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14(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9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93(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291(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87(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306(专科批) |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95(专科批) | -/334(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81(专科批) | -/306(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344(专科批) | -/281(专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14 | 
| 文科 | 296 | ||||
| 青海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4 |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1 | 
| 陕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羊山北路1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0 |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仙林大学城羊山北路1号)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4 |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63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48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0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0 | 
| 湖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3 | 
| 湖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5 | 
| 河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办学地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4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9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4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23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08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381 | 
| 内蒙古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7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湖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9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9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3 | 
| 湖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5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49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7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3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90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6 |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三段 | 普通类 | 477 | 
| 内蒙古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2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1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毗邻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暂定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培养了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顾心怿、王世绩、邹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
学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14个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561人,其中,本科生4267人。外国留学生70余人。教职员工10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6.5%,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才用才力度。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16个,全国技术能手9人,国务院特贴、省名师、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双创博士、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社科优青、南京市劳模、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等200余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5人)。
学校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12门、国家规划教材4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9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7项;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1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职业院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
学校与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等4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家境外组织和院校保持稳固的联系,获得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学校国际化探索成果“高职国际合作教育范式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年至2019年我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学校建成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2021年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正式落户学校。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职研究会、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全国性平台5个,以及牵头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教集团等全省性平台9个。
学校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的试点院校。
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以例示人”作用,致力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和产教融合的示范,为“建设成为‘全国领军、世界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2018年在湖北同类高校中率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校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与光谷生物城隔江相望,武汉地铁21号(阳逻)线直达主校门,区位优势突出。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是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亲切关怀和指导。1994年春,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牢记“严谨、自强、求是、创新”校训和“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医、文、管、教、艺、经等9大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4个学院,设有68个本、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工程、农业、兽医等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湖北有关人才项目设岗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以博士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为81%,自有博士教师数量居湖北同类高校首位,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省级人才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3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楚天园丁奖”教师2人,“荆楚好老师”3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获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9个。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继续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942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申报专利近200余件,获批专利77件,居湖北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3项。先后与省内外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双创教育模式和以“自强自立、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双创文化品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北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就业湖北’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建设了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培养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20余栋,学生公寓40栋(其中二人间寝室占比34%,其余均为四人间寝室),并实现了空调全覆盖;有学生餐厅6座,室内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2万多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292.33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实习实训基地4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4万余平方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共同进步”的育人理念,培养的杨子威、许大卉、程菲、骆群曙、肖洁丽、张聪等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昆虫达人”赵宇晨、“美女学霸”范琴等学生受到网友追捧,成为正能量“校园网红”。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体示范效应。学校先后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连续八届)、“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省级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1.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1.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2.202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3.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9000;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民办专科(高职)专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湖北省排名第8。湖北省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昌首义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31,最低位次是149369、内蒙古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2,最低位次是68106、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6,最低位次是191000、福建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65分(理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650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49分(理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42分(理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