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理科 | -/227(专科批) | /() |
| 现代物流管理 | 2021 | 文科 | -/264(专科批) |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陕西 | 现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7 |
| 文科 | 264 | ||||
| 甘肃 | 现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81 |
| 文科 | 378 | ||||
| 内蒙古 | 现代物流管理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现代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0 |
| 山东 | 现代物流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25 |
| 江西 | 现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8 |
| 文科 | 158 | ||||
| 山西 | 现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61 |
| 文科 | 149 | ||||
| 河北 | 现代物流管理 | 历史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6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与陕西省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又承担陕西省共青团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任务。
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1984年在团干部短期培训的基础上正式举办大学专科教育,1988年创建陕西青年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同时保留了陕西省团校的性质、任务和校名;秉承共青团院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内涵,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2003年开始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正式转制成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自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大力培养青年人才,为共青团事业发展、陕西省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省内外拥有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院现有含光、长安两个校区。含光校区位于西安市中心,毗邻明代古城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精巧雅致;长安校区位于长安区常宁新区,南依终南山,青山绿水、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莘莘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近年先后荣获西安市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对接产业、服务陕西、错位发展、争创一流”的建设思路,紧贴市场和产业设置专业,紧密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以一流专业为龙头,构建了与区域经济匹配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商务、金融、旅游、信息、教育等六大专业链群。设有文化传媒系、财经系、管理系、数字信息技术系、公共事业系、艺术系6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课(公共课)教研部、继续教育中心、培训部等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招生专业(方向)41个,五年制高职招生专业3个,拥有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两项,院级重点专业6个。在陕西高职教育系统具有独特优势、占有独特地位。
学院坚持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建有63个高标准实训室,其中采编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室、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18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每个专业都有3个以上校外实践基地与顶岗实习地点,保证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不少于半年时间开展顶岗实习。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0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现有物流管理省级教学团队1个。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3.68%,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23.68%,“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7%。近年来,1名教师获教育部微课竞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全国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全省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1名教师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称号,1名教师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学院教师累计参与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100多项,其中获奖项目200多项,累计公开发表论文3200多篇。
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特色鲜明。全面系统实施学生“自律、诚信、明礼、敬业、坚韧”为主要内涵的“五大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足额配备专职学生辅导员的基础上,从专任老师和管理干部中严格选配班主任,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工队伍。深入开展“知心青苑”工作,常态化开展师生“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推行处级干部联系班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实行学生假期去向登记制度,严肃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推行学工干部走访学生宿舍和联系学生家长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关注自我成长的良好氛围。
学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传承团校品牌,凝练共青团工作特色。坚持“至诚至坚”校训,塑造“爱生乐业、德教双馨”的教风和“慎思敏行、学以致用”的学风,形成了“朝气蓬勃”的校风。现有宿莽文学社、蓝野环保协会、精武协会、博雅传统文化协会等19个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特长;举办读书励志实践活动、社团文化节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节等多个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并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设立专门机构,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就业工作模式,着力保障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充分调动合作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生岗位锻炼、技能提升和吸收、推荐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着力落实毕业生顶岗实习结束后直接受聘入职;持续加强与行业、知名企业联系,为学生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空间;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就业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应聘入职;加强学院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不断提升线上就业指导、信息供给、政策咨询等服务功能。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坚持将育人与助人相结合,按照“经济上予以资助,生活上予以照顾,思想上予以引导,学习上予以帮助”的思路,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力度和受益面,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学院特困补助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义务兵学费补偿、生活补贴、社会资助、校内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20年,学院通过奖、贷、助、补、减方式惠及学生达64%以上,总计金额达1500万元,全方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亲笔为学校题词:“实事求是,勤奋学习,把青年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王兆国、刘延东、李建国、陈宗兴、周强等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70年来,学院始终紧扣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题,从单纯的团干部教育培训发展为目前以团干部培训、管理服务类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当前,按照新的规划和战略思路,全体师生正为创建省内一流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北路155号 邮编:710068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临编1号路81号 邮编:710100
电话:029-88408331 029-61289888 (院办)
029-88413889 029-61289555(招办)
029-88408264(就业中心)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学校始建于1992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目标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张明同志任理事长、校长,吴介军同志任党委书记。
学校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占地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21.24万平方米,设有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及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城轨交通实训中心等教学机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完备,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秉承“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发扬“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育人氛围,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建设。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十佳院校”、“中国十大特色院校”。2014年,学校在全国质量媒体教育联盟总评榜陕西榜活动中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称号。在第二届(2011)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特色专业院校”,在第四届(2015)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就业力院校”、张明院长荣获“推动陕西教育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两项荣誉等一系列奖项。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按照“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根据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统筹和优化学校专业体系,以陕西地区产业、技术、职业的最新变化为引导,开设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商务等10个陕西急需的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
