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传播学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8 | 4415 | (01) | 不限 |
| 2020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2 | 4589 | (01) | 不限 | |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4 | 3835 | |||
| 文科 | 622 | 977 | ||||||
| 2018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2 | 995 |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0 | 2083 | |||
| 文科 | 620 | 901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只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咨询国际学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综合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3 | 7612 | (05) | 不限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2020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7 | 8094 | (06) | 不限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国内每年7.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010-62737792/3/4,http://icb.cau.edu.cn)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5576 | ||
| 文科 | 607 | 162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 跨国际、跨文化、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 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媒体融合 的发展趋势与运作机制。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 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运 用外语和计算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3.接受公共传播和社会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 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公共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公共传 播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 能力;
5.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学会电脑操作与统计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在现代传播媒体和其他公共传播部门从事较强的 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融合概论、 传播学研究方法、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政治传播、公共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修 辞、说服与传播运作设计、传播统计软件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 公关实习。实习可分为一次或两次,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多媒体制作、公共关系操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5300元,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3 |
| 四川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包含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3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645 | ||||
| 海南 | 文科试验班类(包含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元培)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841 |
| 广西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5300元/年,包含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87 |
| 新闻传播学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666 | ||||
| 广东 | 文科试验班类(非定向)(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060103.考古学+0601.历史学类+0101.哲学类+0303.社会学类+030101.法学+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503.新闻传播学类+0201.经济学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办学地点:校本部)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8 |
| 新闻传播学类(非定向)(050301.新闻学+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5.编辑出版学)(办学地点:校本部) | 664 | ||||
| 河南 | 新闻传播学类(校本部)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2 |
| 江西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2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661 | ||||
| 福建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8 |
| 安徽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5300元/年;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75 |
| 新闻传播学类(5000元/年;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674 | ||||
| 江苏 | 新闻传播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7 |
| 历史类 | 639 | ||||
| 上海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方向。含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3 |
| 黑龙江 | 文科试验班类(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元培)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63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657 | ||||
| 吉林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6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644 | ||||
| 辽宁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0 |
| 内蒙古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0 |
| 山西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55 |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包含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 | 655 | ||||
| 天津 | 文科试验班类(元培)(中国语言文学类、考古学、历史学类、哲学类、社会学类、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716 |
统招报考专业大类名称: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系统的专业知识,适应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在国际影视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等媒体部门从事新闻采编、广告制作、新闻传播事业管理、信息发布收集及营销等工作的国际化高级复合型人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传播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8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只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咨询国际学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03 | |||
| 四川 | 传播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 | 587 | ||||
| 重庆 | 传播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
| 广西 | 传播学(5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中外合作办学 | 570 | ||
| 广东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办学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费国内每年88000至100000元;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 湖南 | 传播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 历史类 | 613 | ||||
| 河南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7 |
| 传播学 | 文科 | 普通类 | 635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5 | |||
| 山东 | 传播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2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93 | |||
| 江西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8 |
| 福建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元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向国际学院咨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5 |
| 安徽 | 传播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8.8万~10万元/年,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23 | |||
| 浙江 | 传播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9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642 | ||||
| 江苏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习期间学费每年8.8万元至10万元)(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3 |
| 辽宁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20 |
| 传播学 | 历史类 | 普通类 | 631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9 | |||
| 内蒙古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33 |
| 传播学 | 文科 | 普通类 | 597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0 | |||
| 山西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60 |
| 传播学 | 文科 | 普通类 | 603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6 | |||
| 河北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6 |
| 历史类 | 605 | ||||
| 天津 | 传播学(海淀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63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海淀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47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传播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8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只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咨询国际学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03 | |||
