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管理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17113 |
| 201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17113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17113 |
| 2017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9 | 17113 |
| 2017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市场营销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行政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农林经济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15022 |
| 2017 | 旅游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15022 |
| 2017 | 安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15022 |
| 2017 | 商务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1 | 15022 |
| 2017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15022 |
| 2017 | 日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15022 |
| 2017 | 税收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15022 |
| 2017 | 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15022 |
| 2017 | 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15022 |
| 2017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15022 |
| 2017 | 法学(政府法制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15022 |
| 2017 | 保险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13059 |
| 2017 | 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13059 |
| 2017 | 贸易经济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13059 |
| 2017 | 电子商务(技术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13059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13059 |
| 2017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13059 |
| 2017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7 | 13059 |
| 2017 | 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13059 |
| 2017 | 经济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13059 |
| 2017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13059 |
| 2017 | 法学(涉外经贸)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11345 |
| 2017 | 金融数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11345 |
| 2017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11345 |
| 2017 | 投资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11345 |
| 2017 | 财政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11345 |
| 2017 | 管理科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3416 |
| 2017 | 工程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3416 |
| 2017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3416 |
| 2017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3416 |
| 2017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9798 |
| 2017 | 物流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2788 |
| 2017 | 农林经济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2788 |
| 2017 | 哲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2788 |
| 2017 | 国际商务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2788 |
| 2017 | 法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2788 |
| 2017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5 | 2788 |
| 2017 | 法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9798 |
| 2017 | 贸易经济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2788 |
| 2017 | 行政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2788 |
| 2017 | 日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2788 |
| 2017 | 商务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2788 |
| 2017 | 工商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2788 |
| 2017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2788 |
| 2017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2788 |
| 2017 | 法学(政府法制方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2788 |
| 2017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2788 |
| 2017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9798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2788 |
| 2017 | 保险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2788 |
| 2017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2237 |
| 2017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2237 |
| 2017 | 税收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2237 |
| 2017 | 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8400 |
| 2017 | 财政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2237 |
| 2017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2237 |
| 2017 | 投资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1777 |
| 2017 | 法学(涉外经贸)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1777 |
| 2017 | 财务管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1777 |
| 2017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1777 |
| 2017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6099 |
| 2017 | 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1397 |
| 2017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6099 |
| 2017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1088 |
| 2017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823 |
| 2017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3547 |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专业代码:1206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物流管理与工程,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物流管理与工程(代号1206)专业类,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增的专业类。我校物流管理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我校工商管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原大学时期的工厂管理系。
我校于2003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物流管理教研室成立于2004年,主要负责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研究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以及专业课的教学,至今,物流教研室八位老师组成的优秀师资队伍,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也有多年从事物流实际工作的老师。成为学院最年轻(平均年龄35岁)和学历最高(均为博士)的教学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涉及多个学科,教研室在课程设置方面十分注重学科的平衡,追求经济、管理、工程三个知识结构的平衡,结合学校 经济、管理和法律等优势学科的特点,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1)在办学理念方面,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力提升为重。本专业强调学生两大能力培养:一是现代物流技术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学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是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现代物流仿真实验室能进行500多课时物流实验:学生可通过三维动画物流实验感受仓储配送中心、港口、运输和配送等作业;还提供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等多款业务软件;拥有Flexsim、Extendsim、Demo3D等多种物流仿真软件;拥有 Vensim、 Gurobi、Localserver等多款管理决策软件;还有从事经营管理决策的物流沙盘等等。所有实验,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作为财经类高校,文科生比重较大,学生校园气氛活跃,学校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物流管理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教学,学校与中铁、中邮等很多大的物流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每年都会进行集中的专业实习。(2)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讲求基础厚实、专业平衡。本科全程教学计划强调全面的经济、管理、法律基础课程学习,平衡物流经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三方面的课程。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工商管理基础,开设管理学、运作管理、营销管理、会计学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经济法、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信息系统等22门工商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商品流通经济、物流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经济类课程,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配送与仓储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标准化、商品学等物流工程类课程,以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采购学、 ERP、物流专业英语、第三方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等管理类课程。(3)在学科发展方向方面,重视经济、侧重流通。物流工程、管理、经济三个发展方向,学校以经济类专业为基础、以物流经济促物流管理的专业发展道路。 在本科阶段应该侧重于社会物流(第三方物流)而非企业物流;侧重于商贸企业物流而非生产企业物流;侧重于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而非生产物流。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上,将物流经济设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管理定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人才培养质量
