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23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综合 | -/192(专科批) | /()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唐陆路3928号)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6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14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4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344 |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面向制造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数控设备及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机械设备修理工艺、PLC技术应用、工控组态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维修电工中级工认证强化实训等。
就业去向
可在机械、电子、汽车、印刷、食品、轻工、塑料等行业从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数控设备及其它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维护、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
金盛集团南京机电设备安装公司、(美国)捷普绿点科技有限公司、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金陵制药厂、南京堃德集团机电设备分公司、江苏申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南京艾斯顿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博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宝洁有限公司(江苏公司)等。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8人(专任5人,兼职3人)。其中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4人、工程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7人。
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了院级以上科研项目共2项,获得省级奖励1项,院级奖励5项,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6篇,自编教材5本。
钟家振、龚君指导学生参加2013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获三等奖;钟家振、赵桂良指导的学生论文《基于PLC及力控6.0组态软件的多电梯运行远程监控系统模型研制》获省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教学条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5个校外实训基地,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和实训的重要场所。所辖8个实验实训室为钳工技能实训室、机械基础模型室、数控电气控制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电气控制及PLC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等。
☉ 学院简介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民远学院)是纳入国家正式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三年,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
☉ 基本情况
民远学院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心区域新唐城地区,西邻张江高科技园区,南靠正在建设中的迪士尼乐园。校园环境优美,小桥、凉亭、草坪、湖水,相映成趣;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专家楼、学生公寓,鳞次栉比,矗立在川杨河畔。学院现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近62356平方米,在校学生3028人,生源遍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教职工272人,专兼职教师198人,正副教授47人,为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 历史沿革
民远学院筹建于1998年6月。1999年5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点教育(三年制大专),同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设有社区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信息管理三个专业, 至2002年已发展成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等9个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紧缺人才相关的专业, 2003年3月,经上海市教委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同意民办民远学院正式建校为“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高职院校。
☉ 专业设置
民远学院围绕上海“四个中心” 建设,定位在培养国际航运物流、汽车机电、现代服务等专业的应用技能型紧缺人才,设置有国际航运物流管理学院以及现代服务、财政金融、应用技术、外语、艺术等1个二级学院、5个系、23个专业,具体有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国际航运保险与公估、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社会工作、体育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汽车运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艺术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方向)、艺术设计(广告视觉传达方向)。这些专业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前瞻性,发展前景看好。我院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取得多张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出国留学提供条件,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我院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 人才培养
学院着力营造“勤奋、敬业、合作、创新”校风,管理严格、教学规范,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来设定课程,以“新(颖)紧(靠)够(用)实(际)”为准,努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实现零接轨,现已与一批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还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学生毕业后除享有国内院校专升本的机会外,亦可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深造。
400-821-5188 021-68791220 021-68796666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隔路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学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其中,美观大气逶迤相连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院坚持专家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学院有教职工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33%。学院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强调学真、业精、爱生、乐教的师德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好、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把“正德厚生”确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学校发展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努力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践行“敏于行、勤于思”的学风,强调“做学合一”,提倡“快乐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行“孝、宽、诚、责、毅‘五字文化’教育”,塑造学生核心道德品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创新素质教育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导师制”和“特色班”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多种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230余项,获奖数量质量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为省内同类院校仅有。在省职业规划大赛上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和“职业规划之星”称号,为省内高职院校仅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2018、2019、2020年,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优良单位,并获省财政专项奖补金,连续获奖在同类院校中是唯一的。2021年,学院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一步展现了我院近年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彰显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
独具特色的系部设置与专业建设
学院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基础教育系、公共教学部、思政教研部8个系部,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批建立锐捷网络工程师、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并加强对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学院建有电子信息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建筑装饰类、机电工程类、汽车工程类、民航运输服务等七个专业群,共设置33个专业。依托南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了直升机驾驶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定翼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五个专业,并以此为主打,辐射到电子、通讯、机电机械以及服务类专业的发展,打造民用航空类专业群,积极培育部分专业的“航空”特色,形成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优势。空中乘务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专科本科直通的航空类专业。
在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加强投入和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0个实验实训中心共120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表明我院该专业的建设水平已经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和机电工程专业群又获批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的省级重点建设立项项目数名列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高质量的毕业生和就业升学工作
办学23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0000余名,就业率达96%以上,学院毕业生以理论素养高、技能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扬子江药业集团、奔驰汽车4S店、宝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高教》期刊,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都对我院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2019年5月1日,我院优秀毕业生顾春燕获评“大国工匠”,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除此之外,学院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铺路搭桥,共有6000余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专转本”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面向“十四五”,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江苏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江苏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走“质量与特色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025-52111077,52111827,52111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