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自动化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3 | 9846 |
| 20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7 | 8943 |
| 2017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8546 |
| 2017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9 | 8546 |
| 2017 | 材料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43 | 7749 |
| 2017 | 建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3727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深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着眼国家中长期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熟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重要理论、主要方法和关键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工程素养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与隧道、岩土与地基基础等方面从事研究、设计、施工、规划、管理与开发等工作的土木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专业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紧密结合专业发展、社会需求和工程实际,构建了以“三大力学、四大结构”为主体,“设计-施工-管理”为主线,“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主干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将在学习数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程后,系统学习土木工程中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结构中各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组合结构等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各类岩土工程、基础工程的设计与处理方法,现代化施工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等系列知识,并结合大量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实践等实践环节,加强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专业与素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成为兼具科研、设计、施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到土木工程领域相关的国家机关、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地产公司等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监理、投资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土木工程领域高等院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新发展及新动向,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电力、冶金、建筑等行业,从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本专业设置有电力系统与智能供配电技术研究、高电压大电流测控技术研究、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应用技术研究和新型电气装备及控制系统研究四个方向。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气装置与电气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工厂供电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施工维护、运行管理、营销服务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回归本原”的理念。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通过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城市设计、艺术人文、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实践环节的综合拓展,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建筑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专业领导者。
二、专业内容
建筑学专业以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三平台、三阶段、二环节”的建筑学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专业教育的体系化和整体性。其中,以专业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三个教学平台,实现建筑学教育的三阶段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基础平台,围绕培养合格的大学生组织课程体系;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基础平台,围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建筑人才组织课程体系;专业拓展与深化教育阶段——综合拓展平台,围绕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组织课程体系。三个阶段通过两个整合环节,从“综合——专业——在综合”,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专业教育的层级。在此过程中,强调以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系列课程为主干,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主、辅、特”交叉,题目“长、短、快”结合,形成“分解递进、有机整合”的设计教学单元,以适应现代建筑学教育的规律。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各设计院、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健全人格、个性突出,满足水工程领域需要,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突出、综合素质优秀,掌握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具备较强的施工、管理及设计能力,具有引领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内容
涉及城市水系统运行与管理各领域,包括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水工艺设备基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相关内容。
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
学生就业方向包括设计研究院(所),城市公用事业,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2017年各专业分数情况统计表(广西)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材料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45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33自动化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52软件工程设计学类387.5254.3303.515美术学类284.3251.9268.12
专业(类)科类2020年录取情况2021年计划数分数线:理工496录取低位次:理工24399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总计理工:30人建筑学理工城市设计理工////1土木工程理工工程管理理工////2会计学理工////2环境工程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2金属材料工程理工材料类理工机械类理工人工智能理工化工与制药类理工
广西录取情况统计专业(类)科类2019年录取情况2020年计划数分数线:理工509高分平均分低分录取人数总计理工:40人30建筑学理工土木工程理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环境工程理工工商管理类理工计算机类理工金属材料工程理工材料类理工机械类理工人工智能理工////2化工与制药类理工////3设计学类艺术文
2018年度广西的信息如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类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材料类设计学类361.2319.0340.12美术学类288.8288.8288.81
2016年各专业分数情况统计表(广西)分数线:理科502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录取人数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安全工程软件工程///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风景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2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2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8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8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

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广西招生专业:会计学(文史类,4年,20000元/年)、经济学(文史类,4年,20000元/年)、建筑学(理工类,5年,22000元/年)、安全工程(理工类,4年,200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类

2021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城市设计(理工类,4年,6480元/年,在雁塔校区办学)、工程管理(理工类,4年,5400元/年,在草堂校区办学)、化工与制药类(理工类,4年,6000元/年,在草堂校区办学,包含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0分,交通工程理科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自动化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0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会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1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5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城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自动化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9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