物流管理专业整合了我校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优势资源,以培养物流经营管理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流教研室老师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成立,协会对提高整个校园的物流学术氛围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协会通过举办物流专场展览会、参观中小型生产流通型企业以及举办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校园赛等途径,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和社会实践和结合,促进学习理论和深入实践的良性互动;扩展会员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此外,一年一度的“物流节”,更成为物流人加强内部交流,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学校物流管理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各种大赛中屡获佳绩。如,在2009年“(邯运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由物流管理专业05级罗曼为队长、06级秦勇和胡芳菲等同学组成的"One Third"团队获得了一等奖的骄人成绩,刘仁军老师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2年4月30日,在在汕头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2012年)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决赛中,我校物流管理0901班的霍坤和钱夏莲同学组成的summer队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4月30日第四届(2013)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暨第十二届(2013)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总决赛中,物流管理专业姚振媛、陈喜同学组成的only团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以赛区第一名的成绩夺冠,获得大赛特等奖。
在2012年11月29日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由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10级赖小珍同学参与的项目——《麦科塔(Micro data)社会调查公司》在6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决赛银奖,其团队同时在“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获三等奖。这是学校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近几年来,有4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并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有10位同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先后获得国家级立项;在我校“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中共有2人获一等奖,10人获三等奖,49人立项。同时,在学院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类文体和社会活动,多人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优秀团员”、“模范干部”等荣誉称号。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为许多名校或研究机构青睐,每年都有5名以上的学生保送或考取中科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研究生。自2003级开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每年都有1-2位同学出国深造。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灵活机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在UPS、Fedex、美国总统班轮(APL)、马士基(MAERSK)、中国邮政、顺丰、德邦等快递物流企业,在格力、海尔、华为、中集集团、三一重工、广汽、比亚迪等制造企业,厦门建发、交通物贸、南方航空、厦门航空、金蝶软件、汉德咨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京东等电商企业、各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通、浦发银行等)等服务行业获得了广泛就业。本科专业自开以来已毕业七届,一次就业率高达98%以上,在工商管理学院的十个本科专业中,其中四年位居第一,两年位居前二。研究生毕业三届,就业率达100%。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120206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系属管理学门类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管理学学士学位,系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省级品牌培育专业、校级综合改革专业和品牌专业,系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系湖北省唯一一所在教育部直属七所高校和南湖片区十所高校招收人力资源管理辅修双学位的专业。
本专业目前共有13名教师,其中学校特聘文澜学者1名、教授1名、副教授8名,讲师3名,12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本专业教师于2009年和2013年二次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人次获校级本科教学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人次获校级实验教学一等奖,1人次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系校级实验教学优秀团队。本专业全体教师团队意识和专业意识很强,对学生非常热情和关心,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高度好评,科研水平属于国内先进行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在《管理世界》、《心理学报》、《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本专业目前拥有自编《人力资源实验教程》、《组织行为学》、《人员素质测评》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5本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校级精品课程。
二、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我校“创一流、办特色”的办学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是“明确目标、突出特色、稳步发展、争创一流”,即明确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我校经、管、法学科的特色优势,通过师生共同扎实努力地工作,使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目前湖北省高校竞相开办该专业出现的激烈竞争中稳步发展,确保与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力争进入国内一流的学科专业领域。
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我校“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大学科的互相融通方面,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形成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能力。
实现这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控制招生规模,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结合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完善教学设施;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实施力度。
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原则,力求实现“掌握就业竞争核心能力”的目标。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以便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且要使有科学研究潜质的优秀学生通过考研,走上科学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道路,成为未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本专业学生曾获“中公杯”全国公务员精英挑战赛(高校赛区)冠军、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CCTV全国电视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三等奖或中南大赛区二等奖、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全国二等奖、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一等奖、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大奖。近四年来,本专业先后有44人次在校级“博文杯”、“挑战杯”、“明理杯”、“希贤杯”和“大创”等项目获得立项;有近65人次在《经济管理》、《统计与决策》、《经济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有近10人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近50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有近30人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工具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的优秀毕业生。他们能够在中外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人员素质管理、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近二年平均就业率为95.2%,在工商学院各个本科专业中名列前茅。
专业名称:管理科学 专业代码:1201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管理科学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现代化管理要求而设置的一个较新专业,该专业从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管理科学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突出专业学习上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互相渗透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针对经营管理实际问题开展系统分析并做出优化决策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以管理为核心,融通数学、经济、计算机应用、组织管理等知识的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该专业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专业拥有一支学缘结构优化、职称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他们都是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在这支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0%,且都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在教学方面,管理科学专业教师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改革和研究,教学效果获得学生好评;在科学研究方面,管理科学专业教师现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0项、其它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二、人才培养质量
