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学(曲江校区)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电气类(曲江校区。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 四年 | 2 | |||
| 自动化类(曲江校区。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 | 四年 | 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工业设计(曲江校区) | 四年 | 1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人工智能(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曲江校区) | 四年 | 3 | |||
| 软件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数字媒体技术(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土木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
| 水利水电工程(曲江校区) | 四年 | 3 | |||
| 会计学(曲江校区) | 四年 | 2 |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金融实务操作与管理的应用型、实践型高级专门人才。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方针,采用实验教学、双语教学、实践基地等培养的方式,通过系统学习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实务的操作技能,熟悉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和状况,了解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从事各种金融实际工作,解决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实务、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原理与实务、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投资、证券交易操作与分析、项目评估、金融企业会计、国际结算、经济法学、金融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
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金融实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西安理工大学是西北五省创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专业最早的高校,于2008年开始招生。现为“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副主任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该专业依托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于1990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进一步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前身是于1996年招生的电子信息工程(图文)专业。为适应现代信息传媒数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07年开始对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2008年申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获教育部批准,当年开始招生培养。2016级开始将开展“中德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双学历教育”的互派留学生计划,2016级及以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将有机会在大二结束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留学1.5年,最终可以获得两校的学位证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分为两个培养方向:数字娱乐技术、网络与移动媒体。专业一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本专业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举办的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本专业多项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多年来,本专业为数字媒体技术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就业方向满意度高,近两年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于98%,形势良好。本专业读研率为30%,考研学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计算机和通讯等相关学科。
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专业化视野,能够从事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制作及软件开发,包括数字娱乐、网络与移动媒体,以及计算机与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创新、创业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平面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数字媒体非线性编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动画技术与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Web开发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流媒体技术、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媒体设计、游戏开发、体感交互开发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数字娱乐、互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广告设计、电子出版、网络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与物理电子学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能力,系统掌握电路与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等技术,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半导体器件与材料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及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英语。
专业基础课
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数理方程、理论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基础。
专业课
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功率器件与集成、检测与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光电子学原理、微机电系统等。
实践环节
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电子技术查新训练、电子线路CAD综合训练、半导体专业实验、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
突出微电子学科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在实践性环节中,将阶段性导论和实践环节穿插于各个不同的阶段,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内容与最新的技术联系,强化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最新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和熟悉国际知名企业的生产、设计环境和流程,真正做到与社会接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IT行业、电子器件和材料行业从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制造、微机电系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可以报考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
工业设计是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工业设计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科技和人文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结合,是跟企业的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专业发展方向以技术设计为主,旨在培养思路开阔、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勇于创新的既懂现代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创新知识,又通晓市场经济规律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以产品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为基础,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各类产品形态进行综合开发,包括产品造型、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研究、人机工程学研究等,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挥能力以及先进技能表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有:美术基础、设计速写、构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二维表现、计算机三维表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工程基础、产品色彩设计。
专业课程有: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产品语意学、版式设计、交互设计基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设计管理与市场营销、数码与媒体设计基础、包装与广告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设计公司、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从事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信息传播等的教学、科研、设计、开发和设计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浙江省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浙江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浙江省数字媒体技术浙江省自动化类浙江省通信工程浙江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金融学浙江省会计学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浙江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省软件工程浙江省人工智能浙江省工业设计浙江省土木工程浙江省电气类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备注浙江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一段浙江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一段浙江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第一段浙江省数字媒体技术第一段浙江省自动化类第一段浙江省通信工程第一段浙江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第一段浙江省金融学第一段浙江省会计学第一段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第一段浙江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段浙江省软件工程第一段浙江省工业设计第一段浙江省土木工程第一段浙江省电气工程及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电器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7个专业。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黑龙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统计学等7个专业。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电气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电气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曲江校区)、农业水利工程(曲江校区)、印刷工程(曲江校区)、水利水电工程(曲江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曲江校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曲江校区)、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自动化类(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曲江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曲江校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曲江校区)、土木工程(曲江校区)、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曲江校区)、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自动化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个专业。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22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铁道车辆技术(港务校区)、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港务校区)、铁道供电技术(港务校区)等3个专业。2022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铁

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曲江校区)、水利水电工程(曲江校区)、自动化类(曲江校区。含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曲江校区)、土木工程(曲江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