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电机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综合 | 459/450(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综合 | -/456(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综合 | -/451(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综合 | 461/454(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综合 | 466/450(本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电机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综合 | -/595(平行录取一段) | -/573(平行录取二段) |
| 软件工程 | 2019 | 综合 | -/589(平行录取二段) | -/573(平行录取二段) |
| 软件工程 | 2018 | 综合 | -/588(平行录取一段) | -/566(平行录取二段) |
| 软件工程 | 2018 | 综合 | -/583(平行录取二段) | -/566(平行录取二段) |
| 软件工程 | 2017 | 综合 | -/578(平行录取一段) | -/551(平行录取二段) |
| 软件工程 | 2017 | 综合 | -/569(平行录取二段) | -/551(平行录取二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专业。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1 |
| 新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37 |
| 甘肃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57 |
| 贵州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7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临港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2 |
| 广西 | 计算机类(5000元/年,在临港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 安徽 | 计算机类(500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9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8 |
| 陕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5 |
| 云南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512 |
| 贵州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2 |
| 广西 | 软件工程(6325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3 |
| 安徽 | 软件工程(6325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0 |
| 江苏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明确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应用型本科内涵实质和行业大学属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职员工教育培训基地和体现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研发基地。
学校拥有临港、闵行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147亩,现有全日制硕、本、专科在校生12900余名。学校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现拥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35.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40.9%,“双师型”教师比例为42.9%。学校实行院(部)二级管理体制,下设14个二级教学机构,并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李斌技师学院。
学校致力于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企业一线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业,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是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聚焦教学核心环节,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2018年,学校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获批1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学科建设紧密围绕聚焦服务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管理学、经济学为两翼,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为支撑的“面向社会、服务行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学校建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0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长期紧贴先进制造业行业发展,致力于建设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大锻件制造技术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学校在长三角地区建有6个技术转移分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学校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先后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优胜奖等奖项和荣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与世界各地近14个国家(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16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交流。学校开设国际化课程30多门,招收27个国家的200多名留学生在学校学习、交流。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将致力于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筹建,并由上海中学、上海工业学校、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师生组建而成。学校初时校名为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先后历经了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
|
2011年上海电机学院秋季招生录取原则及加分政策
一、录取原则
全面贯彻教育部阳光工程要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体制,按考生德智体三方面公平、公开、公正,择优录取。
(一)、秋季高考录取规则(上海市):
1、对进档考生将按分数(含校内加分)高低排序,根据考生志愿情况进行录取,在同分情况下文科考生依次看语文、外语、数学、综合成绩;理科考生依次看数学、外语、语文、综合成绩。当考生所有专业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调剂录取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2、无专业级差,无加试要求。
(二)、秋季高考录取规则(外省市):
1、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挡的省市,投挡原则按当地招生录取文件执行。在同分情况下文科考生依次看语文、外语、数学成绩;理科考生依次看数学、外语、语文成绩。
2、对于非平行志愿投挡省市,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考虑其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以此类推,当考生所有专业都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调整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的考生将予以退档。投挡原则按当地招生录取文件执行。
3、无专业级差,无加试要求。
|
|
二、校内加分政策:
根据上海市教委有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及我校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我校决定对具备此素质的学生在招生专业录取中给予校内加分政策。
(一)、适用对象:参加上海秋季高考考生
1、 加分项目:国家级、市级、区(县)级的科技创新及发明创造类奖项。
2、 评分细则:高中阶段获得过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及发明创造类奖项者加10-20分;高中阶段获得过区(县)级科技创新及发明创造类奖项者加5-10分。
3、 说明:
1) 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由个人提出申请并出示相关证明,由我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在校园网上公示后实施。
2) 此政策加分将在我校进档线上予以加分。
3) 此政策加分与上海市统一加分项目不重复累加。
4) 受理时间截止2010年5月20日。
(二)、为鼓励各省(市)重点线上考生报考我校,经学校研究决定设立2011年本科招生“优秀新生奖学金”。
1、适用范围:第二批本科批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分数达到或超过生源省一本线的被我校录取并报到的考生;已全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则将第二批本科批次平行志愿第一次投档视为第一志愿。
2、奖励额度:优秀新生奖学金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民币,名额不限;另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新生奖学金获得者,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助学金,金额为2000-3000元/学年。
3、解释权归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建校68年来,学校几易其名、数易其址,代代浙水人始终不忘水利报国的初心,勇担培育大禹传人的使命,走过了不凡历程。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贺信中对我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批示和期望,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学校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实现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2017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2020年列为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全国高校仅3家),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既是全国文明单位又是全国文明校园的高校。学校各项事业步入蓬勃发展期。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风景游览胜地杭州,占地面积82.06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8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是求知问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288人,其中本科生10775人(含双高联合培养生597人)、专科生1489人、预科生24人;现有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4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3%,硕士以上教师占88%,拥有共享院士、国家杰青、外国专家、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和浙江高水平创新团队,并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模、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0余人。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研究机构,开设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5个,其中本科专业29个。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6个,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以水利水电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主线,对接水利和环境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升本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6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四大检索期刊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400余篇;获知识产权授权15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900余项,合同到款额1.7余亿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2019年以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平台实现从0到6的突破。
