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6 | 29 |
| 高职排名 | 76 | 1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7 | 130703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0 | 142917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392 | 115129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391 | 115438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387 | 116816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238 | 145586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150 | 147111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150 | 147111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6 | 81226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2 | 89078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59 | 57463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56 | 59146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高职联办本科 | 专科批 | 453 | 60811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412 | 83492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 | 专科批 | 368 | 108140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353 | 116082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0 | 136560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29 | 73986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9 | 97667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0 | 56160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2 | 95033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4 | 54978 | 180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0年8月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5年创建的襄阳府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13年,历经百年风雨,培育了“厚德、笃学、慎思、敏行”的优良校风。
学校现有2个校区,设有医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畜牧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会计、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53个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先进制造业、汽车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群体系。其中畜牧兽医、医学检验技术、特殊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等6个专业获批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本科高校联合开展“3+2”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专本贯通培养的立交桥。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信息网http://jy.hbxytc.com/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系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一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坚持“一体多元三融合”办学,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办学要扎根、育人讲贯穿、工作抓基础、发展靠创新、质量有体系”总体思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对接重庆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遵循“互联网+”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以专业群服务产业群,基于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专业链,加大开放融合,深化产教互动,以“人工智能+”为技术路径,紧扣“智能制造、互联互通”的专业发展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以物联网应用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建筑工程技术和物流管理等核心专业的改造升级为基础,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智能制造与服务、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智慧城市建造、智慧物流等专业集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就业“一把手工程”,主动对接社会企业行业资源,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深度契合。
为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我校搭建了云就业智慧服务平台,拓展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开拓就业新市场、新空间,引进高质量就业单位,精准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每年就业岗位供需比均超过1:6.5,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都在96%以上。
我校积极鼓励毕业生全方位、多渠道就业。2022年毕业生升学2205人(含专本贯通),占39.5%,升学率逐年提高,毕业生参军入伍和面向基层就业比例不断提高。同时学校设立创业扶持基金,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