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329 |
| 校友会(综合) | 253 | 366 |
| 武书连 | 212 | 601 |
| 软科(医药) | 19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二段 | 577 | 66538 | 266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74 | 70074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14 | 139832 | 49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12 | 141581 | 49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8 | 13979 | 400 | 化学、生物(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1 | 15496 | 400 | 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5 | 16821 | 400 | 物理/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3 | 19533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19970 | 400 | 化/史/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6 | 21058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0 | 24592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1 | 24381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9 | 24823 | 400 | 化学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8 | 25024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4 | 25900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1 | 26536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1 | 28484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7 | 0 | - | 不限 |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按照国家政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专门设立资助经费专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出国(境)等发展性资助、爱心基金及各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等途径获得资助。多途径奖助学体系使资助育人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工科见长,经、管、文、理、艺多学科并驾齐驱、协调发展,培养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地处上海浦东金桥地区,占地面积近800亩。校园内流水潺潺,绿树成荫,四季花香,风景如画。
学校现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环境、管理、经济、外语、艺术等37个本科专业,以及颇具特色的30个高职专业,全面对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本科生约占73%,还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
“决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向社会的郑重承诺。为此,我们搭建了完善的奖、勤、贷、助、补、减、绿色通道等资助平台,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常设的帮困项目有助学贷款、困难学生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路费补助、拓展训练、“送温暖”等。学校还积极开拓帮困筹资渠道,与希望工程、慈善基金会、少数民族联合会合作,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并且,在资助中坚持“鱼渔兼授”的理念,个性化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为学生量身定制资助“套餐”,以奖勤贷补免导等方式有效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