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15 | 139416 |
| 2020 | 市政工程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16 | 137882 |
| 2020 | 工商企业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18 | 136569 |
| 2020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24 | 130180 |
| 2020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42 | 110247 |
| 202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42 | 110433 |
| 2020 | 工程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47 | 104574 |
| 202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0 | 101400 |
| 202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0 | 100990 |
| 2020 | 测绘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0 | 101574 |
| 2020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2 | 98716 |
| 20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3 | 97989 |
| 2020 | 车辆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3 | 97656 |
| 202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4 | 96821 |
| 2020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4 | 96940 |
| 2020 | 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7 | 93245 |
| 2020 | 工程造价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7 | 93231 |
| 2020 | 机器人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58 | 92577 |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0 | 90599 |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1 | 89512 |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1 | 89784 |
| 2020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4 | 85738 |
| 2020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69 | 80708 |
| 2020 | 农业水利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0 | 79489 |
| 2020 | 物流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1 | 78510 |
| 2020 | 国际商务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1 | 77928 |
| 2020 | 地理信息科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1 | 78301 |
| 2020 | 环境生态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1 | 78568 |
| 2020 | 商务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2 | 76930 |
| 202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3 | 76561 |
| 2020 | 金融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4 | 75399 |
| 2020 | 水利水电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5 | 74477 |
| 2020 | 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6 | 73410 |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三段 | 普通类 | 465 | 185626 |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95 | 16002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以及计算机、外 语、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强、素质高,敢于创新,善于合作,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 城建、农林、环保、国土等部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科研和管理 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学、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工程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学、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 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管 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地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外语、计算机、文献检 索、科研方法和科技写作等工具性知识,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素养和经济管理知识;
2.掌握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灾害评估与防治、水资源评价规 划与管理、水环境评价与保护的基本方法,掌握测量、制图等基本技能;
3.具有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决策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涉水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领域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8.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应用水文与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地质学(64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水力学(48学时)、水文地质学基础 (64学时)、水文学原理(32学时)、水文预报(32学时)、水环境保护(32学时)、水文统计(32学 时)、自然地理学概论(32学时)、气象学概论(32学时)、水资源利用(32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0学时)、测量学(48学时)、水力学(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 应用(40学时)、生态学概论(4学时)、水文学原理(64学时)、水文统计(64学时)、气象学(48学 时)、水文测验学(40学时)、地下水水文学(48学时)、河流动力学(32学时)、水环境化学(40学 时)、水利经济(32学时)、水文预报(48学时)、水文水利计算(64学时)、水资源利用(32学时)、 水环境保护(32学时)。
示例三:测量学(4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普通地质学(40学时)、气象气候学(32学 时)、水力学(40学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40学时)、水文统计(16学时)、普通水文地质学 (32学时)、水文学原理(56学时)、水环境化学(40学时)、环境土壤物理学(32学时)、专门水文 地质学(32学时)、地下水动力学(40学时)、水文测验(24学时)、水利经济(32学时)、地理信息 系统(32学时)、水文水利计算(40学时)、水资源评价(48学时)、水利工程概论(32学时)、灌溉 排水工程学(32学时)、水环境保护(48学时)、水资源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测量学、水利工程、水文测验、气象、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基 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习)、课程设计(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或 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文测验、水环境化学实验、水文地质基础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6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与检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电网相关的理论知识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 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 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 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 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 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 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原理、生态毒 理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经济学、生态监测与评价、流域生态工程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理生态学(40学时)、种群生态学(32学时)、群落生态 学(32学时)、生态系统生态学(32学时)、景观生态学(32学时)、遗传生态学(40学时)、植被生 态学(32学时)、生态工程学(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l学分):环境学(48学时)、生态学导论(32学时)、景观生态学 (48学时)、生态监测与评价(40学时)、生态工程学(48学时)、环境工程学(64学时)、保护生物 学(48学时)、产业生态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64学时)、普通生态学(80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8学时)、遥感导论(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园区 设计(48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生态工程(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理论课实验及野外实习、见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 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 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水利水电工程规 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的能力;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 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 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国家对于与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健全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规划、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 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环境学概论(36学时)、工程制图(91学时)、工程测量学(36学时)、工程水文学(54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5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3学时)、结构 力学(63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6学时)、土力学(45学时)、水力学(90学时)、工程材料 (45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63学时)、钢结构(36学时)、电工学(36学时)、工程经济学(36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36学时)、水工建筑物(63学时)、水电站(63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63学时)、工程项目管理(54学时)。
示例二:环境学概论(16学时)、工程制图(80学时)、工程测量学(32学时)、工程水文学(32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3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2学时)、土力学(56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24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32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8学时)、水工建筑物(64学时)、水电站(64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24学时)。
示例三:环境学概论(32学时)、工程制图(88学时)、工程测量学(40学时)、工程水文学(40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0学时)、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72学时)、土力学(64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40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0学时)、水工建筑物(88学时)、水电站(56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实验(大学物 理、大学化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水工建筑物实验、水 电站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21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市政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器人工程、给排水科学与

2021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国际商务(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00分)、人力资源管理、农业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国际商务(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

2021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金融工程、国际商务(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车辆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色盲考生不予录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融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2021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等10个专业。2021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

2021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招色盲考生)、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不招色盲考生)、土木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水利水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政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数控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报关与国际货运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80分,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0分,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7分,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7分,工商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9分,市政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3分,计算机应用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7分,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8分,市政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9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9分,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5分,市政工程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工商企业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8分,计算机应用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4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