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西南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436/389(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413/367(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470/450(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455/427(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男生) | 2020 | 理科 | 485/435(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男生) | 2020 | 理科 | 450/412(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男生) | 2020 | 文科 | 490/465(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男生) | 2020 | 文科 | 464/447(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56(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37(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491(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465(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46(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22(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472(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454(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11(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399(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446(本科二批A段) | /()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439(本科二批A段)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西南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535/531(本科二批) | 551/533(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16/509(本科二批) | 542/517(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04(本科二批) | 550/527(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522(本科二批) | -/536(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中医辨证施护、整体护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能力的,能在护理学科领域从事护理临床、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主干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生理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9 |
| 护理学(佳木斯校区) | 367 | ||||
| 护理学 | 文科 | 450 | |||
| 护理学(单列专业)(佳木斯校区) | 427 |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1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 海南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广西 | 护理学(4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8 |
| 文科 | 480 | ||||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湖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3 |
| 江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 文科 | 539 | ||||
| 福建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8 |
| 文科 | 555 | ||||
| 浙江 | 护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3 |
| 吉林 | 护理学(办学地点: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市)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0 |
| 文科 | 469 | ||||
| 辽宁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历史类 | 555 | ||||
| 内蒙古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7 |
| 山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1 |
| 文科 | 508 |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历史类 | 535 | ||||
| 天津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中医辨证施护、整体护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能力的,能在护理学科领域从事护理临床、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主干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人体解剖学、健康评估、生理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等。
学制、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黑龙江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89 |
| 护理学(佳木斯校区) | 367 | ||||
| 护理学 | 文科 | 450 | |||
| 护理学(单列专业)(佳木斯校区) | 427 |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1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 海南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广西 | 护理学(4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8 |
| 文科 | 480 | ||||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办学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湖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3 |
| 江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 文科 | 539 | ||||
| 福建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8 |
| 文科 | 555 | ||||
| 浙江 | 护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3 |
| 吉林 | 护理学(办学地点:佳木斯学院,授课地点在佳木斯市)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0 |
| 文科 | 469 | ||||
| 辽宁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 历史类 | 555 | ||||
| 内蒙古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7 |
| 山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1 |
| 文科 | 508 |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历史类 | 535 | ||||
| 天津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护理学(城北校区就读.)(城北校区就读.)(城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 文科 | 533 |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 历史类 | 540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1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28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9人、硕士研究生3175人、本科生14263人、专科生7人、留学生219人、预科生55人。
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等8个本科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药物制剂等10个本科专业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门、省精品课程22门;获首届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首届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一等奖3部、二等奖3部;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学校两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曾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5项。教学实验中心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首批确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药博物馆被确定为黑龙江中医药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被确定为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科技项目查新定点单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中心1个、重点研究室3个、三级实验室10个;有黑龙江省工程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8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个;有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1个。现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3829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及课题5项、863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64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学校培养的博士撰写的学位论文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4.85亿元,有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超高分辨质谱仪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中医院,为全国首批现代化中医院建设单位。附属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原隶属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转隶,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正在规划建设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原隶属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6月转隶,是集公益性、综合性、示范性为一体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正在着力打造以康复特色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化中医医院。四所附属医院现有床位4500余张,有国家重点专科25个、省级重点专科31个,年均门诊量150万人次,树立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为保障龙江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4044人(校本部845人),有专任教师1121人,博士生导师164人,硕士生导师61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学校启动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拥有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实验室),建立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材GAP中心,现为“省医药工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以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核心,规划建设的“中国北药园”项目,成功获批全国首届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连续两届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聘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还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和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40项,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多人。学校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世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多次被教育部、国家汉办评为“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
学校创办“龙江中医讲坛”,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举办“中俄生物医药论坛”,并联合发起成立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组建中俄中西医结合学院,共同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全力打造中俄中西医结合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学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创办全球首家传统医学研究院;与美国中药联商会合作创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学校还被确定为中国-匈牙利两国政府项目“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勤奋、求真、博采、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弘扬中医药精华,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以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为依归,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拼搏奋进!
招生主管部门:招生就业处
学校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邮 编:150040
联系电话:0451—82193026
传 真:0451—82193026
电子信箱:zsjy@hljucm.net
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是学校直属的办学单位,地处佳木斯市。负责培养学校部分本科专业。其招生咨询联系方式如下:
招生主管部门:招生就业科
学校地址:佳木斯市前进区光华街53号
邮 编:154007
联系电话:0454—6103226、6103227
传 真:0454—8782721
学院网址:http://jyzsjy.hljucm.net/
电子信箱:jmsucm@126.com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川渝滇黔结合区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秉承“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的精神,坚持“厚德精业、兼容开放”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德业双修、中西医并重”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下设20个院(系),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1.9万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超过17万余人,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川渝滇黔结合区域预防、医疗、科学研究和健康产业服务中心。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28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81人、博士学位人员603人;有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904人;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突出。临床医学、药学是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41.49%。现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医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涵盖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大力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结合,构建了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教育体系。
学校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单位,承担了国家医学教育改革项目5个。2021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四个赛道均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奖。2011-2018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西南西北片区特等奖1次、一等奖6次、全国总决赛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在全国140余所参赛医学院校中,我校是连续6届进入全国总决赛的9所学校之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居参考院校前20%。近4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6项。
学校先后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7个,获批省、市厅级科研团队39个,是“四川2011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2017-2021年,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7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97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并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成了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先后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抢险中,展现出极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高救治成功率。作为西南四省(市)结合区域的省级医疗中心,为川渝滇黔结合区域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坐落在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泸州。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泸州,是一座大美之城,主城区被长江、沱江两江环抱,“江在城中,江城互融”。泸州,是一座闻名于世的酒城,风过泸州带酒香,是浓香型白酒发源地,拥有泸州老窖和郎酒两朵“中国名酒之花”。泸州,是一座红色之城,有着光荣的红色历程,朱德“护国讨袁”在泸州战斗生活5年,刘伯承指挥的泸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先声,红军“四渡赤水”三渡在泸,书写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泸州,是一座通达之城,建成高速公路5条,通车里程居四川第3位;绵泸高铁于2021年7月通车,泸州可直达成都、西安、郑州、上海、广州等地;已全面动工的渝昆高铁与规划中的蓉遵高铁在泸州交差而过;泸州云龙机场是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全国民航中型机场,当前通航点已达50个,涵盖国内全部一线城市、重要的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泸州,是一座宜居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50.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中心城区建成开放公园43个,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生态格局。教育医疗资源优质,有西南医科大学等7所普通高等院校,有“三甲”医疗机构6家,医疗卫生资源和条件居四川省第2位,正在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

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儿科学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儿科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儿科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儿科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儿科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四

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麻醉学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麻醉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麻醉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麻醉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麻醉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四

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基础医学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基础医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基础医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基础医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基础医学和护理学录

西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心理

西南医科大学英语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四川)文科年份

西南医科大学休闲体育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休闲体育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休闲体育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休闲体育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休闲体育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休闲体育和护理学录

西南医科大学运动康复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康复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康复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运动康复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康复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动康复和护理学录

西南医科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护理学这

西南医科大学法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护理学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四川)文科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