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25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历史类 | -/40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289(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25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6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4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38(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24(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37(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04(专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188(专科批) | -/174(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169(专科批) | -/193(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41(专科批) | -/297(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10(专科批) | -/328(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20(专科批) | -/26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199(专科批) | -/26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199(专科批) | -/281(专科批) |
本专业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准,具有从事产品质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岗位。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产品造型与综合技能训练、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CAD/CAM应用、液压与气动、机床电气与PLC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9 |
| 历史类 | 402 |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78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4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6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3 |
| 历史类 | 308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22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 文科 | 315 |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4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2 |
| 文科 | 381 |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33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323 |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9 |
| 文科 | 289 |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6 |
| 文科 | 145 |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7 |
| 历史类 | 382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面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掌握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扎实的机电技术专业知识、熟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工作原理和电气控制原理与方法,管理、维护与检修技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编程、操作、安装、调试、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服务以及车间设备管理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1999年3月,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教中心合并,更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之初,学院与全国一百多所职业大学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实现了“办起来”的历史性飞跃。2008年,学院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办学条件和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铸就了“大起来”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区域知名、业界有名、特色鲜明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2020年,学院首次实现高职在院生万人办学规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全院上下正聚力提升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全力推动学院高质量改革发展,致力建设文明和谐最美校园,不断奏响学院高质发展的奋进强音。
学院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坐落在著名的西游圣境花果山脚下。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院生11000余人。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公共体育部)、思想政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11个教学单位。
学院开设近50个专业。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药品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院内产教融合企业6家,总投入7000余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18人,硕士283人,正高32人,副高209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61.7%,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比49.4%。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
学院秉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校政行企携手共建、深度合作,不断推进资源整合,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9年至今,与韩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国家高校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与加拿大荷兰学院联合举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
面向未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抢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全力谱写学院事业“强起来”的新篇章,为连云港市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为江苏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学校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晨光路2号
邮政编码:222000
招生热线:0518-85985555 0518-85985678
QQ群:217078204、80514297
招生网址:http://zb.lygtc.cn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乡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在整合13个院校(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2009年2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设立。
学校坐落于牧野大地、卫水之滨,位于豫北中心城市新乡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现有校本部(经开区)、北校区(卫辉)和西校区(新飞大道)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450亩,建筑面积65.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184.15万册。现有教职工1163人,其中专任教师828人,高级职称29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65人,“双师”素质教师500余人。学校设有师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控技术系、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等13个二级院系,开设高职专业(方向)61个。全日制在校生2.7万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883年中州名儒李时灿先生在卫辉府创建的“汲县读书社”。建校以来,新职院人始终扎根职业教育,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学校是首批“河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优秀典型案例全国20强”“中国技能大赛冠军选手单位”“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等等。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是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河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工匠文化园、科技文化园、艺术文化园为依托,以“太行•民族精神教育展馆”和校史馆为平台,以“六节”活动为载体,以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阵地的“3262”校园文化品牌已基本形成。近年来,汽车系学生党支部被授予首批“河南省高校样板党支部”“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师生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校学生会当选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单位”,校团委被授予“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专业建设和育人水平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省级立体化教材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1+X”证书制度试点省级师资培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建有专业实验实训室217个,其中有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竞赛培训基地、《中国大能手》实训竞赛基地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还有全国齿轮行业协会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河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人才培养基地、新乡市甲骨文实训基地等省内领先的特色实训基地。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
近年来,学校先后3次摘得全国一类技能大赛“冠军选手单位”荣誉称号。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共获奖497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2项(其中全国冠军3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1项;省级一等奖117项、二等奖163项、三等奖160项。2018年,在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国家级比赛中获得数控铣和加工中心项目2个全国冠军;2019年在第一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国赛中获得2个冠军和1个亚军;2020年第二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国赛中获得1个冠军;2020年12月,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我校有3名选手分别进入数控车、数控铣和制造团队挑战赛三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学生在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得冠军221个。
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先后涌现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中原领军人才1人、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8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3人、中原技能大奖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9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40人。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河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艺传承创新平台1个、河南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支。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其中全国冠军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1项。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始终坚持特色兴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就卓著。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33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建校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6万余名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超过1000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黄河河务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国字号单位录用,仅新航集团一个单位,我校毕业生就达500余人,铸就了闪亮中原的“技能新职”品牌。其中有以全国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孟祥忠为代表的技能大师群体,新航集团9名首席技师中,我校毕业生占8名;有以著名书画家侯德昌、秦岭云、卢光照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大师;有以中国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刘国梁、世界杯短池游泳赛冠军巩杰、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第一名得主吕会会为代表的体育精英;有以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第一名杜华楠、刘赛阳为代表的技术新秀;有以专升本总成绩全省第一名马广彬为代表的学界典型,他们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地、国家”1+X”制度证书试点单位、河南省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价机构、河南省机械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河南省“职通快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河南省教育厅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省级师资培训基地等,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近6万人日,完成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认定考核5000余人次。近年来,先后为企业提供学徒制培训、学历提升、技术服务1000余人次,服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000万元。现有新乡市数控实训技术、新乡市陶瓷构件切削精密加工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近年来,完成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累计技术服务到款额1210余万元。省部级课题立项38余项,地厅级课题立项384余项,CN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320余篇(核心346篇),著作1366余部,专利1348余件(发明专利33件),荣获市级以上成果奖376余项。学校被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评为“河南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获得“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快高校”殊荣。学校牵头组建了“中原经济区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河南省智能控制技术产教融合专业联盟”“河南省自动化技术技工教育集团”“新乡市数控技术产教联盟”,搭建了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与新航集团、新飞集团、上汽集团、富士康科技、阿里巴巴等全国30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航海学院、现代学院两个校企合作多元办学二级学院运行态势良好。
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美国查塔姆大学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工业机器人专业入选教育部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与GRG集团合作组建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促进师生国际交流。先后与德国维特桥职业学院、俄罗斯喀山国立大学、菲律宾圣保罗大学、韩国釜山科学技术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TAFE学院、巴基斯坦GBT公司及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专题研修、学术交流、实地调研、学历晋升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创建国家“双高校”和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目标。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正向着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目标阔步前进。

新乡学院设有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等8个学科门类,本、专科专业70余个,其中“会计电算化”、“应用英语”为省级教育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国际经济与贸易”、“物业管理”、“心理咨询”、“建筑工程技术”5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无机化学”、“教育学原理”等6门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25门校级精品课程。

2、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等方面知识及操作技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维护和维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主要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可编程控制器、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等。就业方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等工作。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4200元/年)学费:42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机电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2.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4200元/年)学费:4200;3.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河南省理科排名第29。河南省开设理科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安阳工学院、河南工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经贸学院、郑州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河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74,最低位次是406309、河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93,最低位次是281058。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1.2019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174分(理科)。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42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