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493 | 16339 |
| 2017 | 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4210 |
| 2017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1 | 3863 |
| 201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1 | 3863 |
| 2017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6 | 3467 |
| 2017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3381 |
| 2017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3307 |
| 2017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3243 |
| 20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3175 |
| 2017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3089 |
| 2017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3089 |
| 201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3005 |
| 2017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2938 |
| 201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3 | 2938 |
| 2017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2851 |
| 20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4 | 2851 |
| 2017 | 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2716 |
| 20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2652 |
| 2017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2652 |
| 2017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0 | 2453 |
| 2017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2185 |
本专业是密切结合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听、说、读、写能力强,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良好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空间科学与航天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备空间信息科学,现代通信理论,空间环境及探测,空间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能够在航天工程、空间环境、空间探测、空间应用和空间资源开发以及其它相邻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天线、射频电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微处理器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航天测控技术、航天传感器技术、工程有限元计算、量子力学、卫星工程、嵌入式信号处理实验、航天电子技术基础、空间物理基础、空间探测技术、导航原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报考空间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在电子通信、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从事研究性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之一,是国家为培养宽口径信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引导性目录专业,其专业方向覆盖了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本专业的前身是我校20世纪50年代末设立的信息论专业,是我国最早培养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人才的基地之一。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先进,设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培养出科技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王志刚、“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总设计师杨宏等在内的一大批人才,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理论实际并重,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发展后劲充足,综合素质高,掌握信息系统及信息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光通信技术基础、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系列讲座、编码理论基础、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通信网的安全和保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8%,可在本校或外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主要推荐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本领域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同时本专业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开展各类合作交流项目,学生可以被推荐到相关国外高校攻读通信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中兴、大唐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以及各类IT 企业,就业地域主要为北京、上海、广东以及各省会中心城市,每年就业率均在98% 以上,在业内拥有很高的声誉和认可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质量工程建设的首批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获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我校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7个专业之一,本专业软件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而且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管理能力、创新和创业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成为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层次、工程型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专门人才,为振兴民族软件产业、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服务。
采用“面向需求、突出特色、强调工程、分流培养”的模式,针对软件工程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学生的个人志向和定位不同,本专业的培养类型分为专业学术型(攻读学术型硕士或直博)、工程实践型(攻读专业学位硕士)和就业创业型。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由主干必修课程、主干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主干必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概论、编译原理、Java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实训、程序设计综合实训。主干限选课程依据不同的方向开设,每个方向由六门限选课和一门分方向的工程设计构成。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为98%以上,就业质量高。就业去向集中在西安高新区和京津地区、沪宁杭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地区就业人数逐年增长。一批优秀毕业生跻身于微软、IBM、腾讯、百度、华为、阿里集团等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对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创设的新专业。我校是全国开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成果突出。近几年承担了卫星通信新体制、卫星网络与交换、卫星图像压缩、深空通信、嫦娥探月工程等项目的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图像压缩系统在嫦娥探月工程中成功地完成了对月观测图像的压缩任务。
培养目标:
以数学、物理、外语、信息基本理论为基础,注重学习通信、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数字技术、信息和信号处理、软件开发等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习空间信息的获取、数字表达和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方法、典型设备、部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空间信息分析理论、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虚拟现实与仿真、网 络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深空通信、卫星通信、电子测量技术、数字测图、GPS 定位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可以选择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为深造学科。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 20%,其中的25% 推荐到外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本专业学科也可被推荐到相关国外高校攻读信息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生可以从事信息和通信系统、数字化国土、数字化城市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管理部门、军事、经济、科学研究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就业去向是国内 IT 企业、电信运营商及科研院所等。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信息安全是一个涉及计算机、通信、数学等多个专业方向的交叉专业,我校为国内首批设立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之一。本专业是教育部在全国建设的15个信息安全二类特色专业(即紧缺人才专业)之一,也是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之一。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校就在陈太一院士、肖国镇教授、王育民教授、王新梅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带领下,在密码学领域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成为国内最早开始相关领域研究的单位之一,培养的密码和信息安全人才遍布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机关,被称为我国密码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在国内外信息安全领域拥有极高的声誉。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密码学”省级教学团队、信息安全领域唯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建有齐全的信息安全实验环境。目前,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技术已作为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就业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为适应信息安全新形势,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学院开设网络空间安全实验班。
在实验班培养体系中,注重培养实效,以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编制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己准备授课内容,上台授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师引领,邀请学术专家指导人才培养,先后邀请方滨兴院士、沈昌祥院士、马建峰教授等国内信息安全专家来与本科生进行交流;联系实际,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网络攻防技术授课;要求实验班的同学都必须参加一次网络安全方面的竞赛,实验班学生先后在全国各类网络攻防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实践技能表现突出;学院目前还和中科院信工所、浪潮创新、IBM等单位以多种形式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产业界、政府部门师资力量的注入还将进一步增强实验班的课程师资实力。
培养目标:
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并能从事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微机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及设计、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移动应用安全、信息隐藏、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每年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8%,推荐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本领域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同时本专业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了各类合作交流项目,学生可以被推荐到国外高校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华为、中兴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以及奇虎360、天融信等各类信息安全企业,就业地域主要为北京、上海、广东以及各省会中心城市,每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在业内拥有很高的声誉和认可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普通类 | 本科 | 92 |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专业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普通类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55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普通类 | 计算机类 | 本科 | 20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普通类 | 自动化类 (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 | 本科 | 17 |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专业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国家专项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6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国家专项 | 自动化类 | 本科 | 2 |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专业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高校专项 | 电子信息类 | 本科 | 2 |
|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类别 | 专业 | 层次 | 计划数 |
|---|---|---|---|---|---|---|
| 2020 | 内蒙古 | 理工 | 少数民族预科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 | 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8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0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2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6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1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9分,金融工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工程管理

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9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采矿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土木类(中外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冶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矿业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3分,风景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

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大四按学分计,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8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0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空间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理科录取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6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计算机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化、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6分,自动化类(智能制造)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电子信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计算机类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1分,空间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