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4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工业设计(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植物保护、机械电子工程、动物科学、工程力学、农村区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种子科学与工程、水利类(包括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土地资源管理、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2个专业,第4学期分专业培养)、农学、地理信息科学、社会学、园林(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园艺、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4个专业,第4学期分专业培养)、动物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2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类(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工程2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草业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2个专业。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一、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2017)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591 | 4558 | 455 |
二、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计划(2017)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 - | 1 |
| 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2 |
| 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2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3 |
| 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2个专业,第4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2 |
| 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2 |
| 水利类(包括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4 |
| 农业工程类(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工程2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2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4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3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4个专业,第4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6 |
|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3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养) | - | 2 |
| 社会学 | - | 1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1 |
| 地理信息科学 | - | 1 |
| 工程力学 | - | 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2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2 |
| 工业设计(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 - | 1 |
| 车辆工程 | - | 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1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 |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 | 2 |
| 农学 | - | 2 |
| 园艺 | - | 3 |
| 植物保护 | - | 4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 | 1 |
| 动物科学 | - | 4 |
| 动物医学 | - | 3 |
| 园林(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 - | 1 |
| 草业科学 | - | 1 |
| 农村区域发展 | - | 1 |
| 土地资源管理 | - | 1 |
三、中国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各专业分数线(2017)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社会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4558 |
| 动物医学 | 592 | 4453 |
| 农学 | 592 | 4453 |
| 动物科学 | 593 | 4338 |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593 | 4338 |
| 园艺 | 593 | 4338 |
| 植物保护 | 593 | 4338 |
| 农村区域发展 | 593 | 4338 |
| 草业科学 | 594 | 4220 |
| 土地资源管理 | 595 | 4104 |
| 地理信息科学 | 595 | 4104 |
| 水利类(包括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 | 595 | 410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97 | 3914 |
| 车辆工程 | 597 | 3914 |
| 农业工程类(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工程2个 | 597 | 3914 |
| 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2个专业,第3学期分专业培 | 598 | 3832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 | 598 | 3832 |
| 工程力学 | 599 | 3735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599 | 373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00 | 3636 |
| 机械电子工程 | 600 | 3636 |
| 工业设计(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 600 | 3636 |
| 园林(考生宜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 601 | 352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 | 601 | 352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03 | 3318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03 | 3318 |
| 生物科学类(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2个专业,第4学期 | 606 | 3072 |
|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3个专业 | 606 | 3072 |
| 电子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3个 | 607 | 2988 |
| 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 | 610 | 2730 |
|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 615 | 2317 |
| 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 | 618 | 2113 |
四、部分专业介绍
公共管理类
土地资源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专业前景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和投资领域,乃至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行政管理人才。在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过程中,该专业学生具有明显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技术专长,以及利用计算机和GIS技术的专业特长。
主干课程 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不动产估价、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毕业去向一般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设和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各类地价评估、信息咨询、土地登记代理等机构和有关科研教学机构等。
深造情况 本院拥有“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每年约有20%?30%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约有10%左右的学生出国留学。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专业前景 发展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为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退化、贫困、机会不公平等传统学科无法独立应对的难题,所形成的多视角、宏微观结合、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和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研究、实践与政策制定。农村区域发展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应用和本土化,已经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在我国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城镇化、扶贫、西部大开发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公民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与政治的统筹发展,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农村发展管理的综合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掌握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在宏观以及社区层次从事发展设计、规划和监测评估、组织发育与管理的能力,成为从事农村发展研究和管理与实践的中高级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导师指导等三部分。其中课程体系由发展理论、发展研究方法、发展实践与项目管理等三大板块构成。此外,本科生在一、二年级还要学习农业与农村相关专业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除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法外,还采用参与式和案例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则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发展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年级以后的导师指导则具体、个别地帮助学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优势,加速成才的过程。
主干课程 发展导论、发展研究方法、现代发展规划与项目管理、传播与沟通、现代培训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与知识系统发展导论、推广理论与方法、农村发展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区域发展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策研究与制定机构、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管理机构、国内与国际发展项目管理及协调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以及企业,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农村发展与管理、区域经济学、社会学三个硕士授予点,并可继续报考农村发展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在法学等方向进一步深造。每年考研比例20-30%。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前景 本专业是以机械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与强大,一个没有制造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振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将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受到较强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掌握机械设计、产品加工过程及其机电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科技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 在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以机械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作为三条培养主线,掌握CAD/CAPP/CAM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择业能力及较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材料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机械装备设计、机械产品三维造型等。
所授学位 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技术开发、机电产品的设计与规划,也可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企业的管理、机电产品的营销贸易等工作。
深造情况 本院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等硕士点,及车辆工程等相近学科博士点。本专业每年约有20%——30%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紧密围绕畜牧产业的重大需求与科学发展前沿,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畜牧行业管理与科技创新的一流人才以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一流的师资和科研平台。在大学三年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选择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从事科学探索或到一流的大型企业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与管理实践。通过学习学生将成长为一流的行业与企业管理人才或动物科学研究的精英人才。
主干课程 动物组织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饲料安全与质量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畜牧业经济管理。
未来发展 当前我国和世界畜牧业正处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物技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急需大批专门人才从事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以及产品贸易等工作。此外,随着基因编辑、动物克隆、动物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日益成熟,以畜禽生物反应器开展大规模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动物生物技术新兴产业正在全球快速崛起,这是未来本专业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方向。
本科生就业单位 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高达60%以上,就业的同学主要在国家及省市畜牧行政管理机构、畜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2016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毕业总人数90人,其中:国内读研人数44人,境外深造人数14人,就业人数31人,其它1人。
植物生产类
植物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植物保护专业
专业前景 植物保护专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可持续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方面迫切需要植物保护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学等高科技领域也需要此类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通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与植检三个方向,学生既具有植物保护及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方向深入钻研,既能掌握传统农业科学的精华,又能紧跟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高新科技的步伐。
主干课程 除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外,专业主干课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植保技术等。另外设有25门专业选修课。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央、省、市级植保科研机构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各级植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从事病虫检测和防治,对外、对内植物检疫等工作,并可以担任大中型农场、林场、植物园、科技园区、园林部门及各级植保站的技术、经营和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植物检疫与生态健康三个硕士、博士授权点。
其他情况 本学科的植物病理与昆虫学科点是全国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11工程建设学科点及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有分子植物病理学与害虫生物防治两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两个211工程重点实验室,有1位工程院院士及1位“长江”学者,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该学科点在全国排名第一。
植物生产类
园艺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园艺专业
专业前景 园艺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蔬菜、花卉的育种、栽培、生理等的学科。由于园艺产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相比,更具有劳动、技术以及资金密集的特点,无论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满足近期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园艺产业都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育种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园艺作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现代化温室产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培养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园艺专业的特点,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
主干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作物育种、园艺作物栽培、园艺作物组织培养、园艺作物营养、设施园艺、园艺产品保鲜与加工、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等。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科研教学、相关企业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
深造情况 本院设有园艺一级学科博士点,可招收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其他情况 果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植物生产类
农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学专业
专业前景 农学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学科,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农作物生产、育种、栽培与耕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培养特色 本专业基础理论宽厚,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就业领域和行业广泛,既可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本专业设作物学、植物遗传育种两个专业方向。
主干课程 植物生理生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农业经济管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等。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全国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有20%-25%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或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其他情况 本院设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两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一个北京市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