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名称 | 类型 | 专业代码 |
---|---|---|---|
1 | 设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500 |
2 | 美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130400 |
3 | 艺术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130100 |
4 | 公共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120400 |
5 | 创业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1202Z1 |
6 | 工商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120200 |
7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120100 |
8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学术型硕士 | 100705 |
9 | 药学 | 学术型硕士 | 100700 |
10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3700 |
11 | 软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3500 |
12 | 生物医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3100 |
13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3000 |
14 | 绿色船舶与环境保护 | 学术型硕士 | 0824Z3 |
15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2400 |
16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082302 |
17 | 交通运输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2300 |
18 | 矿物加工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902 |
19 | 采矿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901 |
2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1700 |
21 | 水利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500 |
22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406 |
23 | 结构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402 |
24 | 土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400 |
25 | 建筑学 | 学术型硕士 | 081300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1200 |
27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100 |
28 | 导航与信息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0Z1 |
29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1000 |
3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0900 |
31 | 电气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800 |
32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703 |
33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080700 |
3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500 |
35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080400 |
36 | 汽车电子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2Z5 |
37 | 汽车运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2Z2 |
38 | 车辆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204 |
39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080200 |
40 | 工程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080104 |
41 | 流体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080103 |
42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080100 |
43 | 统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071400 |
44 | 地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500 |
45 | 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300 |
46 | 物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200 |
47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070100 |
48 | 中国史 | 学术型硕士 | 060200 |
49 | 新闻传播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300 |
50 | 英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201 |
51 | 外国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050200 |
52 | 体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300 |
53 | 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040100 |
54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030505 |
5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030500 |
56 | 政治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200 |
57 | 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030100 |
58 | 应用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020200 |
59 | 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010100 |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武汉音乐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有:音乐与舞蹈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武汉音乐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音乐与舞蹈学学术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型硕士030505武汉音乐学院384名校友会(综合)561名武书连武汉音乐学院是我国中部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艺术学、管理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生物学、水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公共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
武汉体育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有:音乐与舞蹈学、特种医学、新闻传播学、运动康复学、体育新闻传播学、体育工程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武汉体育学院学术型硕士专业编号名称类型专业代码1音乐与舞蹈
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保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数据科学、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应急管理、公共经济管理、宏观质量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工
1.学术型硕士录取总成绩=[(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之和)/3.5]*30%+[(初试自命题科目成绩)/1.5]*20%+复试总成绩*50%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录取总成绩=[(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之和)/3.5]*30%+[(初试自命题科目成绩)/1.5]*20%+复试总成绩*50%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生和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6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
2.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学校所有学术型相关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035101)、美术专业学位(135107)和艺术设计专业学位(135108),学制三年,其余各专业学位招生领域学制两年。
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公共管理、创业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绿色船舶与环境保护、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