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性质: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600余人、外国留学生500余人。教职工3896人,其中专任教师2009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6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962项,授权发明专利1364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9项。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通信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66100
电话:0532-66782426、66781723、66782478;
传真:0532-66782478;
E-mail:ouczsb@ouc.edu.cn;
招办网址:http://bkzs.ouc.edu.cn/main.htm
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 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
●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
● 中国海洋药物工程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
● 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 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
● 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 海洋鱼类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
●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
●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
● 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
● 我国第一次赴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有52%是我校毕业生;
● 在全国19名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13人,占68.4%;
● 13名水产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6人,占46.2%;
● 在“神舟6号”发射现场,有42位海大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而日夜忙碌;
神秘的南北极,浩瀚的海洋,国内国外,各行各业,到处都有海大人奋斗的足迹……
目前,学校已与国家海洋局、中石油、中海油、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除部分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外,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单位、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另据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学校还建立了支持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到农村和基层单位工作的奖励制度。
2003年—2008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比较表
项目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 毕业生人数 | 2743 | 2629 | 2027 | 2008 | 2055 | 1713 |
| 录取研究生人数 | 801 | 694 | 542 | 599 | 614 | 457 |
| 申请出国人数 | 58 | 48 | 40 | 17 | 19 | 44 |
| 参加就业人数 | 1707 | 1640 | 1311 | 1310 | 1372 | 1095 |
| 需求信息 | 23890 | 23112 | 22912 | 22736 | 21356 | 16938 |
2008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43%,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44%,到国有企业的占9.73%,到部队的占3.1%,考取研究生的占29.51%。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8.12%(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0.88%),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1.9%,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4.09%。
2007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8%,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7%,到国有企业的占9.3%,到部队的占4.1%,考取研究生的占27.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4.3%),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0.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6%。
2006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 到研究机构的占0.59%,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74%,到企事业单位的60.78%,到高校的占0.94%,到政府机关的占2.37%,,出国的占1.9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9.9%(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1.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5%,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3.6%。
2005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6.9%,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3.5%,到国有企业的占15.1%,到部队的占2.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9.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5届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2.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3.8%,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4%。
2004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9.1%,到科研单位的占3.6%,到国有企业的占16.5%,到部队的占2.0%,录取为研究生的占30.3%。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4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6%(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
2003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11.5%,到科研单位的占6.7%,到国有企业的占11.8%,到部队的占1.9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6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3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4.23%,出国的毕业生占2.7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4.6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02%。
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
我校2009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共计55人,分别为内蒙古10人(文科4人,理科6人)、云南8人(文科5人,理科3人)、贵州9人(文科5人,理科4人)、青海9人(文科5人,理科4人)、甘肃10人(文科5人,理科5人)、宁夏9人(文科5人,理科4人),主要招收用汉语授课且高考语文为汉语的少数民族考生,属于国家指令性定向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时以省(自治区)招办公布的计划为准。
在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有效措施,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需要。少数民族预科班生源为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标准不低于我校在该省(自治区)本科提档分数线以下80分。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安排,我校2008年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安排在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进行培养,被录取的预科新生持我校发给的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到黄河科技学院报到。
预科生在预科学习阶段的管理主要由黄河科技学院负责,我校予以协助。预科结业考核合格者,我校根据学生的德、智、体状况,结合学生的志愿确定专业,发给录取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同当年本科新生一起办理报到手续。预科结业考核不合格者可保留一年预科学籍,考核仍不合格者退回原籍。
内地西藏班招生
我校2009年内地西藏班招生计划为英语专业,文科10人、理科6人,属于国家指令性定向招生计划,生源范围为教育部指定的内地西藏班应届高中毕业生。内地西藏班的招生工作实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办法,录取后严格按我校收费标准交纳学杂费,对贫困学生采取相应的资助措施。
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
我校2009年内地新疆班招生计划为公共管理类,文科4人、理科11人,属于国家指令性定向招生计划,生源范围为教育部指定的内地新疆班应届高中毕业生。内地新疆班的招生工作实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办法,录取后严格按我校收费标准交纳学杂费,对贫困学生采取相应的资助措施。
崂山校区、浮山校区、鱼山校区各类就餐场所共17个,包括基本大伙食堂5个、风味特色餐厅5个、教工餐厅3个、接待餐厅1个、民族餐厅3个,以及海韵2006面包房,就餐面积共计3万余平米,就餐座位7500余个。近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完善校内餐饮结构,增加餐饮服务品类品种,为师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就餐选择,逐步形成了以基本大伙为保障,以风味特色为拓展,以辅助休闲品类为补充的全天候,多层次的餐饮服务新格局。学校通过多个餐厅的升级改造,不断细化校园餐饮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学校非常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办好学校民族伙食,改善民族餐厅条件设施,为少数民族师生在校工作学习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青岛城市学院/性质:民办青岛城市学院是一所民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

青岛滨海学院/性质:民办青岛滨海学院是一所民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性质:公办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财经类专科(高职)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

山东科技大学/性质:公办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性质:公办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性质:公办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

青岛大学/性质:公办青岛大学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

青岛农业大学/性质:公办青岛农业大学是一所公办农林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理工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性质:公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公办双一流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酒店

中国海洋大学/性质:公办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公办双一流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青岛有14所公办大学:青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工程职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