学校对接产业链,形成以智能制造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为主的6个学科专业群。建设以工学为主,信息类专业为特色,专业与产业高层次职业技术的专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省级重点专业、一流专业、骨干专业为引领,以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抓手,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同步发展。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1人。我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了一批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人员参加校内职称评定。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
教学力量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我校在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
学校不仅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的学生能够扎根三秦,爱岗敬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通过跟踪调查问卷显示,我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高,就业竞争力强。据西安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统计,近5年,我校为区内提供逾5000名技能型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骨干和中高层管理干部。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三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为陕西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良。2005年,学校喜迁新校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建成集教学、科研、办公、体育、生活等各种功能建筑及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建有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楼16栋,实验实训楼2栋,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栋,图书馆大楼1栋,体育馆1栋,学生餐厅,洗浴中心楼各1栋,各类运动场3个。馆藏图书丰富,2015年,建成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6万平方米。2013年,先后被高新区,西咸新区确定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适应内涵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学校校园文化浓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秉承“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和以“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文化为核心,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水平。
学校团委、体育部、学生会、各学生社团经常性举办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整个校园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在学校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实践之余,尽可能张扬其个性、特长、使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我校有极具阳光气息与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活,各类社团缤彩纷呈,旋影电子信息协会、互联网+协会、创新创业协会、中兴社、华为社、IBM社、耕耘文学社等38个学生社团竞相比艳。2012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投入逾亿元,建成体育馆1栋,为体育课教学及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近年来,学校的足球、篮球、田径、轮滑等多个体育团队竞逐于全省各类比赛,并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奖优助困体系完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奖学金、助学金与助学贷款政策。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特困学生助学金3500元/年;一般学生助学金2500元/年;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8000元/年。
学校建立健全了“奖、贷、助、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助学体系,校内外设有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主自强,激励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站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担当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光荣使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学校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走“内涵式、特色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奋力把学校建成“陕西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推动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及信息产业发展和建设陕西高等教育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华为鲲鹏产业学院。与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力成半导体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成区块链实训基地、封装测试、人工智能等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先后与139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咸新区、西安航天基地等地方政府与学校合作创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广泛与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等20余个学会(协会)组织交流合作,受邀成为其理事单位或会员单位,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凡达到当地专科录取分数线且第一志愿填报我院的考生,我院将优先录取。
济困助学措施
l 根据国发[2007]13号文件及陕政发[2007]26号文件精神,品学兼优贫困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针对我院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额度为每生每年8000元;
2、针对我院在校生中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额度为每生每年5000元;
l 根据国发[2007]13号文件及陕政发[2007]26号文件精神,品学兼优贫困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 针对我院在校生中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可获资助金每生每年3500元整;
2、 针对我院在校生中家庭贫困学生,可获资助金每生每年2500元整;
l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核果家开发银行《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的通知》以及财教[2007]135号文件精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每个借款人每年申请的贷款原则上最高不超过6000元,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l 学院为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学院提供适当的劳动岗位勤工助学。

西安外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现代物流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现代物流管理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现代物流管理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现代物流管理这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27分(理科)。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在招生省份:陕西、河南、甘肃、内蒙古、河北。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甘肃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81分(理科)。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甘肃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理科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文科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陕西青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27分(理科)。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现代物流管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内蒙古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84分(文科)。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内蒙古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内蒙古现代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为内蒙古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84,最低位次是30293、陕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27,最低位次是158292、陕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4,最低位次是82781、甘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81,最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在陕西省理科排名第3。陕西省开设理科现代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开设理科现代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陕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1.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6500;2022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陕西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陕西青年职业学院2022年在内蒙古、河北、陕西、河南、甘肃等5个省市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30802现代物流管理河北专科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