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06 | 482048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 | 254 | 525763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287 | 488724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 | 238 | 514167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74 | 267386 |
| 文科 | 336 | 109152 | ||||
| 2017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86 | 248867 | |
| 文科 | 359 | 102938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面向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 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实践能力;熟悉质量管理与相关国家标 准,具有从事机电产品质检、生产管理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对一般机电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互换原理及技术测量、金切机床与数控机床、数控原理及编程等。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故障维修和生产经营等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行业。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06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 | 254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06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校企合作,与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 | 254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文、商、艺并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为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办学条件优。学校位于春城昆明,占地125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环境优美。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在编教职工近千人,教授80余名、副教授近300余名,拥有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贴省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成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3个,实习实训条件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保障。
内涵建设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国家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1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4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学校连续2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工程测量赛项,均荣获教育部当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招生就业好。学校得到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及信任,是云南省高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院校,省内普高录取分数线居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校连续10余年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单独考试招生方式,生源稳定、质量高;学校积极拓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批量就业,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本土化就业增量,积极推进国外省外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10强高校”等表彰奖励,连续十余年获得云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等奖。
社会声誉高。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云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冶金矿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云南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社会给予毕业生“做人诚、做事实、有闯劲”的良好评价。在历年的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学科竞赛排名、办学满意度测评中,学校连续保持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学校连续荣获2017、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示范引领好。学校以深厚的办学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祖国西南边陲,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育训创并举育英才,产学研一体促产业转型升级。学校以 “双高计划”为契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面向澜湄区域和南亚东南亚输出中国职教品牌。
考生可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或登陆我校网站与我校招办联系,也可到我校招生办公室咨询。
咨询电话:0871-66051572,0871-66050925;
学校网址:www.kmyz.edu.cn;
电子邮箱:kmyzzs@qq.com。
通信地址:云南省安宁市宁泊路63号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安宁校区创业园二楼208室招生办公室。
QQ群:大专招生咨询1:302328304,大专招生咨询2:633899848
潍坊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寿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院校、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校园占地2400亩,在校生3.5万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教师达525人,硕士及以上1345人,双师型教师611人,80人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博导硕导。现设14个二级学院、58个本专科招生专业,其中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一流课程16个。建有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办学定位,按照“规矩兜底,科研先行,激励护体,内涵发展”基本思路,围绕“减专、增本、申硕”目标,以“青春潍科,为新毅行”为文化引领,以党建、业务、管理、作风“四位一体”为抓手,全力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学校围绕农业发展需求和“申硕”目标,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重点打造“贾思勰农学院”,建设山东省种业发展智库。自主研发28个蔬菜花卉新品种,15个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备案登记,“潍科”系列番茄项目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校园内建设了寿光市软件园,年接纳师生实习实训6500人次,被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获特等奖、一等奖200多项,本科生考研率始终在30%以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团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山东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稳定集体二等功等100多项荣誉,连年被评为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在2021年山东省综合评估中位列省本科高校分类考核第二名。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