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01 | 14269 | 460 | 
| 本科二批 | - | 459 | 28966 | 408 | ||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99 | 6913 | 458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2 | |||
| 资源勘查工程 | - | 2 | |||
| 石油工程 | - | 2 | |||
| 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 | - | 2 | |||
| 油气储运工程 | - | 3 | |||
| 金融学 | 本科二批 | - | 2 |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2 | |||
| 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 | - | 7 | |||
| 应用化学 | - | 3 | |||
| 地质学 | - | 3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2 |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2 | |||
| 焊接技术与工程(卓越工程师) | - | 2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 | - | 6 | |||
| 地质类(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 - | 4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3 | |||
| 自动化 | - | 2 | |||
| 土木工程 | - | 2 | |||
| 安全工程 | - | 3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2 | |||
| 电子商务 | - | 2 | |||
|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2 | |||
| 汉语言文学 | - | 2 | |||
| 英语 | - | 3 | |||
| 新闻学 | - | 2 |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历史可追溯至二十世纪50年代末,现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能源化工类特色专业,为我国的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及科研、设计、教育等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背景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所依托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具有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合作等科研项目、论文、发明专利、著作等科研成果累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油气煤等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关键学科,也是我校突出“石油石化”办学特色的优势特色学科。本专业紧密结合我国、我省能源化工的实际,坚持以化工为基础,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攻方向,形成了明确的学科方向,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优化控制、微通道反应控制技术、催化剂应用技术、石油油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科研、教学方向,为推动高效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做出了积极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及设备基本原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炼油、化工、能源、轻工、环保、安全等部门从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继续深造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中小型各类化工企业,化工类高新技术公司,科研院所,设计院及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现有“陕西省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技术中心1个、“石油装备智能化与工况监测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三级教授1名、四级教授8名,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中石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2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机械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围绕机电系统设计、制造和控制的发展和行业人才的需要,以石油机械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设计、制造、开发、研究、管理和营销能力;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自学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原理及编程技术、CAD/CAM、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继续深造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主要就业于高新技术企业、石油石化企业、教育单位、科研院所、国家政府机关等部门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86年,是我校最早开办的本科专业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该专业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该专业拥有“陕西省油气生产测控自动化”本科教学重点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高工)5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拥有“控制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实验室面积2200余平方米,各类实验装置700余台套,总资产600余万元,拥有“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具备较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气传动等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工业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工程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等。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使学生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应用、调试、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继续深造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主要就业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教育单位等部门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管理和工程应用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源于1958年的石油地质专业,于1985年,成立了油田开发系地质教研室;2001年鉴于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形势需要,恢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招生;2009年,本专业分别被授予国家级和陕西省特色专业。目前,该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优势学科和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该专业建有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陕西省教学团队、1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地基10处。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为特色,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平均为25%。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石油地质工程师的基本工作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其独立从事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继续深造方向:矿床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油气田开发地质、非常规油气地质等。主要就业于与油气勘探开发相关的等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油气地质理论和综合研究、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或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人文学院中文系成立于2001年,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1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中文系现有专业教师17人;特聘叶广芩为兼职教授,聘请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海外汉语专业教师参与研究生的教育和指导。近年来,中文系教师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教改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8部、教材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教学质量奖3项,建设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在建精品课程1门。中文系同时承担全校留学生的语言课和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另外,中文系承担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建有陕西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创新培养实验区”一个。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深受学生喜爱,创办的课外延伸活动——“秋之韵”诗文朗诵比赛和“春之声”演讲比赛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较强的文学理论修养、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宽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新闻出版(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文秘、编辑、记者、管理、策划、营销、语文教学、社科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原理、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继续深造方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儿童文学、汉语国际教学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新闻出版(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文秘、编辑、记者、管理、策划、营销、语文教学、社科研究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我校地质学专业于2006年首次招生,构建了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以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理论扎实,科研发展潜力十足为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和相关高校学校的欢迎,毕业生考研率多年持续在50%左右。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学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在能源、矿产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石油地质学(双语)、天然气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盆地分析和矿床学等。
继续深造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工程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主要就业于油田企业、煤炭及地矿部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找矿、技术管理、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2人,取得博士学位2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研究员为兼职教授。经过1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和企业形象与方案策划两大特色的学科体系。新闻系目前已经建立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晚报、西安电视台、阳光报、城市经济导报、科技与国力杂志等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在真正的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并且聘请了一批新闻媒体资深记者、编辑人员,以讲座等形式拓展学生思维,进行课外辅助教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从事新闻、出版与宣传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广播电视学、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传播学、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摄影基础、新闻评论学、媒介管理与经营、新闻心理学、媒介批评、报纸编辑、影视艺术概论、英语报刊阅读。
继续深造方向: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等。毕业生就业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新闻出版(媒体)、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文秘、编辑、记者、管理、策划、营销、新闻教学、社科研究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最初的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发展而来。1999年正式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以金属塑性成形和模具设计为主要方向,为我国的石油石化能能源化工工程装备制造等相关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该专业2011年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所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陕西省优势学科。拥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校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该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成型工艺的制定与优化、成型设备控制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塑性成形原理、材料成型设备及控制、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金属塑性成型数值模拟、金属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等。
继续深造方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等。毕业生在石油石化装备、汽车、机械、电器、船舶、家电、日常用品及模具等领域从事产品和技术开发、质量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今共培养本科生100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240余人。
本专业近年来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注重国际经济与贸易对英语和应用操作的要求,强化了英语四年不断线以及大量实训课程。另外,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激励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专业毕业生以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其中很多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熟悉现行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世界经济现状,具备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石油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函电(双语)、报关与通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双语)、国际商法(双语)、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
继续深造方向: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相关专业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石油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从事外贸实际业务、营销、管理、研究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新闻学、安全工程、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翻译、环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材料类(含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新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类、计算机类、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计算机类(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石油工程、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2个专业。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

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商务、油气储运工

2021年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金融学、石油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安全工程、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油气储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类(

2020年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英语(招英语考生)、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安全工程、石油工程、应用化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

2019年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安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

2018年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卓越工程师)、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类(勘査技术与工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电子商务、英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信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