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成都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长江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21 | 理科 | 600/578(本科一批) | 549/534(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20 | 理科 | 608/589(本科一批) | 577/561(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 | 2020 | 理科 | 596/581(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7/561(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 2020 | 理科 | 588/588(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7/561(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9 | 理科 | -/590(本科一批) | -/574(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9 | 理科 | -/598(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4(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9 | 理科 | -/600(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4(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8 | 理科 | -/591(本科一批) | -/569(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7 | 理科 | -/553(本科一批) | -/530(本科一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成都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长江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 | 2020 | 理科 | 590/589(本科一批) | -/526(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9 | 理科 | -/569(本科一批) | 517/505(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8 | 理科 | -/578(本科一批) | -/512(本科一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2017 | 理科 | -/549(本科一批) | -/484(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资源勘查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 重庆 | 资源勘查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广西 | 资源勘查工程(4920元/年,色弱、色盲不录)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 广东 | 资源勘查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湖南 | 资源勘查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 河南 | 资源勘查工程(色弱、色盲不录。)(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 福建 | 资源勘查工程(色弱、色盲不录)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安徽 | 资源勘查工程(4920元/年;色盲、色弱考生不录)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5 |
| 江苏 | 资源勘查工程(在校本部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 黑龙江 | 资源勘查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9 |
| 吉林 | 资源勘查工程(色弱、色盲不录)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4 |
| 辽宁 | 资源勘查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8 |
| 山西 | 资源勘查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3 |
| 河北 | 资源勘查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获得成为石油地质工程师必须的基本工程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4 |
| 重庆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 广西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4500元/年,在武汉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7 |
| 湖南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6 |
| 河南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武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8 |
| 山东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4 |
| 江西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武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 安徽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4500元/年;武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8 |
| 浙江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7 |
| 江苏 | 资源勘查工程(武汉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6 |
| 吉林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武汉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6 |
| 辽宁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 山西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办学地点武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09 |
| 河北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 天津 | 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勘探、新能源、油气测录工程)(武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42 |
成都理工大学是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887亩,校舍建筑面积144.7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是读书治学的美好园地。
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创办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此后历经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学院的历史时期,2001年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建设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2001年成都理工大学组建之际,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2008年学校在512汶川地震中作出突出贡献,温家宝总理勉励“一定要把成都理工大学办好”。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有4个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学校先后入选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
回望过去,成都理工大学矢志报国,上下求索,风雨兼程,耕耘不辍,为社会培养了26万余名优秀人才,他们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和管理人才,其中有两院院士5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
成都理工大学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石油、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土木、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为特色,经管文法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成都理工大学有66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其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学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4门。
成都理工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388人,其中本科生30392人,研究生5996人。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1个产业发展研究院。另有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3608人,其中,有教授(级)442人,副教授(级)776人。截至2022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486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现有自然资源部、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和四川省的科技平台30个。学校参与了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学校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3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成都理工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攀科技创新高峰。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93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成都理工大学现与成都市在校内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藏世界知名“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等6万余件标本。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265.9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96个,电子图书262万册,电子期刊4.9万种。档案管理达到“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学校主办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6种,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种、CSCD收录期刊2种、科技核心4种。学校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等平台。
成都理工大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项目实施单位。现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前,成都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部、省、市、校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平台上,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力登攀,为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收费标准
学校执行四川省物价部门核定的学分制收费标准,各专业预收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的分专业招生计划。
就业质量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近三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学校连续7次获得了“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评“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获评“2018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近三年建立起超过10000家的用人单位信息库,针对2018届毕业生举办就业双选会78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2400余家,岗位供需比例超过1:4。
就业率
我校2018届本专科毕业生共计7743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3.81%。本科升学率17.19%。其中,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为14.58%,出国出境比例为2.62%。
我校毕业生出国(境)总人数291,本科毕业生186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体2.62%。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是英国(54.30%),其次是美国(9.68%)、日本(8.06%)和澳大利亚(5.38%)。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建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地理位置 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并建有武汉校区。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118亩,校舍建筑面积10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94亿元。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10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9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2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3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9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51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8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196人,专任教师2366人,外聘教师65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20人,副教授86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0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93人。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专家称号人选276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40名,硕士生导师11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8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17人。
学科专业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各类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农业、体育、工商管理、法律、护理、艺术、临床医学、风景园林、会计、兽医、社会工作、翻译、教育、生物与医药等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油气勘探、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油气智能装备4个“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设有10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教育学” “商务英语”“地质学”“网络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777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325人,来华留学生800余人。
学术平台 学校现有49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以及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1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5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8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项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4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项,并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获得零的突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6项。出版学术专著96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774篇。
教育教学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成《地震勘探原理》《探究癫痫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学虚拟实验》《生命长江》《高等数学A》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3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地震勘探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地球物理勘探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现代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作物生产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生命长江》课程教学团队、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油气钻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学交替实践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园艺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大学物理教学部、土木工程教研室、护理学专业教研室、石油地质教研室、测井信息工程教研室、基础医学部、有机化学课程组、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物流管理教研室、植物保护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湖北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并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文华奖学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40余种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快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近年来,研究生、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学校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10.24”长江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盟,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11个大学联盟,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捷克等国家的8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常年开展学生互派,学者互访和联合科研等交流合作。学校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共建毒理学联合实验室、与韩国首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共建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与埃及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及加拿大UBC大学太平洋地震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等共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高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CSC)资格,设有HSK(新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在校留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越南、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五大洲69个国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大学师生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践行“长大长新”校训,积极营造“求实、进取、创业、报国”优良校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将学校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完善的奖助学体系是激励学生奋发成才动力,也是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保障。学校设有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的50余种奖助学金,困难学生补助、勤工助学岗位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学生资助体系完善。2021年,学校奖助学金总额达8600余万元,有近39000人次获得奖励和资助,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119.35%。

长江大学体育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江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

长江大学学前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江大学教育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教育学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教

长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

长江大学社会工作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长江大学法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资源勘

长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资源勘查

长江大学金融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

长江大学经济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资源勘查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资源勘查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