝强干”为指导,教学内容以管理的系统性为原则,加强产学结合,突出为后续课程服务。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专业技能竞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外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
2005年以来本专业每年均有多名毕业生经推荐和考试进入国内著名高校和国外知名院校深造。这些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跨国公司、政府部门以及高校就业,还有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专业名称:税收学 专业代码:0202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专业所依托学科财政学科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
2、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3人,另有外聘教授6人,外聘教授中博士生导师3人、“楚天学者”2人、“文澜学者”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6人,分别占教师比重的88.37%和83.7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4人,占教师比重55.81%。是一支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被评选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湖北名师”称号,3人(次)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为“文澜学者特聘教授”、2人为“文澜青年学者”,5人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副秘书长,1人任常务理事),2人兼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常务理事),1人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近年来,教师中有10余人次获得湖北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3、课程建设情况。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近5年来,主编教材35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6部,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6部。
4、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承担省级教研项目15项,且多次获奖,出版专著74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7篇,连续12年出版“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在财税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每年举办1次国际会议,主办的“全国财政学博士论坛”已形成品牌。
二、人才培养质量
秉承我校“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制定并实施《财政税务学院本科生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举办“财税之光·博导之行”系列学术讲座,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创办《财税新声》学生学术刊物,举办全国公共经济论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税收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分配关系的学科,依法纳税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发展及法制社会的客观要求。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等多学科有力支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政府,为政府税务机关培养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人才;二是面向市场和企业,为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科研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模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论文奖、德勤全国税务精英挑战赛论文比赛、学校“博文杯”实证调研成果奖等竞赛(评比)中取得佳绩;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暑期社会调研等科研项目中均取得,与此同时在学校本科生“十大科研之星”的评比中,本专业占有2名以上,充分展示了本专业学生的科研实力。
2005年以来,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荣获各类国家级比赛奖项40项,获各类省级比赛奖项80余项;自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开办以来,学院代表队均闯入“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的决赛(大中华区五十多所高校中的前八所入围决赛),继2008年夺冠后,2010年再夺桂冠,2012年、2013年斩获亚军,是所有参赛高校中成绩最好的学校。
3.学生推荐或考入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情况
近5年共有100余名同学被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继续攻读研究生,70余名同学到国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五年,学院各专业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5.4%、97.05%、97.46%、98.17%,98.03%,居全校前列。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分布在公务员系统、金融系统和大型企业,就业层次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本科生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在学院的毕业生中,许多人担任国家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或成功的实业家,大量的成长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业务骨干。
专业名称:金融工程 专业代码:0203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所属学科门类及介绍。金融工程专业属经济学学科门类下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2007年9月,首届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招生。目前,该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的建设与发展,综合学校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优势,旨在培养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方面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以及金融产品的定价研究;能够在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金融、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2.学科地位。在老一辈著名金融学家周骏教授的率领下,以朱新蓉教授、宋清华教授、张金林教授、李志生教授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确立了该学科在中国金融学界应有的地位。金融工程已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外比较、勇于开拓创新的学风,不仅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和理论风格,而且形成了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群体。
3.师资队伍。金融工程专业现有在册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含博导3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均获得博士学位,且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师中有3人获得国外高校博士学位,另有7人有1年以上出国访问和合作研究经历。他们多年从事数学、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较高的专业素质,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完全能够承担本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选修课、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任务和相关的科研任务。
4.课程建设情况。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计量学、金融风险管理、数值计算与金融仿真等。其中,2007年,张金林教授、李志生教授领衔的《金融工程》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008年,朱新蓉教授领衔的《货币金融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宋清华教授领衔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近五年来,本专业所在的金融工程系专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二、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金融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与文体比赛获奖情况。在全国、省市级的各类科研与文体比赛中,学院大批学生获得各类奖项,其中2010级本科生杨梦绮荣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王珮珺、李筱聪荣获一等奖。2010级本科生温鑫等同学荣获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网络虚拟运营竞赛金奖。2011级本科生吕易博等同学湖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甲组拉丁团体第一名。学院金融管理协会(简称FMA)作为国内的唯一分会选派了2010级学生邹永乾和周慕华作为代表参加了2012年芝加哥峰会。
3.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层次。2011年该专业有首届毕业生,其就业率、就业层次在全校名列前茅,受到学校表彰。两届毕业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被国内“985”、“211”等国内名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有30%左右的学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的学生则进入金融系统、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4.知名校友情况。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栋梁,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王明权、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中信集团监事长朱小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一、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荣、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学东、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晖等。
5.媒体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学子的风采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湖北卫视、武汉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内蒙古自治区国家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内蒙古自治区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内蒙古自治区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专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专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内蒙自治区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内蒙古自治区本科一批录取情况汇总省份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内蒙古自治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3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6分,投资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6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金融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投资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保险学、保险学(保险精算方向))、金融学类(包含专业: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6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公共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俄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5分,新闻传播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4分,财政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新闻传播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工商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管理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4分,新闻传播学类理科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税收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