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最高/最低分)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软件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602(本科批) | /() |
| 软件工程 | 2020 | 理科 | -/393(本科一批) | /()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388(本科一批) | -/385(本科一批)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380(本科一批) | -/373(本科一批)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376(本科一批) | -/366(本科一批) |
软件是隐含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整个系统运行的核心,正如隐含在人的大脑中控制人体行为的思想意识。就像哈利波特手中没有施加魔咒的魔法棒毫无魔力一样,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系统也无法应用。如果没有软件,那么智能手机中各种丰富多彩的应用程序将会消失,银行将不能提供业务结算的功能,核电站的反应堆系统将失去控制。
特别是在现代航空航天飞行器及应用系统中,软件提供的控制功能涵盖了导航、通信、动力和飞行控制等重要方面。第四代战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采用了大规模软件技术,实现了航电系统由电子机械密集型向软件密集型的过渡,相关的系统软件开发成本已经超过了机体和发动机的成本。高质量的软件已成为保证航空航天等安全关键领域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软件工程采用系统化、规范化和数量化的工程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与飞行器设计、动力、自动化、电子等其他工程技术一起,保障航空航天飞行器系统的顺利研制和生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航空、航天、民航领域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如果你有驾驭天马,长空牧群星的志向,愿意为中国未来的宇宙飞船、军用战机和民用飞机的软件系统研发做出贡献,希望成为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优秀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那么欢迎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专业地位、重要性、影响力、发展前景和培养特色
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为基础,面向实际应用的需求,研究采用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原则研制高质量软件的学科。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中的软件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越来越复杂。在典型的航空领域的机载软件中,代码量可达到千万行,耗费整个飞行系统开发的大部分人力和费用。软件工程提供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验证以及管理配置等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地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系统质量。
软件产业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银行金融、网络通信、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为适应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对于航空航天等安全关键领域,细微的软件故障就可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导致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软件工程的重要性因此显得尤为突出。
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社会对高水平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0年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本专业由世界著名软件工程大师David Parnas教授揭牌,所依托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学科为工业与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类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2012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106所高校参评的软件工程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6位(江苏省内高校第2位),具有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本专业的授课教师包括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知名教授以及近年来引进的从国外和国内著名高校博士毕业的优秀青年教师,注重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与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的工程训练相结合,培养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优秀软件工程科研和技术人才。
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高水平的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通晓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与测试验证等实践能力,具有组织和管理软件项目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现代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所急需的软件工程高级科研人才和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模型与方法、软件测试、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面向对象的方法与UML建模、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嵌入式软件开发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软件工程(第一、二学年在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校区学习,第三、四学年在南京市将军路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2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8 |
| 广西 | 软件工程(6380元/年,在天目湖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天目湖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2 |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 河南 | 软件工程(天目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5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1 |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 福建 | 软件工程(一、二年级在天目湖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在将军路校区就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安徽 | 软件工程(6380元/年;一、二年级在江苏省常州市天目湖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在江苏省南京市将军路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9 |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7 |
| 黑龙江 | 软件工程(大学一、二年级在常州市天目湖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在南京将军路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7 |
| 吉林 | 软件工程(大一、大二在常州市天目湖校区就读,大三、大四在南京市将军路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4 |
| 辽宁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8 |
| 内蒙古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 山西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天目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2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4 |
| 天津 | 软件工程(大学一、二年级在天目湖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在将军路校区就读)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0 |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首批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获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我校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7个专业之一,本专业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而且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管理能力、创新和创业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层次、工程型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专门人才,为振兴民族软件产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服务。
采用“面向需求、突出特色、强调工程、分流培养”的模式,针对软件工程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学生的个人志向和定位不同,本专业的培养类型分为专业学术型(攻读学术型硕士或直博)、工程实践型(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和就业创业型。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由主干必修课程、主干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主干必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概论、编译原理、Java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实训、程序设计综合实训。主干限选课程依据不同的方向开设,每个方向由六门限选课和一门分方向的工程设计构成。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为98%以上,就业质量高。就业去向集中在西安高新区和京津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地区就业人数逐年增长。一批优秀毕业生跻身于微软、IBM、腾讯、百度、华为、阿里集团等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8 |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美业软、密码科术;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大、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04 |
| 广西 | 计算机类(6600元/年,在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大类中的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06.数字媒体技术+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717.人工智能+080907.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04.信息安全+080903.网络工程+080911.网络空间安全+080918.密码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南校区)(软件工程第一、二学年学费6600元/学年,第三、四学年按学分计算(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7 |
| 河南 | 计算机类(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大三、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0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大三、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6 |
| 安徽 | 计算机类(6600元/年;包含专业详见学校招生章程或咨询学校;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学费6600元/年,三、四年级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7 |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学费6600元/年,大三、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4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大三、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0 |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6 |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第三、四学年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8 |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大三、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55 |
| 北京 | 计算机类(660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其中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大四学费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办学地点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和192个科研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1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295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56个中外文数据库,1260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52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90人,博士生导师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27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9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08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846人次。现有学生35127人(其中本科生19044人,研究生15262人,学位留学生821人),成人教育学生2361人。
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7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24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近四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23项,银奖17项,连续四年荣获“先进集体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2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6项,连续九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2项、银奖9项,连续四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18项,其中国家奖82项,建有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经济领域,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了“国际创新港+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模式,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进入新时代,南航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工信部党组、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走强化特色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创新驱动之路、深度开放之路、文化引领之路,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90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1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04万册,电子文献约1513万册,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
截至2020年11月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硕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有在籍网络和函授教育本科生43207人,网络和函授教育专科生53959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包含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5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根据ESI公布数据,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均位列全球排名前1‰。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0余人,硕士生导师1500余人。学校有院士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长江学者3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1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65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五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3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20年,学校获中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10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29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3年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21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与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西安、广州、青岛、重庆等地方政府开展深入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公司建立66个联合实验室,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建校9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1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24位院士(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院士校友20位,位列全国前茅),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我校2022年面向全国实行大类招生和部分专业单独招生,具体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我校招生计划为准。各招生专业学制4年,本科层次,学费: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数学类6600元/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文)、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5500元/年;依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费标准,软件工程专业学费为一、二年级每人每年66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收费,每学分400元,总学分不超过80学分;艺术类专业15400元/年。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2000元/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前三年68000元/年,第四年按照国际学生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收费标准缴费。
希望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学习,恪守诚信,出色地完成学业,报效祖国,为母校增光添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器人工程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器人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自动化和软件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人工智能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人工

西安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电子商务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软件工程

西安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西安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这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