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毕业生就业如何?资助政策有哪些?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09 10:31:48 解决时间:2022-07-06 15:05

满意答案

有很多考生都想知道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所学校好?就此问题,小编通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排名、录取分数线、专业奖学金、学校简介等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名对比表
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友会(公办一类)14-
高职排名64881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
(一)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专科批379119323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专科批371121783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专科批327132998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高职联办本科专科批403111290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高职联办本科专科批400112382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直招士官生(男)专科提前批354126442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精准扶贫专项计划专科批285140967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批200146811200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专科批43670224200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专科批40985207200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普通类专科批39095831200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高职联办本科专科批46156380200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直招士官生(男)专科提前批40090237200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2021精准扶贫专项计划专科批39891436200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二)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专科批1940160
2021普通类专科批23732783160
(三)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
年份招生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选科要求
2021普通类专科批1910160
2021普通类专科批20533553160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简介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中心城区,南濒月湖,北临汉水。学院环湖而建,别具现代风格,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园地。

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是湖北省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学院荣获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国职教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创新性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首批文明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院也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等。

毕业生就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第三条 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第四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第五条 国家教委归口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其他部委(以下简称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方)负责本部门、本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国家教委的主要职责:

1.制定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部署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

2.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全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3.收集和发布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

4.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制订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部委、地方所属高校抽调计划;

5.负责全国毕业生就业计划协调工作,管理全国毕业调配工作:

6.指导.检查毕业生就业工作,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部门派遣本地区高校毕业生;

7.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8.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

9.检查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部门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2.及时向国家教委报送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本部委需求信息;

3.组织协调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活动;

4.制订并组织实施所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

5.组织开展所属院校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6.负责本部门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7.开展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2.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

3.收集本地区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4.制订本地区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5.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6.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并负责毕业生的调配派遣和接收工作;

7.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8.检查、监督本地区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9.开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10.完成国家教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学校的工作细则;

2.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

3.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4.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提出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

5.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6.负责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

7.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8.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

1.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毕业生需求计划、向有关高等学校提供需求信息;

2.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如实介绍本单位,积极招聘毕业生;

3.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接收、安排毕业生:

4.负责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5.向有关部门和学校反馈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 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十二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发布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第十三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一般应在每年11月一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一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 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一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毕业生鉴定

第十七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

第十八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

第十九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作出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 毕业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无误后进档。档案材料应在毕业生派遣两周内寄送毕业生报到单位。

第五章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第二十二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的重要方式。各部委、各地区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管理和举办本部门、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其它部门不得举办以毕业生就业为主的洽谈会或招聘会。举办省级上述活动要报国家教委备案,跨省区、跨部门的有关活动须报国家教委审批。

第二十三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高等学校在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十四条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第二十五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

第二十六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向学生收费,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

第六章 就业计划的制订

第二十七条 国家教委直属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他部委所属学校毕业生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地方所属学校主要面向地区就业。根据招生“并轨”改革的进程,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第二十八条 制订就业计划的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2.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地位的需要;

4.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就业:

5.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

6.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

7.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8.毕业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就业;

9.其他类型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第二十九条 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计划每年编制一次,毕业研究生就业计划分为春季和暑期两次编制。就业计划按部委、地方和高校各自的职责分工经上下结合,充分协商形成;有关部委和地方负责审核、汇总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国家教委审核、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

第三十条 毕业生就业计划经国家教委审核下达后,各部委、地方、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七章 调配、派遣工作

第三十一条 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国家教委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委直接签发。

第三十二条 国家招生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生(含电大、函授等普通专科班)毕业后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单位的由地方主管调配部门开具《报到证》。

第三十三条 对于华侨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毕业生愿意留大陆工作的,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十四条 免试推荐和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计划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

第三十五条 符合国家规定申请自费留学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并规定偿还教育培养费,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派遣时未获准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

第三十六条 对残疾毕业生学校应帮助其就业,确有困难的,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

第三十七条 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地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第三十八条 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第三十九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在七月一日后派遣毕业生(春季毕业研究生例外)。

第四十条 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

1.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

2.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

3.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章 接收工作及毕业生待遇

第四十一条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粮关系。凡纳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地方政府不得征收其城市增容费。

第四十二条 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

第四十三条 按国家计划派遣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收或退回学校。

第四十四条 毕业生报到后,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把上岗后发生疾病的毕业生退回学校。

第四十五条 毕业生就业后,其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龄从报到之日计算。

第四十六条 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其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工资待遇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工资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国家规定。

