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82(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47(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408(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5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224(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376(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30(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354(专科批) |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81(专科批) | -/27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36(专科批) | -/275(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91(专科批) | -/311(专科批)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00(专科批) | -/311(专科批) |
本专业是湖北省高职高专教育重点专业和湖北省高职高专品牌专业,拥有一支专业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团队。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培养以机械学和电子学为基础,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装备,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运用和开发能力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开设有电工基础、实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C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PLC原理及控制技术、机械工程基础、生产线原理安装与调试、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代数控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等专业课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所学内容紧贴生产实际。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0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5 |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9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30 |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0 |
| 文科 | 367 | ||||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07 |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2 |
| 文科 | 395 | ||||
| 黑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A段 | 普通类 | 239 |
| 吉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1 |
| 辽宁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0 |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71 |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2 |
| 天津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7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四川 | 自动化类(包含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9 |
| 广西 | 自动化类(5000元/年,包含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2 |
| 广东 | 自动化类(非定向)(460306.电气自动化技术+510211.工业互联网技术+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460305.工业机器人技术)(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22 |
| 历史类 | 426 | ||||
| 江西 | 自动化类(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5 |
| 安徽 | 自动化类(5000元/年;含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4 |
| 山西 | 自动化类(包含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9 |
学院概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溯源于1950年中南兵工局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首批军工学校。学院历经中南兵工学校、湖北工学院等7个时期,先后隶属于中南兵工局、六机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1998年成为教育部首批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1999年转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秉承“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坚持“兴船报国育英才”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先后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计划”)。
学院是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
学院始终坚持“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治校方针,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目前,学院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成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为主干、现代制造与信息技术类为两翼,土木建筑类、财经商贸类、旅游类、艺术类为拓展的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有多个专业的士官生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559人,副高级以上239人。拥有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湖北教学名师3名、湖北师德先进个人1名,荆楚好老师2名,聘用楚天技能名师20名。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教工党支部(立项建设)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名师(技能名师)工作室5个。
目前,学院建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士官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等国家级专业1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重点专业25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海员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项目1个。
学院建有机械制造技术中心、轮机中心、产品创意设计中心、机电一体化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焊接实训中心、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商务中心等20个校内综合训练基地。拥有船舶建造、船舶机舱仿真、数控加工、机电生产线、计算机网络技术、冷暖空调、酒店管理等108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训室。其中,国家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实训室6个。
风雨兼程跨世纪,砥砺奋进70年,船院人筚路蓝缕,创业如歌。新时期船院人在这块寄托着洋务运动风云人物——张之洞“实业兴国”梦想,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中国的保尔——兵工专家吴运铎战斗生活过的热土上,勤奋工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
办学情况
学院坚守“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主动增强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能力,助力湖北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以“军民融合”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主动融入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主干产业,形成了服务“海防安全、海河运输、海洋开发、新型工业化”国家战略的“三海一工”的特色专业群体系;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建专业,构建了“政军行企校”五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形成了以“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为典型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为导向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战略,不断提升专业建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院坚持军工特色的文化定位,形成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核心价值观,军工文化、企业文化、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校园文化。
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为根本统领,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服务“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根本面向,以深化“军民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产教融合”为根本路径,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全面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树立全国海洋科技工业职业教育标杆,建成行业旗舰、国际领先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深度融入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学校,为“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提供高水平系统化支持,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亮丽的“武汉船院新篇章”,为世界职业教育“中国标准”“中国模式”的全面形成、应用推广贡献智慧。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武汉市人民政府主管,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起源于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2009年教育部备案批准,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全国,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是国家优质校、国家省域“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A类),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全国百佳优秀继续教育培训院校,是湖北省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湖北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两度入选中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并获教学资源50强、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学生发展100所优秀院校,教学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两次获评全国高职教育优秀案例,是国家小学教育专业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校区紧临风景优美的汤逊湖,北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狮子山麓、野芷湖畔,两校区总占地面积1100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135万余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校内实训室340间(片),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教学设备总值逾3亿元,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8万人,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60余人,教授、副教授240余人,各类专家、政府津贴获得者30余人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语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职业网球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业学院15个二级学院,66个招生专业,组建了12个专业群,建设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90余项,各级各类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在各专业群的覆盖率达到100%,其中,央财支持专业4个,国家骨干、示范专业7个,国家实习实训基地3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专本联合培养专业2个。学校形成了以师范专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布局,重点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产、建设、服务、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名列前茅,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近三年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志愿服务工作以“杨小玲小组”为示范,以“锋潮行动”为主题,以创建“本禹志愿服务队”为目标,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海世博会、武汉园博会、第21届亚洲田径锦标赛、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系列赛事的志愿服务和“新青年下乡”活动“青春社区”志愿服务专项,广受社会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先后与世界五百强中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是湖北省、武汉市教师教育重要培训基地,是湖北省人社厅批准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武汉市人社局批准的武汉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武汉市创业培训定点单位,是武汉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武汉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是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批准的武汉市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和武汉市建设行业建筑工人职业培训机构。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近几年师生获批各类专利百余项,组织武汉地区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转化金额近2000余万元。
学校与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印尼、乌干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互派交换生;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学校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击剑赛项,受到国际军体联、省市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校连续两年在全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综合考核评价排名前十,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7%以上,毕业生薪酬水平、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等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居全省第2名;在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等权威发布的全国高职高专学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逐年上升,2021年度跃升至99名,全省第6,并被评为五星级院校。学校还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瞩望未来,我们将励精图治,与时代俱进,与城市共荣,谱写新的百年乐章!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就业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就业前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介绍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就业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介绍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就业前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就业前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就业前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船舶工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船舶工程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船舶工程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就业前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和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