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华北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类(法学) | 2021 | 综合 | -/613(本科批) | -/594(本科批) |
| 法学类 | 2020 | 综合 | -/623(本科批) | -/610(本科批) |
| 法学类(法学) | 2019 | 文科 | -/615(本科批) | 610/609(本科批) |
| 法学类(法学) | 2018 | 文科 | -/631(本科一批) | -/625(本科一批) |
| 法学类 | 2017 | 文科 | -/607(本科一批) | 589/588(本科一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法学类(北京)(含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3 |
| 四川 | 法学类(北京)(包含专业: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京校部就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广西 | 法学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 广东 | 法学类(北京)(非定向)(030101.法学)(办学地点:北京校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 历史类 | 591 | ||||
| 湖南 | 法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 历史类 | 593 | ||||
| 河南 | 法学类(北京校部)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2 |
| 山东 | 法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4 |
| 江西 | 法学类(北京)(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 福建 | 法学类(含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 历史类 | 595 | ||||
| 安徽 | 法学类(5000元/年;含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5 |
| 浙江 | 法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3 |
| 江苏 | 法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 历史类 | 580 | ||||
| 上海 | 法学类(北京)(法学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7 |
| 黑龙江 | 法学类(北京)(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6 |
| 吉林 | 法学类(北京)(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7 |
| 辽宁 | 法学类(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0 |
| 历史类 | 622 | ||||
| 内蒙古 | 法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 山西 | 法学类(北京)(包含专业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7 |
| 河北 | 法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历史类 | 613 | ||||
| 天津 | 法学类(法学)(北京校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北京 | 法学(办学地点第一、ニ年在沙河校区就读,第三、四年在学院路校区就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 陕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 云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8 |
| 河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0 |
| 江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 浙江 | 法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9 |
| 江苏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0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1 |
| 山西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7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 天津 | 法学(1-2年级在沙河校区,3-4年级在学院路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7 |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了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的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2017年1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谋划了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发展蓝图: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实质转型,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再用10—15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明确了学校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根本”,紧扣“两大任务”,抓住“三个导向”,突出“四个重点”,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抓住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个关键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重点,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10月,学校汇聚全体华电人的磅礴力量,成功举办了一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甲子校庆。通过召开建校6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重新编撰《校史》、评选建校60周年华电人物和杰出校友,展示了办学成就,弘扬了华电精神,扩大了社会影响,凝聚了发展力量。2019年,学校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国庆游行思政教育为抓手,以顶层设计推动校内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谋划、全面部署,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落细,全校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意识更加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牢固。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加快推进“双一流”特色、高质量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华电人的“奋进之笔”,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华电贡献!
北京校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招生办
邮编:102206
电话:010-61773377
本科招生网址:http://goto.ncepu.edu.cn
E-mail:zsb@ncepu.edu.cn
保定校区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华电路689号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招生办
邮编:071003
电话:0312-7523164
本科招生网址:http://zhaosheng.ncepu.edu.cn
E-mail:bdzsb@ncepu.edu.cn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2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区。
学校的前身是焦作路矿学堂,始建于1909年,位于河南焦作。1931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1938年,学校西迁并与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的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复校并于1949年回迁焦作。1950年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合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1月,经中央编制部门批复同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名义办学。1997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发出“开发矿业”的号令。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学校校名。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科研工作并为学校建校90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学校建校100周年发来贺信。110年来,学校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学校形成了“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的校训,铸就了中国能源工业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上级主管部门、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理工为主、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
学校现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城市工程地球物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进入A+类,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入A-类。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107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23人,副教授304人;博士生导师355名,硕士生导师329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双聘院士9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阿根廷国家工程院院士1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先后有5人获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获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获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7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3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被评为“北京市人民教师”,6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1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7人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多人荣获国际国内重要人才奖项及协会、基金资助奖项。
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积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大毕业生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学校先后有8个专业荣获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8个专业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98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国内外科技竞赛千余人次获奖;先后有8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全校有本科生8224人,硕士生7115人,博士生1617人。
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2001年至今,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32项。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理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理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90家;学校拥有我国首家以能源与安全为特色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与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共建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与北京市共建能源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组成了学校产学研用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与国内12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与来自11个国家的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矿业高校联盟,与77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百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开展了学术交流;多次举办了国际煤岩学委员会年会、国际有机岩石学年会(ICCP-TSOP)联合会议、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国际有机岩石学会(TSOP)年会、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大会、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
项目 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国家 资助 |
国家助 学金 |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学生,平均标准为3000元/年。 |
国家助学贷款 |
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向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
赴基层就业补偿代偿 |
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每学年补偿代偿的最高金额本专科生不超过8000元,分三年补偿代偿完毕。 |
|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
对于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根据本人申请,由政府给予教育资助。学费资助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高于最高限额部分自行承担。 |
|
服兵役资助 |
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资助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
|
直招士官资助 |
国家对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等学校学生实施国家资助,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资助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
|
学校 资助 |
勤工 助学 |
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本科生每岗每月不超过500元,研究生每岗每月不超过800元。 |
绿色 通道 |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实际根据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
|
临时困难补助 |
用于帮助因遭受突发变故造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可申请1000元至4000元的临时困难补助。 |
|
冬衣 补贴 |
为衣物较少或无力添置冬衣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新生发放冬衣补助,资助标准每人不高于600元。 |
|
寒假返乡补贴 |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寒假返乡与家人团聚,为其发放寒假返乡交通补贴,资助标准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等情况确定发放金额,最高不超过每人 500 元。 |
|
毕业生补助 |
为帮扶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鼓励学生在考研、求职过程中奋发向上,为其发放毕业生补助,资助标准每人不高于600元。 |
|
受灾 补助 |
为受暴雨、洪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发放受灾补助,根据受灾严重等级,分为1000元和2000元档。 |
|
社会 资助 |
社会 资助 |
由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资金设立的奖助学金,不同资助项目每年资助金额不等。社会资助项目包括:爱心成就未来、北京市慈善协会爱心捐款、润慈励志奖学金、金诚信励志奖学金、新长城助学金。 |
地方 资助 |
地方 资助 |
地方资助包括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西藏免补金、宁夏燕宝助学金、饮用水、洗澡、电话补贴,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机械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机械类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机械类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机械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机械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机械类录取分数线(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机械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机械工程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机械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机械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机械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机械工程录取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工程力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工程力学录取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地球物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地球物理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地球物理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地球物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地球物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地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应用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应用化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应用化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应用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应用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应用化学录取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数学类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数学类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数学类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数学类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数学类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数学类录取分数线(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法学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英语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英语录取分数线(北京)综合年份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