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烟台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潍坊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生物制药 | 2021 | 综合 | -/521(普通类一段) | 520/500(普通类一段) | 
| 生物制药 | 2020 | 综合 | -/534(普通类一段) | 520/500(普通类一段) | 
| 生物制药 | 2019 | 理科 | -/524(本科批) | 520/500(普通类一段)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生物制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21 | 
| 重庆 | 生物制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 海南 | 生物制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0 | 
| 广西 | 生物制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 黑龙江 | 生物制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3 |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竞争的重点,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生物制药专业是顺应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培养掌握生物学、药学等基本理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研究领域包括:生物药物分离纯化、重大新药创制、疫苗与抗体产品研究开发、体外诊断重大产品开发、生物医用材料等。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生物学、药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在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高等医药院校等从事生物药物的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生物制药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发酵工程制药、基因工程制药、酶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生物制药设备、药事管理等。
优势或特色
生物制药专业是高新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制药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生物制药产业迅猛崛起,已被我国列为赶上国际高新技术水平的重点领域之一。
生物制药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本专业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瞄准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生物制药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教育观念新、理论水平高、改革意识强、专业能力强,热心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
生物制药专业教学重视实践实训。本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3年理论学习和1年的实践、实习,加大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业发展与前景:
生物制药是医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国内外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从事生物制药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2012年1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涵盖生物制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由此可见,生物制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可到医疗卫生、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
学 制:四年 学 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生物制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00 | 
| 福建 | 生物制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1 | 
| 安徽 | 生物制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 内蒙古 | 生物制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5 | 
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烟台,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于1984年建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学校东临黄海,西依青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
学校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原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原山东省水产学校并入烟台大学。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药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2020年学校获批项目博士后招收资格,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法学、药学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高水平学科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901—1000档位。
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占地面积2100亩,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2亿元。目前在烟台开发区已开工建设烟台大学科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规划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承先图书馆与逸夫图书馆,总面积4.23万平方米,现有图书总数273万册,电子期刊2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学校建有5000平方米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千米文化艺术长廊,孺子牛、八景园、三元湖、烟雨亭、钟楼、“升腾”雕塑等标志性文化景点遍布校园。学校是山东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全省平安校园标杆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
学校现设23个学院,72个研究院所,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管、教、艺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0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4万余人。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国家外专高端人才项目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人,泰山学者工程入选者1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省“外专双百计划”入选者3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省优秀青年人才获得者9人,省智库高端人才首席专家1人,齐鲁文化英才2人,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人。
教学资源丰富
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建设专业群3个。6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4门,省级精品课35门,省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现有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2个,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15门,省级成人教育数字化课程16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1个,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62位,在全国省属高校中位列第99位。2018年、2019年连续荣获“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19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科研实力强劲
现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中,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法学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数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400。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000余项,2021年科研总经费突破2亿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
服务地方深入
坚持立足烟台、服务烟台、融入烟台,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与知名企业共建药学院、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和数字创新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专业34个。与自贸区烟台片区共建“自贸区海洋知识产权中心”新型智库平台,作为主要单位推进共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大学(威海临港区)技术转移中心。发起成立烟台数字经济产教联盟、烟台设计产业联盟、烟台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主动对接烟台市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生态。以现有35个校级文科科研机构为基础,整合建设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连续多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对外交流广泛
先后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德国、美国、韩国和意大利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和本科项目3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以及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等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
我向海而生,你为梦而来!面向未来,烟台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山东省、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秉承“守信、求实、好学、力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勤奋、创新、育德、守纪”的校风,发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烟大精神,深入贯彻“一二三”战略部署,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九项工程”,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烟大力量。
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退学学费规定:执行鲁政办发[2008]65号文件规定。
潍坊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于山东半岛中部闻名遐迩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学校历史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潍县乐道院设立的乐道院医护学校和潍县美国长老会医院。1951年筹建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1958年改建为昌潍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潍坊医学院。