| 四川 | 传播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 | 587 | ||||
| 重庆 | 传播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
| 广西 | 传播学(5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中外合作办学 | 570 | ||
| 广东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办学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费国内每年88000至100000元;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 湖南 | 传播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2 |
| 历史类 | 613 | ||||
| 河南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07 |
| 传播学 | 文科 | 普通类 | 635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5 | |||
| 山东 | 传播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2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93 | |||
| 江西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8 |
| 福建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元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向国际学院咨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5 |
| 安徽 | 传播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8.8万~10万元/年,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23 | |||
| 浙江 | 传播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9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642 | ||||
| 江苏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习期间学费每年8.8万元至10万元)(中外合作办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3 |
| 辽宁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620 |
| 传播学 | 历史类 | 普通类 | 631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9 | |||
| 内蒙古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33 |
| 传播学 | 文科 | 普通类 | 597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0 | |||
| 山西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60 |
| 传播学 | 文科 | 普通类 | 603 |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6 | |||
| 河北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6 |
| 历史类 | 605 | ||||
| 天津 | 传播学(海淀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63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至10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海淀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47 |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校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
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学校及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九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详情访问,档案与校史馆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通过自主审核增设了“营养与健康”“土地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3个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9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发展规划处 详情访问,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7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73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988人。专任研究生导师158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20人、硕士生导师562人。聘期内兼职研究生第一导师20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4人、硕士生导师131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1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6个本科专业,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3483名,第二学士学位学生511名;全日制研究生12134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26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279名;非全日制在籍研究生829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41名。
详情访问,人事处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通专平衡、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厚植“三农”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下,学校牵头成立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引领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大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牵头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成为农科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者。农学专业率先通过国家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植物保护、园艺两个专业率先通过中俄联合认证;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六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3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4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3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此外,拥有1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是获批专业数最多的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获批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学校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拥有生物学、化学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1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和15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2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项、先进集体1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15项。强化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近五年来,在各类创新项目支持下,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338篇,参与申请获批专利127项、软件著作权1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965项。30多支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学校获评教育部“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学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12358行动方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21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录取硕士研究生招生3419人,博士研究生1070人。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截至2021年12月,累计建有混合课程、全英文课程、案例课程、课程思政、前沿交叉课程等特色课程共435门。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实现专项制招生和培养,2021年全校共设置11个大类、58个专项,“实践-理论-实践”的三段式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建有国家级基地2个、校院基地共330个、重点建设校级优秀基地10个、研究生公共教学开放实验平台重点建设项目5个。推进专业学位双导师制,聘请兼职第二导师1141人。强化案例教学,20个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科教融合、产教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我校研究生教育成果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奖”13项。研究生在各类竞赛中斩获佳绩: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二等件15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6项。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总计有2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开设“学位+”项目、研究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组织好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搭建平台。学校已培养了13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1年,学校本科毕业生2811人,硕士毕业生1945人,博士毕业生810人。
本科生院详情访问,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28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8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其中主报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96项。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的总引用量保持在全球前千分之一,农业科学总引用量保持全球前万分之一。社会服务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引领带动的工作思路,探索科技服务地方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学校已与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百余个地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全国27个省建设综合实验站27个、产业研究院3个、教授工作站131个,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实施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学校的专利成果和实用技术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学校开展面向新型农场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基层农业干部、基层技术人员、职业农民、创业者、跨界投资者等开展理论政策、素质提升、能力建设、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达到5.5万人次/年,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技推广和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开展。
