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医科大学有本科专业!中国医科大学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中国医科大学开设的本科专业有:护理学、生物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眼视光医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药学、麻醉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红医班)、生物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临床药学、生物信息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精神医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法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等;
中国医科大学本科专业列表
| 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生物科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信息学 | 生物科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生物医学 | 基础医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麻醉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儿科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精神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临床医学类 | 八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红医班) | 临床医学类 | 五+三 | 本科 |
| 眼视光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医学影像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 临床医学类 | 八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 临床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口腔医学 | 口腔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预防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临床药学 | 药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 | 药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药学 | 药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法医学 | 法医学类 | 五年 | 本科 |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 护理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公共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创立于2003年,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 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医学基础理论、一定临床知识,又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并接受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训练的生物科学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机能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肿瘤生物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因检测技术与基因工程、模式生物与技术、生物医学科研方法、生物医学科研专题与进展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规定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综合医院及制药业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95%。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是由中国医科大学与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在英国名列前茅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联合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而设立的。本专业融合中英两国的优秀教育理念,采用“4+0”的模式,让学生在中国国内享受到世界前沿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当前医药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进行本科教育。本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及考核体系与英国女王大学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一致,并由女王大学的专任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完成全部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获得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颁发的理学学士学位证书,该证书与英国女王大学在英国本土所颁发的证书一致,并获得相关英国机构承认。同时,也将获得中国医科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流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实用人才。 主要课程:制药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药物合成与检测、药理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分析、工业生物技术、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生物途径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并评估合格,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修完本专业英方全部课程并通过评估,达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者,颁发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士学位文凭。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管理等工作。2018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65%。
生物科学类
生物信息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技
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能在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
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基础、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
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信息处理和技术研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生物学和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 4.具有运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药等实际问题的初
步能力; 5.熟悉生物信息学相关科技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计算机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生物信息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
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生物信息学(48学时)、序列与基因组分析(32学
时)、蛋白质组学(32学时)、系统生物学(32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
学时)等。 示例二: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与进化(56学时)、生物化学
(48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数据库原理(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Perl程序设计
(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数据结构(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学(理
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信息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因组学(40学
时)、蛋白质组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生物信息程序设计(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
24学时)等。 示例三:动物学(48学时)、植物学(5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生物化学(88学时)、遗
传学(64学时)、生物统计学(56学时)、UNIX/LINUX(48学时)、分子生物学(64学时)、数据库
技术(64学时)、基因工程(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信息及数据处理实践、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学数据库及实验、计算机网络
技术与应用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我校1995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成立精神卫生与医学心理学系,并于同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方向)本科生。在2018年公布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3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精神病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0名。 培养目标:在医疗卫生及相关领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心身疾病预防及干预、医患沟通指导、心理危机干预、医疗卫生系统人力资源、咨询服务等工作。培养学生在心理学、医疗卫生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心理学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课程、自然科学与外国语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与专业课。专业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神经生理心理学、咨询伦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精神病学、团体心理辅导、社区心理学、婚姻家庭治疗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院校、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卫生系统等机构从事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或可到国外院校攻读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工程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和辽宁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辽宁省生命科学(医药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单位。为适应社会需求,兼顾学生个性发展,设置三个培养方向:生物医学仪器方向、智能医学工程方向、生物医学材料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以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医工结合人才。其中生物医学仪器方向:以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为主要内容,为医疗器械和医学设备研发奠定基础。智能医学工程方向:结合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强医学与智能工程的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生物医学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为主要内容,为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奠定基础。生物医学材料方向:以诊断、治疗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生物医学材料为主要内容,为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应用奠定基础。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影像诊断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应用、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生物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生物医学传感器、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实践、定量生理学、数字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及系统、临床仪器标准化与管理等。
生物医学仪器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现代医学检验仪器、临床放射治疗设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电子仪器系统等。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Python程序设计、医学人工智能基础、数据结构、医学图像处理、数据库等。
生物医学材料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生物材料导论、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现代医学检验仪器、生物医用材料基础及应用、组织工程、药理学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规定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医疗设备监管部门、企业、医院从事研发、售前、售后、临床工程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64%,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
基础医学类
基础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为适应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培养基础医学研究高层次人才而开设。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基础科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集基础医学知识和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医学免疫学、药理学、机能学实验、医学科研方法、基因组生物学、发育生物与再生医学、神经生物学、肿瘤病理学、细胞信号转导、基因检测技术与基因工程、免疫分析技术与应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现代医药卫生领域从事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基础医学类
生物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为适应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发展需求的2021年新设专业。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生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
师资力量: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12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5人,28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教师队伍中有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中组部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以及国务院特贴专家4人,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3人。