学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等教育层次齐全。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1986年成为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获留学生招生资格,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9年“健康中国背景下重大健康风险预测与治理策略”研究项目获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学校是全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学校,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有浮烟山和虞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800亩,建筑面积63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7人,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本科生13000余人,留学生300余人。设有乐道书院、济世书院和孔子学堂。图书馆藏书16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7所,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4个。
学校现有19个学院,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和品牌专业9个。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2018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认证期6年。临床医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临床医学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获批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省级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连续7年合格率100%。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于金明为名誉院长。有国家级人才3人,泰山学者1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8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11人。
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8个。以院士工作站为引领,建有省级创新平台29个。牵头四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重大社会风险预测、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靶向药物递送、肿瘤精准诊疗等领域独具特色,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先后获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全国麻醉学基础理论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国家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中国肢体畸形残障医学展览馆、山东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山东省公共卫生预警与处置指导中心设在我校。主办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潍坊医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招生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院校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校际合作关系,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全方位、高层次国际合作。聘请中国工程院王辰院士、戴尅戎院士、陈芬儿院士、郑静晨院士等6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校特聘教授。国际学生生源国家拓展至亚非欧美25个国家。
学校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重医德、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于金明,加拿大医学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睿为杰出代表的15万余名优秀医学人才,打造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品牌。学生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二等奖,获得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实践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麻醉学知识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学科竞赛特等奖、一等奖30余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秉承“乐道济世”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潍医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迈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新征程。
潍坊概况
一、地理位置、辖区、人口、面积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之间,南依泰沂山脉,与临沂、日照两市相邻,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全市总面积1614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潍坊市现辖潍城区、奎文区、坊子区、寒亭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以上均为县级市),昌乐县、临朐县4区6市2县;另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为908.62万人。
二、历史沿革
潍坊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弥河故道旁就有人群定居。自夏以来,历代王朝政权在此封国建邑,设州立府。夏、商时期,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春秋时期分属齐、鲁、纪等国。今潍坊版图在秦时分属胶东、临淄、琅琊三郡,汉朝时属青州刺史部,唐代属河南道,宋代属京东东路,明清两代分属青、莱二州。民国初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1967年3月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58年10月,博山县划归淄博专区,1969年临淄县划归淄博市,197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1992年12月五莲县划归日照市。2007年,我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和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潍坊市现辖4区、6市、2县,4个经济区。
三、地貌概况
潍坊市地势总体特征是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丘陵,地面高程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海拔1032米,面积564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5.6%;中部为倾斜平原区,地面高程在海拔7-100米之间,坡降1/500-1/1200,面积65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6%;北部沿海为滨海平原区,地面高程在7米以下,面积361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2.8%。
主要河流:潍坊市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3条,主要水系有潍河、弥河、白浪河、南北胶莱河和小清河等五大水系。
潍河,全长246公里,流域面积6367平方公里;
弥河,全长177公里,流域面积3863平方公里;
白浪河,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
南胶莱河,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在高密市境内7.4公里;
北胶莱河,全长103.5公里,流域面积3900平方公里;
小清河,全长237公里,流域面积10276平方公里,在寿光市境内入海,在我市境内长19.8公里。
四、气候、土壤、矿产
潍坊市处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型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1978-2007年平均气温12.9℃,一月平均气温-2.3℃,七月平均气温25.3℃,极端最高气温40.7℃,出现在1982年5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24.2℃,出现在1985年12月8日;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5.8毫米;无霜期195天。
潍坊自南至北分布着棕壤、褐土、潮土、矿姜黑土和盐土5大土类。潍坊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现已发现金、银、铁、煤、石油、蓝宝石、重晶石、沸石、膨润土、花岗岩等矿产种类58种,已探明储量的36种,开采利用的42种,有12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

潍坊医学院生物制药和医学影像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医学影像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医学影像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潍坊医学院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临床医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临床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临床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和

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

潍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

潍坊医学院统计学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统计学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统计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统计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统计学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统计学和生物制药录取

潍坊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潍坊医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

潍坊医学院英语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生物制药录取分数线(山东

潍坊医学院运动康复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康复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康复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运动康复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康复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运动康复和

潍坊医学院法学和生物制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生物制药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生物制药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生物制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生物制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生物制药录取分数线(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