社会服务处详情访问,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显著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学校与亚、非、拉、欧、美各洲52个国家和地区的242所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巴西圣保罗大学成立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并在联盟机制下建立了近20个教育和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与康奈尔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我国全面引进的第一批常春藤院校本科学历项目;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设的中荷奶业中心是全面服务国家奶业产业国际合作的平台。学校面向国际前沿,建设高端智库和跨学科合作平台,成立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启动了国家级农业科研创新和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工作中,组织国内40所、国外35所农林院校联合成立了“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依托联盟建设了11个“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心。学校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重要组织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政策对话、智库研究和国际发展项目等合作。学校长期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一批友好院校开展内容丰富的本科、硕士、博士联合培养,学术竞赛,夏令营等各类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项目,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东京农业大学、坦桑尼亚苏库因大学等。
详情访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权益服务、引领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规范有序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学校现有学生社团79家,包含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类等多种类型。国旗班曾获北京高校国旗仪仗队检阅式比赛一等奖;国际交流协会曾获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二等奖;向日葵爱心社、绿脉环保协会曾被评为“榜样100”全国最佳大学生社团;峰云社人文科考队、向日葵爱心社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大学生团队”。学校持续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3000余名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200余项荣誉称号。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热情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将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担当精神与奉献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冬奥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曾获得北京市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先进集体、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等上级表彰。学校现有百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可供学生进行自主菜单化选择,覆盖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等多个领域,“青春悦动温馨家园”项目和“服务三农育英才•志愿人生第一课”项目分别在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学校体育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达标管理、四年一贯”为指导思想,立足“教会、勤练、常赛”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体能课+专项基础课+体育俱乐部课”三层次课程体系,创新建立“理论+专项实践+身体综合测试+课堂思政+课外体育活动”五位一体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身体综合测试一票否决”的制度,从目标、机制、路径上做到有效保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课内外体育活动全面开花,成绩斐然。学校橄榄球队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10年,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曾夺得广州亚运会银牌;2017年,学校男子橄榄球队蝉联全国七人制大学生橄榄球锦标赛五连冠;2018-2021年,连续4年夺得首都高等学校春季触式橄榄球比赛甲组冠军。学校足球队在2017年,获得“特步”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全国总决赛亚军。田径队近年来也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北京高校运动会中多次获得单项冠亚军。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学校有七个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弦乐团和音乐剧团。各艺术团在近几年的大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2017年共获得7项奖励,受国家委派由校民乐团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了希腊国际音乐节。在2018年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中,合唱团、民乐团荣获两项金奖,弦乐团、管乐团荣获三项银奖。学校合唱团和管乐团连续多届通过了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评估验收。2019年,原创话剧《稼穑之歌》在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中脱颖而出,斩获了本届大戏节唯一最高奖项——“金刺猬”奖。
体育教学部详情访问,校团委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学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三农”人才,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己任,保持农业优势学科,发展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朝着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团结、朴实、求是、创新”是学校百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厚重校风,毕业生睿智、博学、务实、稳重的特质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学校始终心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十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三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曾莅临学校考察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就业工作广受好评
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中荣获“2金1银5铜”
近三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5项,获奖数量逐年增加。
“北京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首批北京市示范性创业中心”
“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
“中国年度最佳高校—就业最受欢迎奖”
“中国年度最佳高校—数字化就业创新奖”
“北京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评选最佳组织奖”
“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优秀组织奖”
就业去向
学校每年本科毕业生2800余人,其中约28%的毕业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本科生深造率在60%左右。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赴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通过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项选拔加入选调生行列的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5%左右。
职业辅导
学校积极构建“专业化教学”“多元化培训”以及“个性化咨询”的“三位一体”学生职业辅导体系,其中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和《大学生求职技能》就业创业指导选修课为主渠道,以在线职业测评和线上直播课程、就业实习以及丰富多彩的职业指导活动为第二课堂,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求职技能、就业信心和求职成功率。
校园招聘
学校长期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及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全国知名的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的人才合作关系;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
学校每年接待企事业单位3100余家,举办线上线下校园招聘会600余场,吸引12000家单位参会,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外招聘会3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约为30:1。

中国农业大学法学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传播学(中外合

中国农业大学法学和传播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传播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传播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传播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传播学录取分数线(北京)综合年份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国际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和传播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和传播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传播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专业介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传播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传播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传播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传播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传播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和传播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传播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传播学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传播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传播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传播学录取分数线(北

中国农业大学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兽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兽医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中兽医学就业前景,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中兽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传播

中国农业大学传播学和中兽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传播学和中兽医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传播学就业前景和中兽医学就业前景,传播学专业介绍和中兽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传播学和中兽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传播学和中兽医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