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哪个交通工程专业好(交通工程专业武理工和武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6 22:30:50 解决时间:2022-12-16 11:05

满意答案

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哪个交通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各排行榜,交通工程专业的分数线,交通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武汉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湖北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交通工程2020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426965
2019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626264
2018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526170
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825668
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培养具备交通系统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大数据分析、车路协同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并在道路工程测量、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训练,能从事区域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研究、教学、规划、设计、管理、施工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运筹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交通系统分析、测量学、道路勘测设计、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交通信息与数据库技术、现代道路交通物流学、交通港站与枢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客运交通、高速公路管理学、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工程学等。

  本专业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博点,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国家和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道路施工部门、客运企业、物流企业、交通咨询公司、投资银行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系统开发、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新疆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4
甘肃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40
陕西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1
云南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3
贵州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2
四川交通运输类(包含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2
海南交通运输类(包含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673
广西交通运输类(4500元/年,包含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0
广东交通运输类(非定向)(081006.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081801.交通运输+081802.交通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2
江西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02
福建交通运输类(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600
安徽交通运输类(4500元/年;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611
黑龙江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58
吉林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49
山西交通运输类(包含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82
天津交通运输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校本部)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639
北京交通运输类(4500元,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83
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
武汉科技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好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富有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设计院、施工单位及检测单位从事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维护和检修等工作。
武汉科技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新疆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88
甘肃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I段普通类511
云南交通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5
贵州交通工程(黄家湖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9
四川交通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黄家湖校区就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5
广西交通工程(4500元/年,在黄家湖校区办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9
广东交通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黄家湖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4
河南交通工程(黄家湖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93
福建交通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9
江苏交通工程(在黄家湖校区学习)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4
山西交通工程(办学地点黄家湖校区)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36
武汉理工大学
55
软科(综合)
35
校友会(综合)
36
武书连
371
US排名
学校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61.51万册。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现有教职工544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获A+,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获B+。现有本科专业96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1个。

近10年,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十年持续保持在95%以上,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超过50%。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教创新园、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教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324个。2010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82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2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可登录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目前,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工程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计学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前20%;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022年我校继续招收艺术类专业考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招生专业

2022年我校艺术类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为动画专业和设计学类(含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学四个专业),不区分文理科投档的省(区、市)按文理科统一排序录取,区分文理科投档的省(区、市)只招收文科或历史类考生,学制四年。

二、招生计划与范围

2022年我校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16个省(区、市)计划招生235人,分省(区、市)招生计划数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与要求

1.符合2022年各省(区、市)规定的高考报名条件,且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

2.考生须参加各省(区、市)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并达到各省(区、市)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我校认可并使用各省(区、市)专业统考成绩,不单独组织专业校考;

3.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文化控制线。

四、录取办法

1.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则按其投档办法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我校则根据在各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按考生的综合成绩(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考生的文化成绩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认定的成绩为准,包含全国性政策性加分。

3.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五、收费及监督

1.学费收取标准按2022年湖北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2021年我校采用学分制收费标准,学费包括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专业学费按学年缴纳,每学年为7150元,学分学费按当学期所选课程的学分缴纳,每学分为80元)。

2.我校未委托或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专业考试及招生录取事宜。

3.新生入学后,按照教育部规定进行专业复测,凡不符合教育部招生规定或有弄虚作假、舞弊行为者,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4.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电话:027-87651423。

六、其他

1.本简章由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2.若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2022年的相关规定有变化,以新规定为准。

七、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258号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立德楼301室

