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
| 金融学 | 金融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与贸易类 | 四年 | 本科 |
| 法学 | 法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商务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广播电视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物理学 | 物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四年 | 本科 |
| 建筑学 | 建筑类 | 五年 | 本科 |
| 风景园林 | 建筑类 | 四年 | 本科 |
| 城乡规划 | 建筑类 | 四年 | 本科 |
| 园林 | 林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护理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资产评估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 广播电视编导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美术学 | 美术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外语,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在外贸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可从事法官、律师以及其他行政管理等工作,能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制宣传、执法办案、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相关工作;在法律服务机构中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在公司、企业及其他组织内结合单位情况提出专业意见,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法律问题及时提出预防措施;为公司提供咨询和法律意见等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现代幼儿教育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在学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师资培训部门、各种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科研、康复、宣传、培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主要到幼教机构及幼儿园从事儿童教育教学(含早教、特教)、研究和管理;从事儿童教育产业开发、组织和运作,以及幼儿园经营、儿童教育指导、康复治疗、问题咨询、教育师资培训、玩教具开发、营养食品开发、传媒编创、教育网络建设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 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教育概论、中文、数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教学论、小学班队原理与实 践、现代教育技术、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较强的文学感悟与审美鉴评能力,以及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可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策划、文秘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党政机关从事文化宣传、文秘工作,在企业从事宣传、文案策划工作、在报社、杂志社从事宣传、写作、编辑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与熟练的商务技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外贸、翻译、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外资企业或外贸企业从事商务、翻译和管理等工作;在涉外酒店或旅游公司从事管理或导游工作;在政府机关的涉外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或商务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现代翻译工具应用,能在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外贸、翻译、导游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外事、外贸、旅游、翻译公司等从事翻译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 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 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 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与伦理知识;
3.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方法,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 论、现场报道与主持、节目策划等专业能力,熟悉的广播电视节目采制技术;
4.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 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使用传播新技术的能力,熟悉新媒体传播业务,了解世界广 播电视事业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熟悉文献检索、数据库应用等基本方法,掌握基础的调查统计 方法。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 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新闻 评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践教学、媒体实习等。
1.校内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1)独立的实验课程,围绕广播电视采制流程开设独立的训练课程;(2)课程设 计中的实践环节,即将理论讲授与作业训练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媒体实习
学生通过在媒体实习,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采访、拍摄(录制)、编辑、报道、合成等环节 的具体工作。实习分为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和高年级阶段的媒体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 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围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各环节,观照全媒体信息传播形态,开展多种以视音 频为主要表达形态的创作实验,包括视音频采集、数字摄影摄像、暗房技术、灯光处理、非线性编 辑、播音与主持、节目播控、节目形态与策划、多媒体制作、数字媒体实验等,引导学生更好地将先 进的新闻传播理念融入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心理咨询与康复机构、中小学、幼儿园等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潜能开发与培训、商业客户心理分析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业生产第一线及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与维护以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业中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三维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我院该专业就业形势好,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大多就业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具有电子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与维护的初步技能,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前景:该专业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和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通信、电子和信息行业中的嵌入式硬件电路的设计、单片机软件的开发、硬件测试、电子设备的销售等工作。本专业就业形势好,毕业生薪酬水准高,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感知技术、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的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协议开发工作,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物联网产业是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工程是我院重点培育专业,专业负责人付兵教授是荆州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带头人,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智能交通、医疗、农业、物流、电力等行业的系统集成与物联网设计与开发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能在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及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土木工程设计单位、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监理企业、市政工程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建设监理、市政工程及相关管理和技术等行业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 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 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 产的相互关系,并具备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 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具有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规划编制和管理能力、规划设计与创新能力、交往沟通与表达 能力;
3.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
核心知识领域:城乡与区域发展、城乡规划理论、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城乡规划 实施。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城市规划原理(1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136学时)、详细规划设计(136学时)、控 规与综合性城市设计(136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102学时)、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灾(68学 时),城市经济学(34学时)、城市社会学(34学时)、城市地理学(34学时)、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 (34学时)、中外城市建设史(64学时)、城市分析方法(3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4学时)、城市 规划管理与法规(34学时)。
示例二:经济地理学(54学时)、城市生态学(36学时)、美术与制图(54学时)、中外城市发 展与规划史(36学时)、建筑设计(72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54学时)、城 市社会学(36学时)、城市经济学(36学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72学时)、城市道路与 交通规划(54学时)、城市设计(72学时)、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36学时)、城市规划 系统工程学(36学时)、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72学时)、区域规划(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课程 设计(54学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54学时)、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36学时)、城市旅游与 游憩规划(54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54学时)、详细规划课程设计(72学时)、城市规划管理与 法规(3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基础(160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2学时)、建筑设计(304学时)、城市规 划概论与原理(96学时)、城市规划设计基础(128学时)、城市规划设计(296学时)、中外国建筑 史(48学时)、城市建设史(48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72学时)、城市规划调查研究(40学时)、 城市经济学(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48学时)、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32学时)、城市环 境与生态学(32学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48学时)、城市政策法规与管理(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城乡认识调查、城乡总体规划实践、城乡设计实践、规划管理实习、毕 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人居环境模型制作、城乡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城乡发展动态模拟实验、规划设 计成果数字化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繁育、养护及管理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城市景点规划、风景区规划、居住区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景观建筑、园林绿化、林业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风景园林教学科研机构、市政工程部门、旅游规划研究部门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植物栽培与利用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护理学与相关医学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护理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各级医院、保健中心、康复机构等从事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在卫生部门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在医学院校从事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工作。