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2021 | 文科 | 370/370(专科批) | /()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学院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国际留学生教育和技能培训于一体,培养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服务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目前,学院设有师范教育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信息工程系、机电与汽车工程系、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开放学院等教学系部。学院还受鹿寨县人民政府委托,托管鹿寨县职业教育中心,设有鹿寨分院,为县域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受柳东新区管委会委托,托管柳东新区雒容中心幼儿园,成立学院第一附属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打造高水平的实践基地。
学院坐落于柳州市官塘职教园区,校园占地面积1003亩。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40年的柳州师范学校,至今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2006年,在柳州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07年,柳州市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把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柳州市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并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院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会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软件技术、空中乘务等41个三年制高职专业及方向,1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578人,国际留学生439名,成人教育在校生近3000人。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素养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得157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5个,自治区奖项76个,市级奖项46个。
学院坚持项目引领,深化产教融合,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中海国际物流集团多家企业八十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93%以上,超过全区高校平均水平,多次获得“自治区优秀就业单位”奖,是2018年全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学院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招收来自印尼、老挝、英国、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的留学生,是广西高职院校中留学生最多的学校。学院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把柳州职业教育推向海外,创新实施“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依托柳州汽车产业优势,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深度合作,成立了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印尼生产基地培养国际化人才,还在印尼设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必利达分院、印尼-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中心,是广西首家在境外设立分院的职业院校。2018年与老挝教育部合作开展订单版人才培养,为在老挝的中资企业培养技能技术人才。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荣登“全国高职高专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是广西高职院校中唯一蝉联国际影响力50强的高职院校。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奖学金、助学金设置和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措施一览表
| 名 称 | 等级及金额 |
基本标准或备注 |
|
在校生奖学助学金 |
国家奖学金 |
每人每年8000元 |
成绩优异;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可同时获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
国家助学金 |
一等:每生每年2500元 |
勤奋学习,家庭困难;可同时获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按月,10个月)。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每人每年5000元 |
成绩优秀,家庭困难;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可同时获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国家奖学金、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
|
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 |
每人每年3000元 |
成绩优秀,家庭困难;可同时获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
|
广州助学金 |
每生每年1000元 |
学习刻苦,品行良好的特困生。 |
|
学院资助 |
绿色通道 |
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
|
学院奖学金及各类奖励 |
用于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一等3000元,二等1000元,三等500元。 |
||
勤工助学岗位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以通过勤工助学方式减轻经济压力,以顺利完成学业。学生每周从事勤工助学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每学期由学生个人申请或系(部)推荐,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开展。 |
||
学费减、免 |
对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学生,在受到各项资助后仍无法缴清学费,学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核实后,给以适当的学费减免。 |
||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在原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国家重点中专)和云南省机械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10年的省立工业学校,在历史变迁中虽几经更名,但一直秉承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学院是“云南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单位,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单位。
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曾经是昆明制造业聚居地,环境幽雅,交通便利,现有昆明及东川两个校区。教职工人数4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占地面积623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1681.66万元。学院紧密结合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和先进装备制造发展战略目标,设立5系2部共计41个高职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场营销为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紧跟云南社会发展需要,新增飞机机电维修、飞机部件修理、新能源汽车技术、航空电子电气技术、动车组检修、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机械工业技术能手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云南省技术状元4人,云南省技术能手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云南省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云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5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云南省教育教学功勋奖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昆明市名匠2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人,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2人;云南省名师工作室3个,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昆明市名匠工作室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