第九章 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部委、地方和学校就业部门,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1.不按要求和时间报送生源、需求计划的;

2.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派遣毕业生的;

3.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用人单位、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 对擅自拒收、截留按国家计划派遣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有关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粮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的;

2.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3.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4.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第五十一条 对利用职权干涉毕业生就业工作或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或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系指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研究生计划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专科生(含招生并轨招收的学生和招生并轨前招收的国家任务生、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生及电大、函授普通专科班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含统分生、定向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

第五十三条 各有关部委和地方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教委备案。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困难生资助办法
第一条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银行贷款形式帮助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资助措施,学院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助学贷款管理暂行方法。  
第二条  助学贷款按用途分为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根据学院与银行签订的协议,我院借款学生只能申请学费贷款,其最高额为学校的学费收取标准。
第三条  学院成立“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委员会”。由学生工作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借款学生进行资格初审,配合银行参与贷款的发放、使用跟踪调查及回收等工作。
第四条  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具备的条件
1、经学院注册的在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学习成绩好,能正常完成学业;
3、能遵守国家、银行以及学校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规定,承诺正确使用所贷款项、向贷款银行及时提供学习期间和毕业以后有关情况等。
第五条  助学贷款的办理程序
1、学生在校期间可一次性申请助学贷款,每年9月份贷款申请人先以书面的形式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经班主任主持的班委会评议之后,把符合要求的上交系部,经系部初审符

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借款申请书,并提供以下资料:
①本人和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及本人学生证复印件;
②乡、镇(街道)或以上政府部门出据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借款申请书填写正确和以上资料提供齐全后,由学生工作处审查后再送经办银行审核。经银行审核合格后,借款申请人再与经办银行签订正式的借款合同。
第六条  助学贷款的发放、利率及归还方式
1、学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学院账户上,借款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凭学生证到学生工作处办理有关手续。

2、助学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长期贷款利率执行,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其毕业后的六年。贷款期遇利率调整则分段记息。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100%贴付,毕业后的贷款利息100%由个人负担。

3、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可分为一次性还款和分期还款两种方式。根据学院与银行的协议,暂定为一次性还款。具体操作如下:

    毕业前夕,学院将组织借款学生进行还款确认,并制定还款计划。同时银行将给每位借款学生一个银行账户(活期存折),贷款到期日的前一周内借款人将应归还的本息存入银行账户内,银行于贷款到期日主动从借款人账户中扣收,如借款人提前还款,可提前将应归还本息存入账户中并通知贷款银行扣收。

第七条  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的注意事项
l、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办理一次助学贷款,不能重复申请办理;
2、学生申请贷款必须由学院统一组织办理,银行不直接受理个人业务;

3、借款人本人和其见证人的姓名、签字与身份证复印件的姓名要一致;

4、借款申请人的贫困证明必须是乡、镇(街道)或以上政府部门的证明;

5、借款人在校期间如不正确使用贷款,或有不良表现,银行有权终止其贷款;

6、借款学生如有休学、退学等情况,银行将终止其贷款,并要求归还已贷部分。

第八条  本办法自二00五年九月一日起实施。

第九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学生工作处。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简介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于1980年,时名伊克昭盟蒙古族师范学校,1989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2000年与原伊克昭盟艺术学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是鄂尔多斯市唯一一所以培养培训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金三角”鄂尔多斯东胜区,占地面积28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5100余人。学校四十余载办学深耕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是自治区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鄂尔多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被誉为“幼儿教师的摇篮,艺术人才的沃土”。目前,学校全面推进“双高”建设和内涵建设,努力实现“特色鲜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支柱性专业区内一流,标志性专业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院校”的建设目标。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国家励志奖学金(3%):奖励高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同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每生每年5000元。

2.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资助标准: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的新生一次性资助30000元,可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

3.勤工助学制度: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给在岗学生发放适当的劳动报酬。

4.社会资助:除以上政策以外,对于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社会资助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


  中专 2022-07-06 15:0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录取办法?毕业生就业如何?

    1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招生咨询联系办式?录取办法?

    2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毕业生就业如何?

    3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平均伙食标准多少钱一天?学生宿舍环境好吗?

    4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资助政策有哪些?

    5楼

  • 中专学校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有哪些专业?

    6楼

  • 中专学校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重点的专业?有哪些专业?

    7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资助政策有哪些?

    8楼

  • 中专学校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有哪些专业?奖学金多少钱?

    9楼

  • 中专学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毕业生就业如何?资助政策有哪些?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