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运动技能,能在专业队、体校和各级学校、体育俱乐部等部门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竞赛组织、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良好运动训练专项理论和技能以及竞赛组织工作和裁判能力,提高专项能力,胜任体育运动的训练与管理和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41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副教授66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0余人次。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团队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并列全省第二);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名师工作室、全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优秀教师(团队)。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成为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具有1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1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主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参加全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16个获评第一、13个第二、6个第三。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2014年,学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和先进集体;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1000余项。
科研创新: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80余项,省部级项目85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总计7.0亿余元;取得省级以上奖励及重要社会力量奖励90项,其中一等奖14项;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7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20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460余部。学校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和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奖励;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系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和连续三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在16个分批次招生的省份中,均参加一本批次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20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评(批)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南昌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就业创业类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全国仅21门);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及江西省赛事一等奖(第一名);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全省第一,江西省、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五得”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开放办学:学校作为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坚持服务轨道交通国家大行业和江西地方大产业两轮并转,务实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校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集团结成战略伙伴,2021年又与中国通号成功签约,实现与原铁道部各行业领域战略合作全覆盖,并且积极与广州地铁、南昌轨道集团、东莞轨道公司、南宁轨道集团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学校积极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县政府、中国瑞林集团、江铃集团、江西有色建设集团等江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广泛搭建校友合作平台,积极引入校友、社会、企业等资源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合作,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要求,为江西地方经济和学校事业的共同发展注入新鲜动力。累积接收社会捐赠协议总额(含实物)突破2亿元。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打造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为代表的一支工作队伍,培育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组织,建立了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品牌,形成了以“‘交通强国 复兴先锋’党建领航工程”为核心,集“一院”“两季”“三礼”“四耀”“五微”于一体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是江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绿化300佳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培养出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太极拳冠军,多名学生获奥运会前八、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连续18年获评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5年来,系列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效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50余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50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内涵特色发展,以特色塑优势,聚优势创一流,以一流理念、一流思维、一流眼光,全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和有特色高水平交通大学,围绕铁路特色、发挥铁的优势、展现铁的作为、彰显铁的担当,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大行业与地方大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东交大人将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大力践行新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铁人铁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交通大学,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精彩华章的华交篇章!
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
| 学院 | 专业(专业方向) | 总就业率(%) |
| 土木建筑学院 | 测绘工程 | 91.67 |
| 给水排水工程 | 91.14 | |
| 工程管理 | 93.42 | |
| 环境工程 | 76.67 | |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87.69 | |
| 建筑学 | 89.36 | |
| 交通工程 | 96.15 | |
| 土木工程(城市轨道工程) | 97.14 | |
| 土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94.51 | |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 90 | |
|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 | 98.02 | |
| 院(系)小计 | 92.26 | |
| 机电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86.9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88.52 | |
| 车辆工程 | 90.77 | |
| 工业工程 | 91.53 | |
| 机械电子工程 | 90.38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设) | 100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 | 87.38 | |
| 交通运输 | 93.75 | |
| 物流管理 | 72.84 | |
