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江南大学 |
|---|---|---|
| 软科(综合) | 41 | 59 |
| 校友会(综合) | 48 | 73 |
| 武书连 | 51 | 45 |
| US排名 | 729 | 647 |
| 泰晤士 | 50-7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4 | 5725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88 | 6501 | 443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69 | 9725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2 | 2688 | 499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6 | 3102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2 | 13355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5 | 15098 | 443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0 | 3665 | 4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9 | 848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4 | 2051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2 | 2171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6 | 2563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4 | 4309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2 | 4481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9 | 523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65 | 9160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之一
国家“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1959年中央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
全国首批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高校之一
全国设有集成攻关大平台的12所高校之一
首批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9所高校之一
我国半导体领域唯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之一
全国8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
首批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的2所高校之一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通信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电子封装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信息安全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软件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网络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数学类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 | 四年 | 仪器类 |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
| 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自动化类 | ||
| 信息安全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 网络工程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 信息对抗技术 | 本科 | 四年 | 兵器类 |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本科 | 四年 | 兵器类 |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生物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工业设计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机械类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材料类 |
| 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动化类 |
| 物联网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计算机类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制药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化工与制药类 |
| 纺织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纺织类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纺织类 |
| 环境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 生物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生物工程类 |
| 生物工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生物工程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