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4 | 11499 |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6 | 10554 |
| 2020 | 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影像工程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7 | 10073 |
| 2020 | 广播电视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9 | 9532 |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1 | 8374 |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2 | 8103 |
| 2020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2 | 7921 |
| 2020 | 工商管理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4 | 7092 |
| 2020 | 英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5 | 6988 |
| 2020 | 行政管理(政治传播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5 | 6939 |
| 2020 | 文化产业管理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6 | 6280 |
| 2020 | 汉语言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7 | 6206 |
| 2020 | 翻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7 | 6262 |
| 2020 | 网络与新媒体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59 | 5460 |
| 2020 | 广播电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0 | 5145 |
| 2020 | 传播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0 | 5272 |
| 2020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1 | 4948 |
| 2020 | 广告学(数字营销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1 | 4859 |
| 2020 | 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2 | 4556 |
| 2020 | 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3 | 4317 |
| 2020 | 广告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67 | 3267 |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传播学概论、传播心理学、传媒经济学、新闻伦理与传媒规制、市场营销学、测量与问卷设计、定性研究方法系列、定量研究方法系列、基础统计学、统计软件与SPSS软件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抽样理论与方法、数据可视化传播与应用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 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 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 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与伦理知识;
3.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方法,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 论、现场报道与主持、节目策划等专业能力,熟悉的广播电视节目采制技术;
4.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 等方面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使用传播新技术的能力,熟悉新媒体传播业务,了解世界广 播电视事业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意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熟悉文献检索、数据库应用等基本方法,掌握基础的调查统计 方法。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 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经营管理、新闻 评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践教学、媒体实习等。
1.校内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1)独立的实验课程,围绕广播电视采制流程开设独立的训练课程;(2)课程设 计中的实践环节,即将理论讲授与作业训练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媒体实习
学生通过在媒体实习,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采访、拍摄(录制)、编辑、报道、合成等环节 的具体工作。实习分为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和高年级阶段的媒体实习,实习时间不少于 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围绕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各环节,观照全媒体信息传播形态,开展多种以视音 频为主要表达形态的创作实验,包括视音频采集、数字摄影摄像、暗房技术、灯光处理、非线性编 辑、播音与主持、节目播控、节目形态与策划、多媒体制作、数字媒体实验等,引导学生更好地将先 进的新闻传播理念融入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公共关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传播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4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9分,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投资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9分,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60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61分,自动化(演艺工程智能技术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61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人工智能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影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传播学、艺术管理、广告学、广播电视工程、物联网工程、翻译、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国际新闻与传播、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网络与新媒体、电子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0分,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2分,应用统计学综合录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3分,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4分,网络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5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6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9分,网络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0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影像工程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1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2分,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39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0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0分,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1分,智能科学与技术(影像技术)综合录取分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4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6分,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影像工程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7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49分,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