| 院(系)小计 | 88.20 | |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轨) | 96.77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牵) | 98.06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 | 81.8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 | 94.57 | |
| 电子信息工程 | 81.54 |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71.64 | |
|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 94.34 | |
| 自动化 | 94.34 | |
| 院(系)小计 | 89.74 | |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5.44 |
| 通信工程 | 93.24 | |
| 院(系)小计 | 85.50 | |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 86.54 |
|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81.58 | |
| 软件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87.16 | |
| 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87.07 | |
| 软件工程+电子商务 | 80.88 | |
| 软件工程+会计学 | 81.37 | |
| 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80.85 | |
| 软件工程+桥梁工程 | 94.17 | |
|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 | 76.25 | |
| 院(系)小计 | 84.48 | |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61.29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86.84 | |
| 会计学 | 89.47 | |
| 金融学 | 88.24 | |
| 经济学 | 85.29 | |
| 人力资源管理 | 84.91 | |
| 市场营销 | 80 | |
| 统计学 | 81.8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80.65 | |
| 院(系)小计 | 83.96 | |
| 国际学院 | 财务管理 | 82.14 |
| 会计学(国际会计学) | 86.73 | |
| 院(系)小计 | 85.06 |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81.19 |
| 运动训练 | 73.08 | |
| 院(系)小计 | 79.53 | |
| 理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84.38 |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84.75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88.33 | |
| 应用化学 | 83.87 | |
| 院(系)小计 | 85.51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翻译) | 90 |
| 英语(国际旅游) | 79.59 | |
| 英语(国际贸易) | 82.09 | |
| 院(系)小计 | 84.41 |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对外汉语 | 85.48 |
| 法学 | 78.48 | |
| 公共事业管理 | 87.27 | |
| 汉语言文学 | 84.48 | |
| 院(系)小计 | 83.46 | |
| 艺术学院 | 表演(舞蹈) | 70.37 |
| 工业设计 | 80.77 | |
|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 86.21 | |
|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 73.08 | |
| 音乐学 | 86.21 | |
| 院(系)小计 | 80.72 | |
| 本科就业率合计 | 86.59 | |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全日制在校生17938人。现有教职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05%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1.93%以上;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学校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声誉稳步提升。2007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5年,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评价宜春学院是“一所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极具发展潜力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校连续5年获得省、市综治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节能、计划生育、信访等方面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19个教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基地)6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从合并建校之初的以专科专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本科专业为主,2018年停止专科专业招生。现有本科专业69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特色专业8个;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201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批江西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学校”。近5年来,我校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新农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7门思政微课入选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批文化和旅游部“双师型”师资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4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0多项,国家级一等奖100多项,省级一等奖240多项。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近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15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29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赣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宜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要求,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赣西区域60%的中小学校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乡镇领导干部都是宜春学院毕业生;学校培养造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辛洪波、“全国优秀教师”刘军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较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86个学生社团;建有尚能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天工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设了25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64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学校获批“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获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推进了交换生、教师研修等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共享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广阔平台。2018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与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汉语教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填补了学校孔子学院建设的空白。2020年,与俄罗斯萨马拉社会与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音乐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实现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目前,学校在校留学生人数有322人,主要在我校接受临床医学、动物医学等专业教育。
