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东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长春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法学 | 2021 | 文科 | 573/570(本科一批A段) | 495/469(本科二批A段) | 
法学系于1994年在政治教育系开始招收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目前是吉林省优势重点学科。1998年学校成立政法学院,同时增设法学系。2003年起,法学专业相继获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和法理理论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予权。2011年,经吉林省司法厅批准,法学系建立了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工作站。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 甘肃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62 | 
| 四川 | 法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 湖南 | 法学(国家专项)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 法学 | 588 | ||||
| 河南 | 法学(净月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9 | 
| 福建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黑龙江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5 | 
| 辽宁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 内蒙古 | 少数民族预科班(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19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9 |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4 | 
| 江苏 | 法学(在主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余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强校,成果丰硕。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17年9月公布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211院校之首。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B类学科15个。34个学科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4个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项,其中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两项、统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四项,其中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
开放办学,助力发展。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纽瓦克学院。学校在韩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蒙古建立了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及外交部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设在我校。
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作家萧军、吴伯箫,文学史家杨公骥,语言学家孙常叙,历史学家李洵、丁则民、林志纯,教育学家陈元晖,音乐家马可、吕骥,病理学家白希清,数学家张德馨,核物理学家王琳,地理学家丁锡祉,鸟类学家傅桐生,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郝水,新中国学校体育创始人之一杨钟秀,大型团体操编导艺术家杨瑞雪、“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著名学者,都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建校70余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如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包头九中教师陆家羲、感动中国的支边教师冯志远、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全国十杰教师马宪华等。同时也培养了著名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地理学家刘兴土院士、著名作家张笑天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东师人“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承典塑新,力行致远。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东北师大将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 类别 | 名称 | 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或数量 | 标准(元/人/年) | 
| 奖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划拨名额 | 8000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划拨名额 | 5000 | |
| 贷 | 国家助学贷款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最高可贷6000 | 
| 爱心基金暂借款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最高2000 | |
| 助 | 勤工助学 | 1000人左右 | 2400 | 
| 补 | 国家助学金 | 学校认定的资助对象 | 1000-3000 | 
| 新疆少数民族补助 | 资助对象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 依当年新疆教育厅拨款而定 | |
| 学校助学金 | 学校认定的资助对象 | 100-4000 | |
| 学院临时困难补助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100-500 | |
| 丰田助学金 | 40人 | 5000 | |
| 香港思源奖助学金 | 60人 | 4000 | |
| 肯德基曙光基金 | 45人 | 大一:7000 大二、大三:5000; 大四:3000 | |
| 真维斯大学生基金 | 26人 | 大一:4000 大二、大三:2000 | |
| 中国电信助学金 | 400人 | 500 | |
| 孙永军助学金 | 43人 | 1600 | |
| 鼎惠助学金 | 20人 | 5000 | |
| 住友商事助学奖学金 | 16人 | 2500 | |
| 中国红十字会 | 3人 | 1000 | |
| 减 |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 | 中央文明办指定 | 5000+学费减免 | 
学校通过设立特困生补助基金,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筹集社会捐助,减免学费,通过银行为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学费:
体育教育专业:462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翻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5060元/年;广告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66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9800元/年;商务英语专业:1300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美合作)、英语(中美合作):19000元/年;艺术类专业:12000元/年;其他专业:3850元/年。
住宿费:
600-800元/年。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学校设有77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15个研究所。
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二级分院,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有2个吉林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6个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5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有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3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5门吉林省一流课程,18门吉林省精品课程,4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2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6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有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获批教育部“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支援新疆西藏教育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教育学、中国史、化学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有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同时承担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5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校外实践导师120人,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实行“双导师”和“三导师”制、优质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生创新项目等举措,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取得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可喜成绩。
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32个,其中“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吉林省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7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2016年首次突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8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3项;发表学术论文9806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2483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465部。
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3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45人次,吉林省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6人,吉林省师德标兵1人,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长春市师德标兵4人。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泰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与国外有关组织机构合作成立了“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吉林省推广中心”“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普希金学院俄语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日本文化中心”“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等,加入了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
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十佳”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特困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提倡、协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工助学。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俄语(师范类)、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心理学(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10分(含10分))、汉语言文学(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10分(含1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少数民族预科班(物理学类)(办学地点东北师范大学)(预科培养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包含专业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净月校区)、历史学(师范类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办学地点净月校区)、物理学类(包含专业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包含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哲学、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2.8万)、教育技术学(师范类)、教育学类(师范类)包含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统计学(入校后先按数学类专业大类培养,再进入统计学专业)、教育学类(师范类;含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入校后先按数学类专业大类培养,再进入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政治学类、日语(师范类)、教育学类(含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图书馆学、历史学(国家公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国家公费师范生)、生物科学(公费师范)(国家公费师范生)、环境科学与工程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教育技术学)(净月校区)、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国家公费师范生,入学须签订协议,新生在校学习期间待遇及要求向院校咨询)(本部校区)、物理学类(物理学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类)、心理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国家公费师范生,入学须签订协议,新生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19000元)(专业办学地点净月校区)、政治学类(3850元,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专业办学地点净月校区)、计算机类(463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经济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类、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等8个专业。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