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363(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学考 | -/26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6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0(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0(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面向制造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数控设备及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机械设备修理工艺、PLC技术应用、工控组态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维修电工中级工认证强化实训等。
就业去向
可在机械、电子、汽车、印刷、食品、轻工、塑料等行业从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数控设备及其它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维护、管理工作,也可从事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
金盛集团南京机电设备安装公司、(美国)捷普绿点科技有限公司、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金陵制药厂、南京堃德集团机电设备分公司、江苏申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南京艾斯顿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博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宝洁有限公司(江苏公司)等。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8人(专任5人,兼职3人)。其中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4人、工程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人;双师素质教师7人。
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了院级以上科研项目共2项,获得省级奖励1项,院级奖励5项,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6篇,自编教材5本。
钟家振、龚君指导学生参加2013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获三等奖;钟家振、赵桂良指导的学生论文《基于PLC及力控6.0组态软件的多电梯运行远程监控系统模型研制》获省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教学条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5个校外实训基地,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和实训的重要场所。所辖8个实验实训室为钳工技能实训室、机械基础模型室、数控电气控制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电气控制及PLC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等。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7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实施集团办学,原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编制、人、财、物等并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至此,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拥有了两个校区:天河校区、海珠校区。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地铁上盖,毗邻华南植物园;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5号,交通便捷,与广东财经大学一墙之隔。
学校是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林学会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博士47人,副高以上职称189人。学校下设生态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园艺与食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海洋与渔业学院、海洋工程学院、航海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广告艺术设计、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跨境电子商务、水产养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航海技术等47个专业,在校生12000余人。
学校是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该集团由广东省各林业研究所、森林公园、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及相关企业等200多个成员单位组成。目前,学校拥有近100个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占地68亩的多功能综合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1000多人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将打造成具有显著生态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占地1600亩的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可有效解决学校30个专业、10000名学生的实习实训瓶颈问题,成为农林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学校新建教学楼已完成建设,可同时容纳5000名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始终坚持社会主乂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林业生态特色,服务生态产业发展,聚焦生态林业、生态园艺业、生态海洋业、生态服务业,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硏究成果日趋丰硕,社会声誉持续提高,文化传承创新扎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拓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风起扬帆时,能者立潮头。目前,学校正乘势而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加大创新步伐,壮大办学规模,走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办学之策,全力建设省内有名气、国内有特色、业内一流的生态品牌高职院校。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隔路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学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其中,美观大气逶迤相连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院坚持专家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学院有教职工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33%。学院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强调学真、业精、爱生、乐教的师德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好、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把“正德厚生”确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学校发展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努力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践行“敏于行、勤于思”的学风,强调“做学合一”,提倡“快乐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行“孝、宽、诚、责、毅‘五字文化’教育”,塑造学生核心道德品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创新素质教育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导师制”和“特色班”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多种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230余项,获奖数量质量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为省内同类院校仅有。在省职业规划大赛上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和“职业规划之星”称号,为省内高职院校仅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2018、2019、2020年,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优良单位,并获省财政专项奖补金,连续获奖在同类院校中是唯一的。2021年,学院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一步展现了我院近年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彰显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
独具特色的系部设置与专业建设
学院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基础教育系、公共教学部、思政教研部8个系部,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批建立锐捷网络工程师、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并加强对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学院建有电子信息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建筑装饰类、机电工程类、汽车工程类、民航运输服务等七个专业群,共设置33个专业。依托南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了直升机驾驶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定翼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五个专业,并以此为主打,辐射到电子、通讯、机电机械以及服务类专业的发展,打造民用航空类专业群,积极培育部分专业的“航空”特色,形成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优势。空中乘务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专科本科直通的航空类专业。
在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加强投入和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0个实验实训中心共120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表明我院该专业的建设水平已经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和机电工程专业群又获批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的省级重点建设立项项目数名列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高质量的毕业生和就业升学工作
办学23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0000余名,就业率达96%以上,学院毕业生以理论素养高、技能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扬子江药业集团、奔驰汽车4S店、宝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高教》期刊,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都对我院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2019年5月1日,我院优秀毕业生顾春燕获评“大国工匠”,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除此之外,学院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铺路搭桥,共有6000余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专转本”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面向“十四五”,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江苏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江苏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走“质量与特色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