管理科学专业坚持“小规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包括:(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除一般课堂理论教学外,管理科学专业积极采用实验教学、模拟演练、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管理科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研究特性和方法论特征,据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为计划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研究基础。(3)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由专业科老师提供学术指导。这些活动包括各级各类的企业决策模拟比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等。(4)坚持“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和“导师制度”。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班主任制度是本专业的优秀传统,这一制度旨在为学生提供师生沟通交流、深度认识专业的机会;导师制度则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和“全方位”的生活和学业指导。
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大学生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领域的活动中屡获佳绩。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以来,管理科学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校级和国家级立项累计8项、“挑战杯”和“博文杯”项目获奖10项、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4项,企业竞争模拟等国家级比赛获奖5项。管理科学专业每届毕业生中约有20%左右的学生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他们前往深造的高校包括: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管理科学专业近5年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2%(含攻读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管理咨询公司等。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管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专业名称: 英语 专业代码:0502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英语专业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依托学校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国家一级优势学科,以法律翻译和商务翻译为特色;本专业从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毕业生将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教学质量优良,学院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了《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基础英语》等四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本专业设有“语言与翻译”特色方向。语言与翻译方向主要特色课程有:英语口译、翻译概论、翻译文本研究、戏剧阅读、诗歌欣赏、影视与文化、普通语言学、现代英语结构、翻译语言研究等等。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专业教师全部研究生化,80%以上教师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专任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分布于英美文学、语言文化、翻译研究。近五年来专业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A&HCI和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专著、译著或编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26多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7项,省级研究项目23项、校级研究项目53项,科研经费达151万元。
国内英语文学研究多侧重于英美小说,而本院教师的研究还在英语戏剧、影视文学、英语诗歌、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成果丰富、独树一帜发表了系列论文,出版了多部著作,并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和国内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在国内外产生较好的影响。
师资与教学团队特别注重国际交流,已与纽约州立大学、麦考利大学等海外10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关系,常年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近年来多次举办了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港澳台两岸三地翻译工作坊,为师生拓展学术视野搭建了良好的国际交往的平台。
二、人才培养质量
英语专业面向21世纪,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相关语言文化知识,有从事语言文化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的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学院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系列讲座,并经常举办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在2012年“第四届海峡两岸英语口译大赛”暨“第四届湖北省高校英语口译邀请赛”上,赵乐同学荣获特等奖。10级硕士牟俊在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大陆区优胜奖。赵文佳、闫贝贝同学分别荣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我院莎士比亚戏剧社连续三年杀入决赛取得多项大奖,其中2012年一举获得“最佳导演奖”、“杰出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服装奖”、“最受观众欢迎奖”、“团体第三名”等六项大奖。 10级罗璐代表学校参加“今日中国画——湖北高校三人组论辩”获得冠军。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连年在9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的通过率一直保持在88.5%——98%之间(2013年全国平均40.2%)。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生,已有16届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7%以上。已毕业的学生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从事与外语外事、外贸外资、银行证券、涉外法律等相关的工作。许多学生保送或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名校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学生跨学科考入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点深造。更有较多毕业生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专业名称:金融数学 专业代码:020305T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金融数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是金融学下特设的本科专业之一,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将于2015年开始招生,计划首次招生40人。本专业结合学校的财经特色,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金融数学理论基础和应用,通过开设《微(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金融随机分析》、《随机过程》、《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原理》、《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在金融、保险和风险控制与精算等方面的应用,为学生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工作或在金融、经济方面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本专业特色与优势是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金融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托我校在经济学、金融学方面的优势,将数学基础类课程、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数学与金融学交叉课程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培养学生的金融数量分析与建模能力,打造兼具数理分析能力、金融建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
金融数学专业现有一只年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20位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其中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习经历的教师9人。在岗“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教师1人。近5年来,有7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立项,有9人获得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有4人获学校“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学校本科教学二等奖,1人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发表SCI、CSSCI期刊论文40余篇。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鼓励学生在做好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生主要学习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和金融基础,接受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同时学习一定的财会、经济与管理学知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金融与统计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经济、金融、保险与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社会需求预期与展望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就业去向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预期的就业方向包括:(1)本专业毕业生有30%——50%将出国深造或考取国内研究生;(2)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工作,在数量金融分析、量化投资、金融建模等方面一展所长,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具有较高技能的金融类人才在社会需求中将呈逐年增加趋势;(3)本专业也将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等,从事风险分析与控制、投融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税收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法语、经济学类(020101.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0205.国际商务)、日语、环境工程、哲学、经济与贸易类(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020402.贸易经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公共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劳动关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管理科学与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外语:英语英语、商务英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哲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4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5分,计算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1分,工商管理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日语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1分,公共管理类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1分,俄语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01分,财政学类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管理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9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