获奖情况:学院承担了多个层次的教学任务,开设基础课程16门,其中《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为国家一流课程;近年先后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学院教师指导的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大赛和基础医学创新论坛一等奖3项。学院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青年基金项目)90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Cell Biology、Autophagy、Nucleic Acid 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著名杂志;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培养目标:秉承“厚基础、重实践、懂临床、悟前沿、求创新”办学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大发展潜能的生物医学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机能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肿瘤生物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因检测技术与基因工程、模式生物与技术、生物医学科研方法、生物医学科研专题与进展等。实习课程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生物学基础”为主,并开设法学课程。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规定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及健康产业(生物制剂、生物制药)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
临床医学类
麻醉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是同类学科中首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辽宁省学科提升计划一流特色学科。是国家级麻醉学专业住院医生培训基地、小儿麻醉专科培训基地。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麻醉学理论知识,熟悉临床各种麻醉程序,掌握临床麻醉基本操作,具有对常见手术麻醉处理、围麻醉期并发症防治和危重病症监测、判断、治疗的基本能力,以及急救和生命复苏基本能力的麻醉学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免疫防御与疾病、神经科学基础、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麻醉解剖学、麻醉药理学、麻醉生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症医学、疼痛治疗学。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掌握各种常见手术的临床麻醉技能,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方法,主要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麻醉学科、疼痛学科及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临床工作。近四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1.72%。
临床医学类
儿科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系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大儿科系之一。自建系以来,一直开展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本专业学科设置齐全,拥有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规模和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人文情怀、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儿科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初步达到儿科学毕业生基本要求,具备在儿科学学科领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潜能,为接受毕业后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免疫防御与疾病、神经科学基础、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全科医学概论、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发育儿科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儿科学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精神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精神卫生与医学心理学系成立于2004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方向)本科生。2016年开始招收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在2018年公布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3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精神病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0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病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能,具备较好的哲学和人文素质,能够成为具有较高专业和人文素养的精神科医师、心身科医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师、精神康复治疗师和社区全科医师。 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课程包括医学生成长导论、心理学概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基础、儿童精神病学和社区精神病学。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药院校、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医学心理中心及精神卫生康复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等工作,或可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应用心理学、精神病学博硕士研究生。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八年
专业概况: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是根据2014年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而设立的,于2015年开始招生。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指学生在五年的本科阶段,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不需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两段一体化培养,通过统筹安排本科、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的临床专业基本技能、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应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和个性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素养、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免疫防御与疾病、神经科学基础、药理学基本原理、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病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诊断学、全科医学概论、外科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等。 学制:八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完成临床实践培养相关要求、通过出科考核、阶段考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学校审核合格者准予毕业,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初步的科研能力、较好的发展潜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地、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可以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教学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红医班)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三
专业概况:2012年我校获批教育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原卫生部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顺应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推进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我校于同年开设了临床医学(实验班)。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传承我校独具的“红医精神”办学特色,造就德才兼备的红医学子,临床医学(实验班)于2018年更名为临床医学(红医班)。临床医学(红医班)依托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雄厚的办学实力,借鉴以哈佛模式为代表的国内外医学院校成功经验,全面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体系,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完成“本博”一体化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沟通技能、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标准接轨的,适应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医学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优良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健康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栋梁型、领导型人才素质及成长潜质。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免疫防御与疾病、神经科学基础、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全科医学概论、诊断学、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此外,本专业还将完成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所规定的相关课程,同时增加医学相关理工人文等学科课程。 学制:5年本科生阶段+3年研究生阶段。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完成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学习并通过考核,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颁发博士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Ph.D)。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及国内外大型临床中心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眼视光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隶属于临床医学, 致力于培养眼视光高端人才,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辽宁省高等学校唯一的眼科学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完整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眼视光医学的知识与技能,在眼科学和眼视光医学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从事现代眼科学和眼视光医学诊疗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临床医学导论、细胞化学与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免疫防御与疾病、神经科学基础、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卫生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临床基本技能、眼视光学理论及方法、眼视光应用光学、眼镜学、眼科学基础、临床眼科学、接触镜学、斜弱视学、双眼视觉学、低视力学、视觉神经生理学、屈光手术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医院、科研教育机构从事眼科学及视光学医疗、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医学影像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设立于1989年,并于同年开始本科生招生。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各一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医学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能力、介入操作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学基础、医学影像物理学、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成像技术学、放射技术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大型综合性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从事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2.63%。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八年
专业概况: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是根据2014年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而设立的,于2015年开始招生。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指学生在五年的本科阶段,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不需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两段一体化培养,通过统筹安排本科、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的临床专业基本技能、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应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和个性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素养、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免疫防御与疾病、神经科学基础、药理学基本原理、系统病理生理学、基础病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诊断学、全科医学概论、外科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等。 学制:八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完成临床实践培养相关要求、通过出科考核、阶段考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学校审核合格者准予毕业,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初步的科研能力、较好的发展潜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地、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可以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教学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设立于学校创办之初的1931年11月,1950年3月起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为五年,逐步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是辽宁省示范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88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2015年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停招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开始招收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2012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学生,该项目被列入国家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在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全部获得优秀的成绩。2011年12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学校两所直属临床学院在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位列前三十名,有七个专科位列全国最佳专科前十名。