进入新时代,宜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着力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开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新征程。
宜春学院2021年招生专业学费标准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年) |
招生计划数 |
学费(元/年) |
|
1 |
文学与新闻 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四年 |
200 |
4010 |
2 |
广告学 |
本科 |
四年 |
45 |
4270 |
|
3 |
地理科学 |
本科 |
四年 |
45 |
4530 |
|
4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 |
四年 |
40 |
4010 |
|
5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四年 |
40 |
8800 |
|
6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本科 |
四年 |
40 |
8800 |
|
7 |
广播电视学 |
本科 |
四年 |
40 |
4270 |
|
8 |
政法学院 |
法学 |
本科 |
四年 |
100 |
4270 |
9 |
知识产权 |
本科 |
四年 |
40 |
4270 |
|
10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 |
四年 |
45 |
4270 |
|
11 |
城市管理 |
本科 |
四年 |
40 |
4270 |
|
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四年 |
55 |
4270 |
13 |
经济与管理 学院 |
经济学 |
本科 |
四年 |
90 |
4270 |
1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四年 |
65 |
4270 |
|
15 |
市场营销 |
本科 |
四年 |
65 |
4270 |
|
16 |
财务管理 |
本科 |
四年 |
100 |
4270 |
|
17 |
旅游管理 |
本科 |
四年 |
60 |
4270 |
|
18 |
工商管理 |
本科 |
四年 |
60 |
4270 |
|
19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本科 |
四年 |
129 |
4270 |
20 |
法语 |
本科 |
四年 |
34 |
4270 |
|
21 |
翻译 |
本科 |
四年 |
34 |
4270 |
|
22 |
商务英语 |
本科 |
四年 |
68 |
4270 |
|
23 |
音乐舞蹈学院 |
学前教育 |
本科 |
四年 |
65 |
4270 |
24 |
音乐学 |
本科 |
四年 |
120 |
8800 |
|
25 |
音乐学(中外办学) |
本科 |
四年 |
30 |
以省发改委批复为准 |
|
26 |
舞蹈学 |
本科 |
四年 |
65 |
8800 |
|
27 |
美术与设计 学院 |
美术学 |
本科 |
四年 |
75 |
8800 |
28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四年 |
80 |
8800 |
|
29 |
动画 |
本科 |
四年 |
25 |
8800 |
|
30 |
环境设计 |
本科 |
四年 |
80 |
8800 |
|
31 |
书法艺术学院 |
书法学 |
本科 |
四年 |
32 |
8800 |
序号 |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年) |
招生计划数 |
学费(元/年) |
32 |
数学与计算机 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70 |
4530 |
3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40 |
4790 |
|
3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 |
四年 |
35 |
4790 |
|
35 |
服务外包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83 |
11000 |
36 |
软件工程 |
本科 |
四年 |
130 |
11000 |
|
37 |
网络工程 |
本科 |
四年 |
40 |
11000 |
|
38 |
物理科学与 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学 |
本科 |
四年 |
35 |
4530 |
3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90 |
4530 |
|
40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0 |
4790 |
|
41 |
通信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0 |
4790 |
|
42 |
土木工程 |
本科 |
四年 |
50 |
4790 |
|
43 |
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60 |
4790 |
|
44 |
工程管理 |
本科 |
四年 |
50 |
4270 |
|
45 |
材料物理 |
本科 |
四年 |
45 |
4530 |
|
46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化学 |
本科 |
四年 |
50 |
4530 |
47 |
应用化学 |
本科 |
四年 |
40 |
4530 |
|
48 |
制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65 |
4530 |
|
49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本科 |
四年 |
40 |
4530 |
|
50 |
生物工程 |
本科 |
四年 |
40 |
4530 |
|
51 |
药学 |
本科 |
四年 |
110 |
4790 |
|
52 |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本科 |
四年 |
40 |
4530 |
53 |
环境科学 |
本科 |
四年 |
50 |
4530 |
|
54 |
农学 |
本科 |
四年 |
60 |
3750 |
|
55 |
园艺 |
本科 |
四年 |
50 |
3750 |
|
56 |
动物科学 |
本科 |
四年 |
40 |
3750 |
|
57 |
动物医学 |
本科 |
四年 |
80 |
3750 |
|
58 |
园林 |
本科 |
四年 |
50 |
3750 |
|
59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本科 |
五年 |
160 |
4790 |
60 |
麻醉学 |
本科 |
五年 |
95 |
4790 |
|
61 |
预防医学 |
本科 |
五年 |
80 |
4790 |
|
62 |
护理学 |
本科 |
四年 |
90 |
4790 |
|
63 |
美容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本科 |
五年 |
105 |
4790 |
64 |
护理学 |
本科 |
四年 |
90 |
4790 |
|
65 |
体育学院 |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 |
本科 |
四年 |
45 |
8800 |
66 |
舞蹈表演(健美操) |
本科 |
四年 |
30 |
8800 |
|
67 |
体育教育 |
本科 |
四年 |
125 |
4790 |
|
68 |
运动训练 |
本科 |
四年 |
60 |
4790 |
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宜春学院运动训练和翻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翻译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翻译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翻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翻译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动训练和翻译录取分数线(江西)

宜春学院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

宜春学院运动训练和汉语国际教育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训练和汉语国际教育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和汉语国际教育就业前景,运动训练专业介绍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训练和汉语国际教育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宜春学院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体育教育和运

宜春学院学前教育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学前教育和运

宜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宜春学院知识产权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和运

宜春学院法学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运动训练录取分数线(江西)

宜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

宜春学院经济学和运动训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运动训练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运动训练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运动训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运动训练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运动训练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