学校致力水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挖掘、研究和传承水文化为己任,致力打造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浙江水文化的教育传播高地。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拥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利科学家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水文化)、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重要平台,深入开展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构建了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育人体系,是全国较早系统开展水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40余项,出版水文化书籍十余部,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为浙江水利事业发展和文化大省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校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贡献中国治水智慧、治水方案;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乌克兰等10多个国家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与国外名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共建“浙水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表面工程研发中心”,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建立本硕联合培养项目。积极推动境外办学,筹建马来西亚“大禹丝路学院”。
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应用型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生在各类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大量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以“上手快、后劲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大批行业翘楚,不少已成为水利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骨干。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我校“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学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不忘初心谋发展,勇立潮头谱新篇。立足新时代,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学校的重要批示精神,抢抓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升级,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百年蓝图不懈奋进。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5年全日制招生专业学费标准
根据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浙价费﹝2015﹞240号)的有关规定,2015年各招生专业学费标准如下:
序号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专业所属学院 |
收费所属专业类别 |
学校执行学费标准(元/学年) |
1 |
(081101)水利水电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2 |
(082305)农业水利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3 |
(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4 |
(081001)土木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5 |
(081201)测绘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6 |
(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4 |
工学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7 |
(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4 |
工学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8 |
(08050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9 |
(120206)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 |
4 |
管理学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10 |
(08100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6325 |
11 |
(120105)工程造价 |
本科 |
4 |
管理学 |
建筑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12 |
(080902)软件工程 |
本科 |
4 |
工学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6325 |
13 |
(050262)商务英语 |
本科 |
4 |
文学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14 |
(52010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5 |
(560603)给排水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6 |
(560601)市政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7 |
(55030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8 |
(580202)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专科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19 |
(59020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0 |
(56040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1 |
(560501)建筑工程管理 |
专科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22 |
(560502)工程造价 |
专科 |
3 |
建筑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23 |
(570201)水利工程 |
专科 |
3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4 |
(57020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
专科 |
3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5 |
(520604)港口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6 |
(580103)数控技术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7 |
(580106)模具设计与制造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8 |
(580201)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29 |
(580403)汽车电子技术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30 |
(58040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专科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31 |
(590101)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源网站运行与维护)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2 |
(590108)软件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3 |
(590102)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4 |
(590222)数字媒体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5 |
(56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
专科 |
3 |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科 |
5500 |
|
36 |
(620405)电子商务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37 |
(620501)工商企业管理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38 |
(620505)物流管理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其他专业 |
4800 |
|
39 |
(520605)报关与国际货运 |
专科 |
3 |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
工科 |
5500 |
|
40 |
(590106)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新合作) |
专科 |
3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 |
15000 |
|
41 |
(620401)市场营销(中新合作) |
专科 |
3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中外合作办学 |
15000 |
附件2: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非全日制成人高等教育学费标准
序号 |
类别 |
层次(本科/ 高职/专科) |
修业 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专业所属 学院 |
收费所属专业类别 |
省定基准 学费标准 (元/学年) |
学校执行学费标准(按学年) |
备注 |
1 |
工科类 |
本科(专科) |
2.5 |
继续教育学院 |
工科 |
3000 |
3300 |
上浮 |
|
2 |
其他专业 |
本科(专科) |
2.5 |
继续教育学院 |
其他专业 |
2700 |
2970 |
上浮 |
备注:
1.我校总共2个招生类别,按规定学费标准可上浮10%:3000元/生.年上浮至3300元/生.年,2700元/生.年上浮至2970元/生.年。
2.以上标准从2015年秋季招收的新生开始执行。
录取规则
1、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和生源情况确定投档比例,原则上浙江省按1:1的比例进行投档,省外按100%-120%以内投档。
2、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
专业录取规则
(一)浙江省内考生,按浙江省新高考政策执行,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须满足该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二)浙江省外进档考生,根据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按考生专业志愿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投档,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投档,以此类推。当某考生所有专业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录取;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
若出现考生成绩并列时,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拟录取专业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
(三)无专业加试要求。
(四)内地新疆班、少数民族班考生的录取办法按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执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录取按照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该类选拔招生工作规定执行。
3、 报考我校2017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入围考生必须参加2017年浙江省普通类高考。录取安排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志愿填报纳入我省普通高校普通类提前录取院校统一填报。考生须在院校志愿栏的第一志愿栏填写我校志愿,填报的专业志愿须与本人参加综合测试的专业相一致,否则无效。具体办法详见《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7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4、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允许转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5、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中,思想政治品德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对体育、艺术特长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外语语种要求:英语。
商务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如生源不足时,则按英语单科成绩5分一档降分录取至额满。英语成绩按单科总分150分计,具体按各省普通高考实际英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8、学校录取新生的男女比例不限。
9、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因专业培养需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不适宜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的考生报考。
10、学校认同并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港口航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道路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地理信息科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软件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