本专业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三十八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专业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坚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毕业后从事安全有效医疗实践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临床医学导论、人体形态科学、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科学、药理学基本原理、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学制五年。学生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达到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标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各级医院、高等医学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等。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始建于1948年,是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014年12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口腔类别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八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系统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口腔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初级口腔临床研究能力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口腔医疗实践,以及口腔医学相关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神经科学、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规定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高等医学院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1.7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由1952年全国首次设立的公共卫生专业转设,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国家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辽宁省预防医学紧缺本科人才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公共卫生事业需要,具备基础与临床医学基本知识,预防医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求是精神,具有较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健康促进等领域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皮肤性病学、健康教育学、卫生化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社会医学、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统计学软件应用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国家卫生机关、卫生监督和检验检疫部门、生物制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安全评价以及卫生保健和生物医学研究等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9.20%。
药学类
临床药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我校于2002年开始招收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本科生,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本专业是辽宁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中一直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和药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医药结合专业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从事临床药学技术、合理用药、药物评价(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临床药理研究、临床药品管理、药物研究与开发、药品检验、药品营销、药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概论、生物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新药研究与开发、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方法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从事临床药学相关工作。近四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4.04%。
药学类
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是由中国医科大学与药学专业在英国名列前茅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联合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而设立的。本专业融合中英两国的优秀教育理念,采用“4+0”的模式,让学生在中国国内享受到世界前沿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当前医药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进行本科教育。本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及考核体系与英国女王大学药物制剂专业一致,并由女王大学的专任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完成全部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获得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颁发的理学学士学位证书,该证书与英国女王大学在英国本土所颁发的证书一致,并获得相关英国机构承认。同时,也将获得中国医科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扎实的药物制剂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国际化医药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工业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合成与检测、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药物设计学、大分子和小分子的高级传递系统、药物质量保证与管理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并评估合格,并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修完本专业英方全部课程并通过评估,达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者,颁发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士学位文凭。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生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研发、生产、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生产管理、质量认证与注册申请等方面工作。2018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00%。
药学类
药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法医学类
法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1979年开始本科招生,是我国首批招收本科生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首批法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本专业是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本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公共安全、文化科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备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系统的法医学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及相关工作基本能力的法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科学、细胞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法医学概论、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理学、法医鉴定学、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物分析学、刑事侦查技术、法医法学、法医精神病学等。 学制:五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近五年平均就业率为93.75%。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公安、检察、司法鉴定机构等部门从事法医学鉴定工作,以及法院、保险公司等从事司法鉴定相关工作;经继续深造后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促进病、伤、残者身心及社会功能康复的现代新兴治疗学科,于2013年开始招生。是国家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基地、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康复医学中心所在地和辽宁省卫健委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信的、有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拥有医学人文精神和敬业的专业态度,致力于教导患者、公众和下一代的专业人员了解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矫形等康复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专业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功能解剖学、人体运动学、运动发育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物理治疗从业基础(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学、物理因子治疗临床科学与实践(理疗学)、成人神经障碍的物理治疗管理(运动疗法学)、作业治疗学基础 (临床作业疗法学)、语言治疗学、传统康复医学(传统康复治疗学)、临床神经科学(神经康复学)、骨骼肌肉系统物理治疗临床科学与实践(肌肉骨骼康复学)、内外科疾患康复学、康复工程学、康复心理学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2018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0%。
医学技术类
医学检验技术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创建于2003年,其前身为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医学学位)。2012年9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2016年获批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本专业依托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中心,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2019年获批成为我国唯一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学、医学遗传学、内科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及现代检验技术、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临床实验室、血库等科室和医学相关研究单位工作。2018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45%。
医学技术类
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本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医学影像学而设立,于2014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是辽宁省应用转型试点专业、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各一门。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医学影像物理学、电工学、医学电子学、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医学影像物理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影像诊断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核医学技术、放射物理与防护、放射治疗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医疗、设计、生产、销售等相关工作。2018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00%。
护理学类
护理学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中国医科大学护理系始建于1985年,并于当年开始本科生招生。是全国较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东北三省最早成立的护理系。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潜能,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护理岗位的综合型、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基础、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社区护理学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等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及社区卫生保健等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2.4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概况:本专业于1987年开始招生。其前身为医学图书情报学专业,1994年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我国最早创办医学图书情报学专业四所院校之一。本专业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生物医学知识、数理基础及计算机科学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掌握医疗健康数据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利用的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数据收集、存贮、组织、分析和挖掘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信息管理基础、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运筹学、数据分析、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生物医学文献与网络资源、生物信息学、病案信息管理、医学编辑学、信息分析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医学英文文献精读与写作、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VB.NET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等。 学制:四年。 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选修课程修满所要求学分,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国家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药公司、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各种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工作。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10%。
公共管理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
中国医科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适应健康模式转变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具备医学、管理学、信息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企业、健康产业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卫生行政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健康状态与风险评估,健康干预方法,健康大数据分析,公共营养,健康心理学,健康服务与营销、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检测实务、环境治理实务等、人体结构与机能、健康评估(技术)、健康管理、职场压力管理实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