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互联网+会计”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管理及税务筹划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会计、出纳、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会计实务等工作;可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咨询、审计等工作;在国内外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进行专业深造。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营销”技术,在各种工业和商业组织从事市场研究与开发、营销与广告策划、商务谈判、销售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制造业、证券、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及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与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客户管理等工作。
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工业及商业领域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互联网+管理”技术,具备从事“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的基本技能,以及生产与投资项目经济性论证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考试能获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资格证、以及国际国内通行的助理项目管理师证书(CAMP)等专业相关证书。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管理咨询、培训行业、调研行业,以及工业和商业企业中的行政助理,生产调度,人力资源助理,营销专员等相应的管理与文书工作。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在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及利用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从事职工薪酬、人事调度、绩效考核、职工培训以及相关行政事务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资产评估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资产评估”技术,在资产评估与金融机构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及税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资产评估公司、房地产交易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资产管理与评估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电影及电视艺术剧作基本知识与理论修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评能力,能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剧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音响设计及文化产业管理、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影视公司、视频广告公司、广播电视及网络、平面媒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影视节目制作、活动主持与策划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 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 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能力结构要求上,应具备人文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 求实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历史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并具备独 立的判断能力,阐释美术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 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当代美术 的创作现状和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
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具有对于视觉文化发展前沿动态的把握能力;有广泛的 人文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在社会实践中,积极介入艺术展览活动,了解 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示方式以及展览的整体运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学生还要具有良 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 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 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应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 学、政治学、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通史、外国美术通史、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艺术 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画论、西方画论、美术评论与写作、博物馆学概论、艺术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属专业教育范畴的考察实习和属综合教 育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成。
考察实习教学至少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重要美术遗迹、遗址的参观考察;各地民族艺术、民 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考察;各种艺术机构和单位的社会实践、就业实习活动等多种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可结合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进行社会 调查等方式,接触社会实际,了解国情民情,锻炼和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专业实验:美术理论写作、美术批评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平面设计、创意和制作能力,书籍装帧、产品包装、电视网站广告设计能力,企业策划和广告文案撰写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广告专业公司、电视、网站、报社、杂志等宣传媒体从事广告设计、制作与策划及广告经营管理工作;各类传播媒介公司从事相关的出版与印刷的设计和策划工作。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开设园林、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广播电视编导、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商务英语、建筑学、临床医学、城乡规划、护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资产评估、英语、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法学、环境设计、

根据软科排名(荆州市高校)、校友会排名(荆州市高校)、高职排名(荆州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在校友会民办二类排名第84位,排在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前面的荆州市大学院校有长江大学等1所大学,排在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后面的荆州市

有。长江大学有本科专业!长江大学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荆州校区: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武汉校区: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111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长江大学开设的本科专业有:舞蹈学、学前教育、临床医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

有。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虽然是本科院校,但也有大专!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成立于2004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也有一些大专专业。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开设的大专专业有:商务英语、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小学语文教育、护理、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否211大学:非211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非211民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全国211大学有128所大学。湖北有7所211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否985大学:非985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非985民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全国985大学有48所大学。湖北有2所985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84名校友会(民办二类)学校简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性质:民办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民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湖北有44所民办大学: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学院、武昌职业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湖北恩施学院、武汉工商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武汉外语外事职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性质:民办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民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湖北有86所公办大学: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武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民办的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2004年,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郢都路27号,学校占地564亩。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民办普通本科大学(一)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21年招生批次1.(二)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20年招生批次1.

有。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有本科专业!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湖北省荆州市郢都路27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护理学、资产评估、学前教育、园林、风景园林、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临床医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