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9 07:48:06 解决时间:2022-08-08 14:00

满意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为河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2,最低位次是9070、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2,最低位次是1414、辽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6,最低位次是7186、辽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5,最低位次是1333、福建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7,最低位次是10569、福建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2,最低位次是1765、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2,最低位次是27867、湖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5,最低位次是10385、湖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6,最低位次是2054、重庆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8,最低位次是12238、重庆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0,最低位次是1661。
一、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1.2021年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物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河北本科批-6129070
历史类公共事业管理河北本科批-6121414
物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辽宁本科批-6167186
历史类公共事业管理辽宁本科批-6151333
物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福建本科批59959710569
历史类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福建本科批5965921765
综合公共事业管理山东普通类一段-58227867
物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湖南本科批-60510385
历史类公共事业管理湖南本科批-5962054
物理类公共事业管理重庆本科批-60812238
历史类公共事业管理重庆本科批-6101661
2.2020年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综合公共事业管理山东普通类一段-59133812
3.2019年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文科公共事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767497
4.2018年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文科公共事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897944
5.2017年公共事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文科公共事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619328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公共管理专业
专业前景 目前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总体学历层次偏低,受过系统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很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建立起一个高效、协调、规范的公共政策管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及长远的战略目标。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过去由政府包下来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也将转由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完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这些部门的职能会日益增强,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数量要求会更高。这一发展趋势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空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公共政策和计算机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机构和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政策分析人士和各级职员等。
培养特色 掌握宽泛的现代公共管理知识与熟练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熟悉政府机关及公共事业部门的各项管理事务,对日益发展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驾轻就熟,能在未来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干课程 行政管理学、现代政治学、公共财政学、统计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与应用软件、公共项目分析与管理、公共政策概论、经济学、应用文写作、社会学、市政与城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人事与教育培训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综合办公部门、咨询服务部门、社会有关管理咨询机构、教学单位与研究机构等
深造情况 本学院设有国际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六个硕士授权点和农业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授权点,每年约有30%左右的本科生继续深造。
三、中国农业大学
29
软科(综合)
28
校友会(综合)
35
武书连
37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7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73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988人。研究生导师158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20人、硕士生导师562人。

困难生资助办法

绿色通道  

在入学报到期间设立“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办理缓缴学费手续,保障新生顺利入学。2021 年,我校为 232 名新生办理了缓缴学费,并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发放价值 28 万余元的物资补助,确保学生顺利入学并尽快融入大学新生活。

奖学金  

奖学金包括国家拨款类奖学金、学校出资类奖学金和社会捐赠类奖学金,旨在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1 年,校、院共评选奖学金 70 项,获奖学生 5718 人次,奖励金额 1479 万元。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办理贷款,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财政补贴,不需要学生本人担负利息。2021 年,我校共有 2140 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1986万元。

助学金  

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2021-2022 学年,校、院共评选助学金 17项,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115 人次,发放助学金 849 万元。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分为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酬金标准为25元/小时。2021年,我校参与勤工助学本科学生近3000人次,发放勤工助学酬金434万元。

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  

学校对遭遇突发情况、特殊事件等需要资助的学生给予临时困难补助,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并设有冬衣补助、返乡补助等多项补助。2021年,我校减免学费与各类补助金额共计186万元,受益学生达5780人次。




加分政策

对于符合国家政策享受加分、降分的考生,我校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的全国性加、降分投档政策。最大加分不得超过20分,按照投档成绩进行录取和专业安排。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的各类招生项目。




奖学金设置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坚持“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相结合、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建立健全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四位一体”资助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励志成才。精准实施保障型资助,综合施用奖助贷勤补免偿等经济资助手段,奖优助困齐头并进,实现应助尽助、应奖则奖。

绿色通道  

在入学报到期间设立“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办理缓缴学费手续,保障新生顺利入学。2021 年,我校为 232 名新生办理了缓缴学费,并向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发放价值 28 万余元的物资补助,确保学生顺利入学并尽快融入大学新生活。

奖学金  

奖学金包括国家拨款类奖学金、学校出资类奖学金和社会捐赠类奖学金,旨在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1 年,校、院共评选奖学金 70 项,获奖学生 5718 人次,奖励金额 1479 万元。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办理贷款,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由财政补贴,不需要学生本人担负利息。2021 年,我校共有 2140 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1986万元。

助学金  

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2021-2022 学年,校、院共评选助学金 17项,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115 人次,发放助学金 849 万元。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分为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酬金标准为25元/小时。2021年,我校参与勤工助学本科学生近3000人次,发放勤工助学酬金434万元。

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  

学校对遭遇突发情况、特殊事件等需要资助的学生给予临时困难补助,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并设有冬衣补助、返乡补助等多项补助。2021年,我校减免学费与各类补助金额共计186万元,受益学生达5780人次。


除此之外,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积极打造多种发展型资助项目,如“添翼工程”技能培训课程、“翱翔计划”个性化发展支持项目、“飞跃计划”国际交流项目等,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同时,持续推进资助育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受助学生塑造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收费项目


2022年本科(含港澳台地区)收费标准为:农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类、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学费3000元/(生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学费按北京市中外合作办学收费标准执行,其余专业学费5000元/(生年)。住宿费标准:900-1200元/(生年)。


  中专 2022-08-08 14:00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