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云南民族大学和大理大学哪个体育教育专业好(体育教育专业理大和云南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6 01:31:17 解决时间:2022-12-16 12:18

满意答案

云南民族大学和大理大学哪个体育教育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云南民族大学和大理大学各排行榜,体育教育专业的分数线,体育教育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大理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创新思维;懂得教育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网球、健美操、专项、副项等。

学 制:四年

学位授予:教育学学士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为办学方向,具备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技能水平和专项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和社会体育工作能力,能够胜任体育教学、竞赛、全民健身等工作,具备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理论、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知识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必须的通识理论知识;掌握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等技能与理论知识;掌握体育管理及体育教研、科研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能特色,能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竞赛训练和全民健身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适应能力强;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体育科学研究,全民健身指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训练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体育学以及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网球、羽毛球、健美操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论与训练等。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
云南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为办学方向,具备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技能水平和专项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和社会体育工作能力,能够在中小学担任足球课专任教师、足球队教练员、足球赛事组织者及管理者,胜任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足球裁判员、足球协会干事、社会足球运动指导员等工作,胜任体育教学、竞赛、全民健身等工作,具备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理论、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 知识要求具有扎实的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球类(足球为主)、田径类、体操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体育管理及体育教研、科研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能特色,能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竞赛训练和全民健身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适应能力强;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管理、体育科学研究,全民健身指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足球规则与裁判法、运动训练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五人制足球、学校体育学、青少年足球训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以及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网球、羽毛球、健美操理论与训练等。
大理大学
308
软科(综合)
316
校友会(综合)
541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经过43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物医药、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学科为优势,留学生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本科办学最早且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巩固。

学校坐落于滇西中心城市——大理。校园占地面积2300多亩,有古城和下关两个校区。学校芳草凝绿、鸟语花香,被誉为“山水中的大学、大学中的山水”。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及研究院,10所附属医院。现有7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

学校汇集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次。现有“药用特种昆虫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团队20余个。

近5年,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余项,其中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学立项数与中国社科院并列全国第1名。在《自然·通讯》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30余项。

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结论;2009年被评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18年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教育部专家组充分肯定和好评。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办学成效不断显现,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为扩大大理的影响力,提升大理的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根植滇西办学,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办学43年来,学校秉持“改变滇西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状况”的初心,紧密结合云南省及滇西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学科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高素质人才15万余名,其中,80%毕业生留在滇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和谐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是主动服务地方,积极开展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学校坚持“一山一水一族一史”的科研理念,致力于生物医药研发、民族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滇西特色药用植物开发、地方病防治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构建了支撑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和促进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民族文化学科群”,有力支撑了滇西地区产业发展。

三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拓展开放办学空间,提升了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文化辐射能力。多年来,学校秉承“融四海文化,铸大学精神”的教育国际化办学理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2002年起开始招收东南亚留学生,2005年起开始招收印度等南亚国家临床医学留学生。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首批“走出去”战略试点高校,2008年被确定为“云南省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校与19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有来自22个国家的全日制留学生1100余名,其中留学研究生50余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学校全日制学历留学生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长期在全国西部高校中名列第1位。

当前,学校正聚焦“一流大学、最美校园”建设目标,实施“人才强校、学术兴校、质量立校、文化铸校、开放活校”战略,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教育水准国际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努力把大理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南亚东南亚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综合大学。




加分政策

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生源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相关规定,包括加分或降分投档等政策,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加分不得超过20分。


云南民族大学
133
校友会(综合)
413
武书连
6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9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生33344人,其中本科生26237人,硕士研究生3009人,博士研究生92人,留学生588人,全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3231人,香格里拉办学点专科生187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967人。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

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十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届云南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奖期刊奖“优秀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至今连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源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校以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越南胡志明主席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10万多人次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92年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紧紧围绕“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办学目标,打好以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中印瑜伽学院为主体的教育对外开放“三张牌”,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心心相通,当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国内合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宗教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云南白药集团、丽江、德宏、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大多数由我校培养,特别是29个云南民族自治县中的民族干部,大部分毕业于我校。(学校开设有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佤语、纳西语、彝语、哈尼语,壮语、苗语、白语等12个民族13个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是全国开办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种类最多的学校。)学校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构建了“六个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大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16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获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等称号。

近年来,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学校形成了“班子团结、校园和谐、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为更好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2013年,在原有预科教育学院基础上,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落户我校,为少数民族学生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为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源。基地多次受到国家民委、云南省表彰,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回信中,提出: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印度总理莫迪的共同见证下,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签署了联合共建中印瑜伽学院的备忘录,中印瑜伽学院在我校成立,成为印度本土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学院。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院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项批示。经过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瑜伽学历教育的先河,目前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健身瑜伽理论研究中心,学院致力于成为瑜伽在中国传播的标准制定者、规则维护者、行业引领者乃至中国瑜伽学科的奠基人。

为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区位优势,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同意增设云南民族大学成为第二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2016年12月,经外交部批复同意我校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现已在中缅、中越、中老边境口岸建立8个培训基地、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三国建立3个培训基地,同时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和德宏片区分别建立培训基地,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余人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了拓宽澜湄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学校成立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等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丰富充实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建设成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广西自治区党委行政领导等均对澜湄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此外,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云南省政府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成为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项目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70载春华秋实,未来,学校将持续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探索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根植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努力朝着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三风”建设模范校踏实前进。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1、云南省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二批

   2、云南省: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泰语、越南语、缅甸语、会计学、会计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一批

  其它本科专业:本科二批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和体育类专业,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文化考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按专业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专业成绩列全省前三名(或列我校单考专业成绩前三名)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若文化考试成绩未上线者,可按规定向省级招生部门申请适当降分录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无特殊政策。
加分政策
我校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
  中专 2022-12-16 12:18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云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特殊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殊教育就业前景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就业前景,特殊教育专业介绍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特殊教育和武术与民族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专业介绍和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自然地理与

  • 中专学校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现代物流管理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

  • 中专学校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现代物流管理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现代物流管理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云南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就业前景和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武术

  • 中专学校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专业

  • 中专学校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云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