邮政编码:430070

咨询电话:027-87859017   027-87858399

学校主页:http://www.whut.edu.cn

本科招生网:https://zs.whut.edu.cn

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1年12月30日



武汉科技大学
107
软科(综合)
85
校友会(综合)
135
武书连
1095
US排名
学校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500名。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收费项目
学院 招生专业(类) 授予学位 学制 招生计划 学费
    (元/年)
“3+1+2”选考科目要求 “3+3”选考科目要求 非改革省份科类要求
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类(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565 5850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2门必选) 理工类
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类(含城乡规划、建筑学) 工学学士 五年 9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地理(2选1) 理工类
土木类(含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34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恒大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管理学学士 四年 13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工商管理类(含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业管理) 管理学学士 四年 555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文理兼收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285 5850 物理+化学、生物二选一 物理,化学,生物(3选1) 理工类
应用化学 工学学士 四年 60 4500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2选1) 理工类
机械自动化学院 机械类(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600 585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工学学士 四年 495 585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理学院 材料物理 理学学士 四年 75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工程力学 工学学士 四年 75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统计学 理学学士 四年 7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学士 四年 7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90 4500 物理+化学 物理(必选) 理工类
机械类(汽车)(含车辆工程、物流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26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生物技术 理学学士 四年 65 4500 物理+化学、生物二选一 物理,化学,生物(3选1) 理工类
体育学院(恒大足球学院) 体育教育(足球) 教育学学士 四年 30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体育类
外国语学院 德语 文学学士 四年 40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文理兼收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 文学学士 四年 145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文理兼收
文法与经济学院 法学类(含法学、社会工作) 法学学士 四年 90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文史类
公共管理类(含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管理学学士 四年 90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文理兼收
经济与贸易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 经济学学士 四年 175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文理兼收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自动化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625 585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医学院 护理学 理学学士 四年 40 450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理工类
临床医学 医学学士 五年 230 5850 物理+化学、生物二选一 化学,生物(2门必选) 理工类
卫生检验与检疫 理学学士 四年 70 4500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生物(3选1) 理工类
预防医学 医学学士 五年 80 4500 物理+化学、生物二选一 物理,化学,生物(3选1) 理工类
药学 理学学士 四年 70 4500 物理+化学 化学(必选) 理工类
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工学学士 四年 3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绘画 艺术学学士 四年 32 1035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艺术类
设计学类(含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 艺术学学士 四年 198 10350 物理或历史均可+不限 不提科目要求 艺术类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8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环境工程 工学学士 四年 80 4500 物理+不限 物理(必选) 理工类
矿业类(含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工学学士(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理学学士) 四年 200 4500 物理+化学、地理二选一 物理(必选) 理工类
国际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工学学士 四年 80 25000 物理+不限 /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工学学士 四年 100 25000 物理+不限
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工学学士 四年 80 25000 物理+不限









注:各省具体招生专业(类)和人数以各省级招生部门向社会公布的为准,各专业(类)最终收费标准以学校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核准备案的为准。



录取方法
录取批次的安排

详见各省级招办公布的我校在当地的录取批次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 报名条件与要求

1.符合2021年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份规定的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身心健康者。

2.考生须参加生源所在省份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简称省统考),成绩合格。


● 录取原则

1.考生须参加生源所在省份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

2.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3.按照进档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根据招生计划,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类)录取。若省级招办有规定的投档综合成绩计算办法,按其投档综合成绩排序录取安排专业,否则,按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成绩×40%+省统考成绩×60% 执行。(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依照所在省份招生政策规定执行。)

4.对于按照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份有关政策规定增加高考文化分数投档的考生,在录取时认可其加分。

5.在综合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按省统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6.在不分文科、理科(或首选科目)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不分文科、理科(或首选科目)统一进行排序;在区分文科、理科(或首选科目)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文科、理科(或按首选科目区分物理、历史)分别进行排序。

7.考生身体状况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8.不限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作为第一外国语组织教学。

9.如果生源所在省份有特殊要求,则按生源所在省份招生政策规定执行。


● 学费标准

按湖北省物价部门2021年核定的标准执行。


● 有关说明

1.我校2021年不组织专业校考,专业成绩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

2.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份对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进行调整,则按最新规定执行。

3.新生入学后,我校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的有关规定开展入学资格复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等问题者,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


●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武汉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81

招生咨询电话:(027)68862888

招生网址:http://zs.wust.edu.cn

电子邮箱:zsb@wust.edu.cn

举报邮箱:jwjc@wust.edu.cn



  中专 2022-12-16 11:0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安全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安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安全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安全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安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安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环境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环境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环境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环境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交通设备与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轮机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轮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轮机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轮机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轮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轮机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交通运输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交通运输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采矿工程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采矿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就业前景,采矿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采矿工程和交通设备与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交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采矿工程和交通工程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采矿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工程就业前景,采矿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采矿工程和交通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采矿工程

  • 中专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交通运输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和交通运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采矿工程和交通运输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采矿工程就业前景和交通运输就业前景,采矿工程专业介绍和交通运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采矿工程和交通运输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采矿工程

  • 中专学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专业哪个好

    10楼

    通信专业总体上来说,顺序如下:哈工程》西南交大》武汉理工。武汉理工可以不考虑了,比他好的还不少,再说分数也未必高。哈工程就是太靠北,冬天很冷,并且离武汉也比较远。西南交大实力比哈工程稍差,不过这里环境还不错。当然西南交大和哈工程底蕴比较足,两所曾经都是老牌院校,尤其是西南交别的方面你自己来衡量吧。下面给你个排名参考:2010年通信工程专业大学排名1清华大学a++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