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安大学 (最高/最低分) | 燕山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工程力学 | 2021 | 理科 | -/549(本科一批) | /() | 
| 工程力学 | 2020 | 理科 | -/556(本科一批) | /() | 
| 工程力学(教学) | 2019 | 理科 | -/566(本科一批) | 556/549(本科一批) | 
| 工程力学 | 2018 | 理科 | -/572(本科一批) | -/554(本科一批) | 
| 工程力学 | 2017 | 理科 | -/541(本科一批) | -/524(本科一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安大学 (最高/最低分) | 燕山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工程力学 | 2021 | 物理类 | -/594(本科批) | /() | 
| 工程力学 | 2020 | 理科 | 631/629(本科批) | /() | 
| 工程力学 | 2019 | 理科 | -/601(本科一批) | 582/574(本科一批) | 
| 工程力学 | 2018 | 理科 | -/621(本科一批) | -/589(本科一批) | 
| 工程力学 | 2017 | 理科 | -/592(本科一批) | -/557(本科一批) | 
工程力学是力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以理论、实验和计算机仿真为主要手段,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中存在的与力学相关的变形、振动、疲劳、损伤、破坏等方面的问题,涉及航空、航天、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环境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
1960年:原西安公路学院在当时的三年级大学生中挑选部分学生,成立第一届力学师资班;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开始招收力学专业本科生;
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工程力学专业、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结构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结构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效地拓展了工程力学专业的发展空间。
现在,工程力学专业是陕西省“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996年和2005年力学专业分别获得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校内审批权。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办学理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
长安大学工程力学系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研室和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组建而成。团队教职工25人,其中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12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多名教师具有结构工程、机械工程、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学科交叉的相关知识储备和能力。目前,拥有“工程力学”陕西省级教学团队;《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1门校级精品课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纵、横向课题近5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百余篇。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陕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9 | 
| 新疆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5 | 
| 甘肃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26 | 
| 云南 | 工程力学(收费标准以物价局批复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9 | 
| 四川 | 工程力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 海南 | 工程力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1 | 
| 广东 | 工程力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 河南 | 工程力学(主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 江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浙江 | 工程力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1 | 
| 江苏 | 工程力学(在渭水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黑龙江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 河北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4 | 
工程力学专业 学制四年
研究方向 振动理论及应用;计算力学及工程应用;材料疲劳、断裂与损伤机理;非线性动力学;结构力学特性分析;磁弹性力学;分子动力学;微细观力学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实际问题力学分析、软件设计及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教育、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单位从事力学分析、软件设计、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微分方程、数值分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板壳力学、实验力学、变分法与有限元、塑性力学、程序设计、工程应用软件基础及应用、综合实验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等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等工程问题的力学分析、软件设计以及管理等工作。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北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专业)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甘肃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8 | 
| 云南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 贵州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4 | 
| 四川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 海南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 广西 | 土木类(5390元/年,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 湖南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收费539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5 | 
| 湖北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 河南 | 土木类(5390元/年;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7 | 
| 江西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 福建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1 | 
| 安徽 | 土木类(5390元/年;含土衣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 黑龙江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0 | 
| 山西 | 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3 |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余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36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3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具备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7大门类,贯通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全过程的学位授予体系。新时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了现代交通研究院、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黄河研究院、川藏铁路工程研究院、雄安现代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实体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9人、硕士生导师1056人。拥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含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9个(含4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9个,联合共建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7000余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服务、大贡献”六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9.6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课题37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3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成套科学技术难题,研发了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系统,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地裂缝风险防治问题。新时代,学校积极布局“智慧+”“绿色+”“大数据+”等学科交叉战略,旨在改造传统、升级产业、赢得未来。
学校注重成果推广,科研成果应用于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全球空港新标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级工程建设,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公路、亚洲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诸多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建设。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学校精心打造卓越学术期刊矩阵,主编8种学术期刊,稳立中国高校学术出版业界之潮头。《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被ESCI数据库收录,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三大顶刊,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和《地球科学和环境学报》均具有显著的行业影响力。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特殊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5个国家级“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发起组建了“中俄交通高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举办了中美、中俄、中法、中国南非公路工程标准系列对接国际论坛,推进交通国际标准协同计划。深度参与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的策划、组织、运行。与中国路桥、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企业携手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伙伴计划。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雁塔钟声悠悠,渭河波涛浩浩,太白山峦皑皑。几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数十载厚积薄发、行久致远。面向未来,长安大学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大辉煌!
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40多个民族,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在多样性、国际化的校园里,潜心求学、读书问道。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的学科发展理念,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沿”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将重型机械及相关专业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分校,分校先是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后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
学校有2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作为教育部选定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的工程专业国家认证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的观摩考察,支撑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学校现有15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标志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际认同,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4000
占地面积
38000
在校生
3200
教职工
509
教授
11
博士后流动站
5
国家重点学科
5
国防特色学科
16
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占地面积4000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38000人。现有教职工3200人,包含专职教师2200人,其中,教授509人,副教授678人。教师中含博士生导师37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人选14人,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
学校设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2个专业博士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67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8个学科获得B类以上评估结果,其中机械工程为A-类,全国排名前1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排名前20%。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直属学院,即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体育学院、里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建有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控制系统与智能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4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燕山大学出版社。
学校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亚稳材料科学与技术、并联机器人理论与技术、流体传动与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精密塑性成型技术、大型锻件锻造工艺与热处理技术、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与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承担“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70项。2013年和2014年,学校连续有2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主动顺应新时代、新科技、新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促进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布局新兴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以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产出一流科研成果为目标,重点布局建设“三个研究院、三个中心”,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特种运载装备研究中心。这些新科研机构的建设将对打造学科高峰、培养顶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undefined
燕山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全球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95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科学研究项目等方面开展长期、广泛的合作。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对外开放人才,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以服务国家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燕山大学4万余名师生员工意气风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科学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对符合条件的加分考生或降分投档考生,根据教育部和各省招委统一政策执行。
1、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书。
文科类、管理类专业5060元/人•年。
理工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5390元/人•年。
艺术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8000元/人•年;
软件工程专业10000元/人•年;
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内17000元/人•年。出国按国外院校学费规定及当地生活标准执行。
2、住宿费为800元/人•年。

燕山大学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

燕山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

燕山大学翻译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翻译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翻译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翻译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翻译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翻译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河北)

燕山大学法语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语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语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法语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语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语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河北)

燕山大学德语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德语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德语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德语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德语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德语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河北)

燕山大学日语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河北)

燕山大学俄语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俄语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俄语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俄语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俄语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俄语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河北)

燕山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工程

燕山大学法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工程力学录取分数线(河北)

燕山大学经济与金融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工程力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