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伊犁师范大学和红河学院哪个物理学专业好(物理学专业红院和伊犁师范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8 03:31:31 解决时间:2022-12-16 19:13

满意答案

伊犁师范大学和红河学院哪个物理学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伊犁师范大学和红河学院各排行榜,物理学专业的分数线,物理学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伊犁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新疆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物理学2021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730
2020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722552
2019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123253
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8124994
物理学类 物理学
红河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理学 专业代码07020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或专业技术,受到一定的基础或应用研究的训练,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光电子技术基础、激光物理、电磁光学、软物理、原子核物理、天文学、宇宙学初步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相关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亦可到企业从事研究和应用工作。
红河学院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物理学(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7
湖南物理学(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81
江西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3
浙江物理学(师范)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27
物理学类 物理学
伊犁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伊犁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新疆物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73
应用物理学364
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359
宁夏物理学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83
青海物理学理科本科一段普通类352
甘肃物理学(师范类)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393
应用物理学388
四川物理学(师范)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3
应用物理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470
山东物理学(师范类)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75
应用物理学473
江苏物理学(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2
河北物理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54
应用物理学451
红河学院
503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68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红河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是一所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西南部离边境线最近的高校之一,红河学院正依托地缘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实践,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

近年来,红河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根据地方社会发展、产业振兴、技术进步的需要,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应用、专业结构对接产业、专业定位面向行业的思想,不断充实应用型大学内涵,2014年学校获批为首批“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发改委支持学校产教融合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00所试点高校项目;2017年被确定为首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占地1166余亩,建筑面积33.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7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41.01万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红河学院现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693人,专任教师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1人、副高级职称20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2人,现在读博士66人,二级教授6人,享受“国贴”、“省贴”、“省突”专家10人,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教师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39人。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招收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750人。

学科专业:学校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史、法、理、工、农、经济、管理、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32个专业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和区位特点,开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凸显区域特色的专业。部分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初步显现。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立项支持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立项支持(省级备案)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建设学科7个,校级培育学科7个,校级专业硕士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小语种重点专业2个,设置了5个面向GMS国家的东南亚语种本科专业,省级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人才培养:学校密切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积极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地方输送4.6万名毕业生。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加强合格本科建设,基本构建起本科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构建起“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大课程模块,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立项建设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95项;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以规范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本科教学有效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已经从单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转变为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本科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科学研究: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地方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初步搭建和形成切合办学定位、区域特征的科研平台。学校积极培育和支持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教师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2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39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288项、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6项;获授权职务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职务实用新型专利413项,外观设计35项,软件著作权57项;出版著作304部;发表学术论文8977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62篇、核心期刊论文1880篇。目前学校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子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5个,校级研究中心17个。有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8人。

社会服务:随着学科专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和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服务面向趋向多样化发展,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目前,面向红河州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应用,使学校成为红河州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组织校内外力量,联合攻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同时,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非学历培训从单独面向红河州师资培训发展为面向全省的高层次的师资培训,从单一的师范类培训转向多行业职业培训,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的培训工作逐步拓展与深化。

国际化办学:红河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重点推进“教育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境外办学、合作办学、国际学习、汉语国际推广/华文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12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合作高校建立了汉语中心;在越南太原大学建立了办学点,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境外办学项目;自2007年以来,全校共有来自20多个专业的1100余名学生参加过‘1+3’联合培养、国际课程学习、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境外实习等项目;努力发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优势,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人才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我校设置越南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老挝语专业,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语种专业群,为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奠定了专业基础。

校园文化:学校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批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围绕学校国门大学建设的新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贴近学生实际,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节日公园、校园榜样人物评选等校内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开展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宣讲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性、文体性、实践性、兴趣性等为主要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逐渐形成。



伊犁师范大学
517
软科(综合)
384
校友会(综合)
68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学校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53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

学校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预科教学部等14个学院(部)。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教育学、工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农学10个学科门类。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法学、教育学、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教育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45个二级学科,另有工程硕士、教育硕士和体育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数学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学校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3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2个自治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物理学、化学、学前教育、哈萨克语言、思想政治教育5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幼儿园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经济法学、复变函数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近世代数、有机化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复变函数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1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现有教职工1057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专任教师中,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72人,在读博士10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6人,自治区教学能手10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培养人选6人,入选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天池博士计划7人。共引进“天山学者”高层次人才25人,其中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9人,主讲教授10人;先后聘任特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28人,外聘教师200余人。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多项。

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1892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99名。学校占地总面积124.69万平方米。现有13个单位直属管理的实验中心,包含实验室220个,使用面积2.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7亿元;有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总藏书量138.24万册,其中纸本馆藏91.39万册,电子馆藏46.85万册,6个在线数据库。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教育根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品正学实”的校训,发扬爱国、崇德、勤奋、求实的光荣传统,努力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重点学科领先,教师教育优势突出,服务社会能力强劲,区内先进、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咨询电话:0999-8137391、8129389、8136029

传      真:0999-8136136

监督电话:0999-8126029 

电子信箱:ysdzs@ylnu.edu.cn

通信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西路448号

邮       编:835000

咨询QQ群:100204596

微信公众号:伊师大学工       

学校网址:https://www.yln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sw.ylnu.edu.cn



  中专 2022-12-16 19:13
伊犁师范大学新闻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新闻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中专网 伊犁中专排名 伊犁中专招生信息 伊犁国家重点中专 伊犁公办中专 全国中专排名 2023年中专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中专网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新闻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新闻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翻译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翻译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英语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英语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俄语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俄语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应用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物理学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2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