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2 |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2 | |||
| 工程力学 | 四年 | 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2 | |||
| 智能制造工程 | 四年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2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2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2 |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2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四年 | 2 | |||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2 | |||
| 资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2 | |||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采矿工程 | 四年 | 4 | |||
| 矿物加工工程 | 四年 | 2 |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2 | |||
| 消防工程 | 四年 | 2 |
采矿工程系源于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矿冶系采矿组,发展历经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西安矿业学院采矿系和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采矿工程系。经过70余年的发展,在刘听成、吴绍倩(女)、陈志学、唐祖章、石平五等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良好师德风范的老一辈教师的带领和培养下,经过几代人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断改革进取,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开采系统与工艺优化、井工与露天开采等协调发展的特色专业格局,培育了一支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和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
采矿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39人、实验教师7人,其中正高职称12人(博导7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7人、硕士学位的7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优秀人才。教学、科研团队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创新团队”和“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等称号。
采矿工程系开办的采矿工程专业在成立之初就招收五年制本科,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采矿工程系教学团队被评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和陕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年通过专任认证复评,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采矿工程专业遵循“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立足西部和煤炭开采行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近3年采矿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纵向课题以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近3年科研经费总额3820.88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612.15万元,横向科研经费3208.73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2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采矿工程专业生源质量在稳步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秉承“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70余年来,采矿工程系培养了三千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在全国煤炭工业和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伍永平、长期扎根于边疆煤炭工业的“吴登云式好干部”吴甲春和“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陈苏社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形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材料、建筑、电工、电子、冶金、化工、石油、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无机材料热工设备、无机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计算机在材料学中的应用等(本科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矿物加工理论、工艺设计及工程研发等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能运用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等方法对矿物进行分离、富集、加工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矿物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物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物学、破碎与磨矿、物理选矿、浮游选矿、固液分离技术、选矿厂设计、矿物材料表面改性方法、粉体加工技术、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矿物加工机械、工厂管理等。
就业去向:考研、机关企事业单位,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冀中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西北有限公司、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等。
联系人: 左老师
联系电话: 029-83856267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 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 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 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 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 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 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 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 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 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 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 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 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 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 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 (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 (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 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 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702 物理学类
省份专业专业代号专业备注学制学费科类jhxzmc计划类别批次招生计划数贵州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年6480理工非定向普通类第一批本科2贵州自动化四年6480理工非定向普通类第一批本科2贵州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6480理工非定向普通类第一批本科2贵州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6480理工非定向普通类第一批本科2贵州通信工程四年6480理工非定向普通类第一批本科2贵州物联网工程四年6480理工非定向普通类第一批
年份省份类别科类批次专业代号专业名称备注人数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矿物加工工程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能源化学工程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材料类22020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
年份省份类别科类批次专业代号专业名称备注人数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4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4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车辆工程4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2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土木工程42019贵州普通类理工第一批本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
专业名称科类学制批次计划数专业备注地质类理工四年第二批本科2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机械类理工四年第一批本科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四年第二批本科2 计算机类理工四年第一批本科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理工四年第一批本科2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四年第二批本科2 安全工程(卓越)理工四年第二批本科2 采矿工程(卓越)理工四年第

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在贵州招生专业有数据计算及应用、测控技术与仪器、油气储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

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贵州招生计划概况-理工少数民族预科

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贵州招生计划概况-理工高校专项

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贵州招生计划概况-理工国家专项

202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贵州招生计划概况-理工普通类

2022年西安科技大学贵州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分专业招生计划

2022年西安科技大学贵州省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概况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贵州招生专业有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4个专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贵州招生计划(2022年)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

2022年西安科技大学在贵州招生专业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采矿工程、

202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贵州招生专业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工程力学、矿业类(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自动化、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工商管理、机械类(机械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