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多种形式和方式的服务;推进与工作考核、岗位聘用、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努力构建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

一是支持西部地区高级专家选拔培养工作。从西部十二个省(区、市)选拔2166名各行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为西部十二个省(区、市)选拔培养160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三是加强西部地区博士后队伍建设。在国家制定的《博士后工作“十五”规划》中对西部地区给予倾斜,加大西部地区高层次急需人才的培养。截至2008年底,西部地区共设立了29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占全国设站总数的16.3%。2008年,西部地区招收了75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占当年全国总招收人数的9.1%。

五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项目”,对技工院校“一体化”骨干教师开展示范性培训,并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在全国百个城市全面推动创业培训和创业促进工作,其中,西部地区城市约占1/3。同时,在成都、银川、咸阳、昆明、张掖等西部城市开展创业实训试点。

六是推动西部各省(区)与长三角人才开发合作的深化,鼓励通过网上人才服务合作、高层人才智力交流等合作项目,推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才服务合作,推动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做好政策协调。我部成立职业能力建设司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职业能力建设处(技工院校管理处)等相关处室共同参加的技工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组织领导、协调配合、招生宣传等工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与教育、扶贫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广泛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提供支持服务。

二是支持留学人员与回国专家到西部工作、创业和开展服务活动。每年组织2到3期专家西部行活动,深入西部基层单位和农村,帮助解决实际生产生活、科研攻关等困难和问题。实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组织留学回国专家服务团赴西部地区开展为国服务活动。2000年后,组织20余次专家服务团赴甘肃、陕西、广西、云南、四川、新疆及西藏等地区,以现场指导、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形式开展为国服务活动。支持西部地区政府或

做好政策协调。要按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教基〔2017〕1号)提出的“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强与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落实好促进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招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要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将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平台,加大面向高中、中职毕业生的招

做好政策协调。要按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教基〔2017〕1号)提出的“健全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强与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落实好促进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招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要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将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平台,加大面向高中、中职毕业生的招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推动职业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作用,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群体就业需要和满足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导向、

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将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二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优化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三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