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南理工学院 |
|---|---|---|
| 软科(综合) | 205 | 315 |
| 校友会(综合) | 202 | 319 |
| 武书连 | 314 | 463 |
| US排名 | 1618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2 | 4522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9 | 5232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7 | 4797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26 | 5386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9 | 68158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1 | 1272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8 | 13652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1 | 2335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6 | 1124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50 | 1633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4 | 5486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00 | 6767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6 | 1775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2 | 61849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6360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56731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生物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7 | 57571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9 | 64513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27 | 57571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20 | 6360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71 | 109056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8 | 11627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16387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35 | 16387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原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实行开放办学,主动服务纺织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六十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通过整合、优化办学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工作体系,大力开展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多年以来,我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其中毕业生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一带,工作领域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单位和三资企业,就业态势良好。
学校紧抓以“一把手工程”的“1+N”就业工作领导体系,重心下移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的立体就业网络体系,就业信息快速传递体系,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亲属参与学校就业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和就业困难学生的援助体系为主的“八大”工作体系,依托 “就业服务信息网”、“就业市场关系网”和“就业技能培训网”为重点的“三张”网络平台,真情务实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广泛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创业见习基地,与各用人单位建立了广泛且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我校已经与50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500余家单位建立了就业实习基地,每年有近300名大三准毕业生在暑期进入企业开展岗前实习工作,并在大四上学期提前与企业签约。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资教生选招、大学生入伍等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湖南理工学院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临长江、靠洞庭、倚名楼,是一所理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师范教育优势明显,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多科性全日制本科高校。
学院现有本、专科专业46个,其中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12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5800人(含独立学院1500人)。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东校区、西校区和新校区合理分布在景色秀丽的南湖风景区,校园面积2309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8亿元,图书资料120万册。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网络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电视台、艺术演播厅、设施先进的学生公寓等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的学习条件和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学院通过奖、勤、助、减、免、贷等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